這名士子不相信,堂堂仁義之邦的大明會容得下此等殺戮之人。
“可是...是那些倭寇們造反在先。”
“史督師和李總兵只不過是出兵平叛而已。”
“在下聽說,那北海之地,十之八九都是倭寇舊部的武士們。”
“雖然歸降之時放下了武器”
“可是這些人一直對大明心存不滿,無法感化。”
莫姓書生沉聲道,他發現眼前的這幾名士子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了。
他們認為大明攻下了倭國舊地,設立東海省後。
那東海省上的所有人就都是大明的子民了。
可是實際上,那些倭寇舊部,武士們從未把自己當過大明的百姓。
一心想復國亡明。
如此這般,還需要和他們講什麼仁義。
“孔子曰......”,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一名士子剛要用聖賢所說過的話來反駁,卻被莫姓書生一句話堵死。
“...不管怎麼說,我大明容不得這種殺戮的文臣武將!”
失去興致計程車子們只好隨口說道。
整個京師幾乎到處都在討論,訊息傳播速度之快令皇宮之內的崇禎也有些吃驚。
“回皇爺,現在京師的大街小巷都已經傳遍此事了。”
“連那些孩童都知道了。”
王承恩向崇禎彙報道。
“都是怎麼傳的,傳了些什麼?”
“都跟朕說說。”
崇禎眉頭微皺道。
如果百姓們都群情激憤的話,那處置起這件事還真有點頭痛。
“回皇爺,民間對於此事的看法倒是分為了兩派。”
“以士子、書生們為首的認為史督師和李過總兵太過殘暴,嗜殺成性朝廷應當予以嚴懲不貸,來竟是在外的封疆大吏。”
“另一派則是普通的百姓們,特別是在沿海地區曾經遭受過倭寇之亂的百姓,則是認為做的好。”
“只有將這群倭寇殺怕了才能讓東海真正的成為大明的土地。”
王承恩將京師內兩種不同的聲音一五一十的告訴了皇帝。
崇禎聞言,臉色並不是很好看。
“朕的這些士子們平日裡在家中手不能提,肩不能扛。”
“有多少人見識過倭寇的殘暴。”
“只知道鑽研學問,卻忘看不到民間疾苦。”
崇禎搖了搖頭道。
同時心中對科舉一途產生了別的想法。
“傳朕口諭,就說朕的病經過休養好的差不多了,三日之後開朝。”
崇禎淡淡的說道,畢竟這件事情也總不能一直拖著。
要有一個定論。
王承恩立刻領命下去傳話。
這三日的時間過得非常之快。
只不過民間對於東海一事更是關注。
而文武百官的是皇帝終於要開朝之後,紛紛各有心思。
那些御史言官更是摩拳擦掌,他們已經聯名二十多名御史要聯合上奏彈劾。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大殿上上呼之後,王承恩高聲喝道。
“臣督察員左僉都御史有本啟奏。”
王承恩的話音剛落,大殿上便走出一人說道。
眾臣紛紛側目,左僉都御史柳生,正四品官員。
在督察員內,地位僅次於正副都御史。
上次便是如此人物,眾人心中紛紛為史可法他們捏了一把汗。
“準。”
崇禎冷冷的說道。
“啟奏陛下,臣彈劾東海督師史可法,總兵李過、李定國等人,殘忍弒殺當地百姓子民。”
“整個北海之地,血流成河,犁地三尺、寸草不生啊!”
“求陛下嚴懲!”
柳生高呼道, 不過柳生也很識趣並未將東海郡王牽扯進來,畢竟皇家身份還是太敏感了。
“臣複議!”
“臣也複議!!”
就在左僉都御史柳生的話音落下。
督察員御史臺,一下子湧出十幾名御史跪倒在地,高呼嚴懲史可法和李過。
崇禎對此沉默不語,不贊成也不反對。
而此時武將勳貴一列的眾人則是坐不住了。
“笑話,東海倭寇舊部造反,早在月餘之前便有奏報傳到京師。”
“東海督師命駐紮在北海的李過總兵出兵平叛有什麼問題?天經地義!!”
新城侯劉文炳站出來駁斥道。
隨後後方幾名勳貴也一同發聲以壯聲勢。
“新城侯此言差矣,倭寇叛亂,那便出兵平定叛亂就好,為什麼要在北海之地造成如此殺戮。”
柳生反駁道。
“柳御史,行軍打仗可不是你們這些常年在京師的人,隨便動動嘴皮子就能解決的了。”
“東海的局勢御史知道嗎?”
“我大軍踏入北海,遍地都是敵人。”
“倭寇的武士們偽裝成普通百姓襲擊大軍。”
“難道我們的將士就不是爹生娘養的嗎!!”劉文炳呵斥道。
在武將勳貴們看來北海之地,屠了也就屠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哼。”
柳生聞言別過頭去不與劉文炳理論。
“朕聽說進來進京趕考的路上,時常山賊攔路,可有此事?”
崇禎突然開口詢問道。
滿朝文武聽到此話愣在原地。
如今正是盛世,老百姓吃得飽穿得暖,誰這麼想不開會落草為寇。
更何況還打劫進京趕考的書生,那不是老壽星吃砒霜活的不耐煩了嗎。
“這..回陛下,確有此事。”
“五城兵馬司近來收到不少書生報官。”
新建伯王先通出列回答道。
同時忍不住流汗,實際上根本沒有有山賊,若不是王承恩昨天深夜造訪暗示自己,他不會這麼說的。
“君子六藝,射、樂、數、御、書、禮從春秋戰國傳到現在,已經近兩千年了。”
“可是這其中還剩下多少,朕不說,爾等應該都知道吧。”
崇禎看著眾臣們淡淡的說道。
而下方的大臣們則是一頭霧水,好端端的在討論東海的事,陛下怎麼突然提起了君子六藝。
這君子六藝,不用說大明,在大宋之時都早就不學了。
而崇禎則是不管不顧的自己說著,
“朕聽新建伯所言,這攔路的山賊往往兩個人便可打劫十幾名學子。”
“若是天下學子們能將君子六藝學會,豈會怕這區區山賊?”
“朕決定了,傳旨昭告天下。”
“從下一次開始,科舉恢復射、御兩科,不再侷限於數、書、禮。”
崇禎當即拍板道,至於樂慢慢來。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頓時傻了眼。
因為這件事,皇帝沒有和任何人透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