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7章 遺容

來到老宅,老宅的大門上已經提前貼好了“春聯”。

這是懷山縣這邊的傳統,如果家裡有人去世,過年的時候不得掛燈籠、放鞭炮,可以貼春聯,不過春聯要紫紙黑字,一直貼三年。

因為此時距離周李氏去世還沒過七天,院子裡的人非常多。

周李氏的棺材就擺在堂屋中間,有人正跪在棺材前哭,是周李氏的女兒。

周王氏搬了了木凳守在堂屋門口,給進來的人遞黃紙。

兩個月不見,周王氏的精神萎靡了不少,臉上的皺紋也多了。

周興然先來到周王氏跟前拜見:“奶奶。”

“阿然來了。”周王氏看見周興然,點了點頭、沒有笑,遞過一打黃紙,“帶著媳婦、孩子進去和你二奶奶告個別吧。”

周興然接過紙,帶著一家人進去了。

堂屋裡此時亂糟糟的,除了棺材與哭靈人,堂屋兩側靠著牆還擺滿了稻草,有些人正坐在稻草上低聲聊天。

這稻草是給守靈、哭靈人用的。

不管夏季、冬季,人直接坐在、睡在地上,容易受潮氣生病,鋪上一層稻草會好上很多。

守靈、哭靈是一件體力活,守靈、哭靈的人累了,可以靠坐在稻草上休息一下。

冬季還會在稻草上給守靈人放一床被子。

周興然一家四口進來後,屋裡的人認出他來,都站起來打了個招呼。

周李氏的大女兒看周興然想要直接去燒紙,攔了一下:“不急,先看看你二奶奶的遺容吧。”

她說完又對著林嘉琦點了點頭,這是示意林嘉琦一起上來看。

接著將視線滑向了周寧瑾、周寧瑜,嫁人後,她很少回梨鄉溝,只在過年的時候過來看看親孃,還總與周興然一家碰不上面。

所以她與周興然一家並不熟悉,知道周興然有三個孩子,可此時眼前只有兩個,無法一一對應姓名。

林嘉琦適時攬過兩個孩子:“這是我女兒寧瑾,這是我小兒子寧瑜,大兒子寧璋出國了,沒辦法回來,等下讓寧瑜多燒份紙,替他哥哥盡孝。”

周興然十一月才收到周寧璋報平安的信件,收到信後立馬寫了回信,寄出去了。

當時在信中提了一句周李氏的病情,這封信周寧璋可能都還沒收到。

周李氏死的突然,他們一家慌慌忙忙地收拾行李趕回來,沒時間跟周寧璋寫信。

就算寫了,等周寧璋收到的時候,估計周李氏的墳頭草都一丈高了,還是等葬禮結束再寫信告訴他吧。

周李氏女兒神色柔和對兩個孩子說:“寧瑾、寧瑜,過來看看你們太奶,這應該是最後一面了。”

四人上前,來到棺材旁。

棺材蓋就放置在棺材上,五分之四部分已經蓋好了,只餘最上面一塊空著,讓人正好能看清周李氏的面容。

周李氏換上了壽衣,是李琴美和周李氏女兒給換的;白髮梳的一絲不苟,是周王氏給梳的。

因為天冷,屍體並沒有什麼味道,周李氏除了面容蒼白,看著就跟睡著了似的。

周興然在心中幽幽嘆了口氣,在車上聽王學義說了,周李氏這幾個月臥床不起,過的十分痛苦。

即使家人照顧的很好,可她在床上吃喝拉尿,依舊無法避免產生怪味,周李氏意識清醒時常因此哭泣。

在睡夢中離世,沒有受苦,這對周李氏來說也是一種解脫吧。

看完遺容,周興然帶著林嘉琦和兩個孩子給周李氏燒了紙、磕頭告別。

屍體不會在家停留太長時間,一般是三五天,如果死在夏天,天氣過於炎熱,甚至會在當天下葬。

梨鄉溝富貴,周興然、周興文五兄妹更是一個比一個有出息,藉著拜別周李氏來攀關係的人不少。

這些人並沒有做什麼過分的事、也沒提過分的要求,反而規規矩矩的磕頭、燒紙,周家人也不能把他們趕出去。

當然,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來蹭席吃的。

周家有錢,做的席面菜硬、量大,隨便隨上一兩毛錢,就能吃上一頓豐盛大餐。

這些佔小便宜的人雖然討厭,可面上功夫極好,讓人抓不到錯處。

因天氣寒冷、拜謁者多,周家決定讓周李氏停滿七天。

顧燕就是在第七天晚上趕回來的。

周興文一邊傷心周李氏,一邊為趕不回來的女兒擔心、著急,所以她決定再守一晚周李氏,是傷心告別,也是賠罪,希望周李氏不要怪罪顧燕。

看著突然出現的顧燕,周興文猛地起身一把抓住:“你可算回來了,趕緊給你太奶磕個頭,你知不知道…”

話還沒說完,周興文眼淚就落了下來,止不住嗚咽。

跟著進來的夏成益害怕周興文打顧燕,連忙過來阻攔:“千萬不要責罵孩子,都是我的錯,我帶著她回來晚了。”

“我們沒接到訊息,不然一定趕回來。燕妮在南方賺了一筆錢,不捨得花,念著家裡人,給每個人都買了禮物。”

“高高興興的回到平城,想著讓燕妮跟她舅舅一起回來,結果剛回去,就接到訊息,興然一家都回老家奔喪了。”

“燕妮當時急得直掉眼淚,立刻買了回來的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