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好像向前的心一樣拔涼拔涼的,沒後悔過表明心意。
三十歲之前做事不該瞻前顧後,
喜歡就是喜歡,給自己爭取個機會,不給未來留遺憾,沒機會了無所謂,即使周娟沒有未婚夫,只是單純不喜歡自己,向前也能接受。
尷尬的是回去怎樣和周娟相處下去,不回去又能去哪兒?奶奶在她家,老太太最親近的人是周娟。
如果租個房把奶奶接出來住,周娟會不會誤認為她拒絕了自己,未來不能繼續做朋友,是不是會讓她誤會自己小氣……………
否定了一個又一個想法。
最佳選擇“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過,適當保持距離,繼續像以前那樣相處下去。”
她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向前心裡記著她的恩情,奶奶的命是她救的,這一生都欠她,
即使周娟對他做更過分的事,向前也不會記恨她半分,心裡默默想著“祝福你永遠幸福,我的朋友。”
有想過是真的愛周娟嗎?來自心裡最深處的答案“只是略有好感,見色起意,以身相許想報恩,還談不上愛。”
對她的好感一切起源於,“她對奶奶好。”她選擇門當戶對的人生活,未來的生活自然會比選擇在這個小鎮好很多,“我他媽不是報恩,是報仇啊。”
“掙了點小錢,我膨脹了。”向前反思最近的行為,著實是這樣的,從冰冷的石塊上起身,扭著冷冰冰的屁股去了市場………
狹窄的房間裡炭火把整個房間烘烤得很暖和,大門旁的窗臺上有一條縫隙,冷風呼呼往裡灌。
進屋發現無人理會,微微抬眼看了眼坐在沙發上背對著他的女人,她一動不動地盯著窗外。
火盆裡濺起的火花落在毛茸茸的拖鞋上留下黑點,她似乎沒有察覺。
向前故意加大音量:“我回來了,你們還沒吃飯吧,我去做飯。”
“這不廢話嗎?誰家不到六點吃晚飯的?”周娟在心裡吐槽著他沒話找話的行為。
見她沒有回應的意思,向前提著菜進廚房,“女孩子臉皮薄,是該給她一點時間。”
腦海裡出現各種精美菜餚,準備大展廚藝,奈何只有一個煤氣灶,幾個菜品準備下來,估計得到凌晨吃夜宵。
簡簡單單完成三菜一湯。
飯間,氛圍有些沉悶。
向前不好意思直視周娟的眼睛,找不到適合的話題打破無形橫在他們之間的屏障。
目光不時的打量奶奶,
奶奶一副未醒的模樣,小貓似的胃口,隨便扒拉兩句便回去休息,向前想說“出去轉轉再睡。”張張口把到嘴的話咽回去。
沉默,無措的時間令人心生煩躁,向前實在忍不住開口:“如果不方便,我明天去找房子。”
“向前………”
周娟的聲音微微顫抖,
向前抬眸對上她的明亮的雙眸,眼珠微紅,眼眶紅腫,嘴唇微微抖動。
有話要說,又不知道怎麼開口。
“咱倆是朋友,認識十年了,你有什麼話不妨直說。”向前意外的發現自己比周娟要自然得多。
“既然咱倆是朋友,你放心的在這裡住下去,不管什麼事都影響不了咱們的關係,我心裡把你和奶奶當成了親人。”
周娟的聲音沙啞,乾澀,臉上勉強擠出笑容。
“我會祝你幸福,不管你在哪兒,我在家裡永遠會給你留一個房間………”
向前言語懇切,眼神無比真誠。
把話說開,把關係當歸到原來的位置,心裡敞亮了,收拾好廚房衛生,向前給周娟的手臂換藥。
冬天傷口癒合的速度很慢,燙傷的手臂看起來溼漉漉的,沒有結痂的趨勢:“明天咱們去更大的醫院檢查一下,在你婚禮之前把手上的傷完全去除。”
“兩情相悅的婚姻不會在意對方什麼樣,你用不著有愧疚。”
她的語氣生硬,冰冷,向前竟不知怎麼聊下去,繼續住在一起好像是不可能的了,又不想被人誤會自己小氣。
“我明天去租個房,奶奶麻煩你照顧一下,白天我會過來的。”
“你安心住在這裡,你說了咱倆是朋友。”周娟內心不願和他分開,回來就是想見見他而已,心裡有千言萬語不能說出口,
向前,“可鄰居都認為咱倆在一起了啊!”
“我不在意,你有什麼好在意的。”周娟意味深長:“哦……莫非你因愛生恨?”
前一秒還很嚴肅,語氣拒人千里,下一秒狐媚似的眼睛眨巴,任誰都難以抵擋她的美,向前偷偷嚥下口水:
“沒有的事,我今天出門單獨呆了一會兒,想了很多,”
頓了頓繼續說:“我不該對你說輕浮的話,我的行為對自己的不負責,也是對你的不尊重,對不起。”
“不用說對不起,可能是我某些動作讓你產生了誤會。”周娟說道:“有時忘了咱們已經不再是十年前的少年,我們已經長大了。”
這叫啥話?意思是我恬不知恥,單相思了唄,向前有苦難言啊,誰讓自己恬不知恥的見色起意呢和盲目自信呢?
有了一點小錢,突然發覺自己無形間會自信過頭,放在遇到歐陽舒雯前,沒有那份追求周娟的勇氣。
“我們長大了。”向前說道:“你有自己喜歡的人,我未來會遇到一個雙向奔赴的人組建家庭,我們都得為自己下半場一起度過的人負責。”
是啊!他會遇到一個好女孩陪他走下半生,周娟抿了一下嘴唇:“我明天會去一趟省城,估計要兩天才能回來,家裡………”
“建築材料三天後才到,我給你當司機,正好我想帶奶奶出門轉轉。”向前想著她手上的傷還沒恢復,影響駕駛。
“不,不用,老人家身體不好,你別來回折騰,好好在家陪奶奶………”周娟交代了奶奶的生活習慣,
她喜歡吃什麼,晚上幾點起來,半夜起夜找不到燈,要給她開燈………
事無鉅細,比向前這個親孫子更瞭解老太太的生活習慣。
外人比他還了解養大自己的人,向前心裡很不是滋味,認為自己不是合格的孫兒,可突然想到“這個時代的人,誰是合格的後代。”
人在十幾歲以後,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對家人的瞭解越來越少。慢慢的,忘記家人的生活習慣,沒有鄰居瞭解得多。
這個時代是冷漠的,通訊愈發達,心與心之間好像越離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