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9章 姜殊喜事

要說交代,徐恭覺得自己沒什麼好交代的。

整個大夏建國的事,他可以說是誤上賊船、半推半就的,除了被“騙”去北美的姜豐,就屬他最冤了。

此時也是一股腦地把責任往陳璋身上推。反正陳璋已經夠招人恨了,再背多兩個黑鍋也無妨。

皇帝雙眼微眯,姿態閒適地聽著徐恭在階下侃侃而談,不時地抿一口茶,像是在聽說書一般。

等徐恭終於二一添作五地推了個乾淨,皇帝慢悠悠地說:“你是從京營調出去的,在鎮壓張之衡叛亂中還立下大功,後來派你去組建東海水師,朕對你寄予厚望……”

說到這裡,瞟了徐恭一眼,徐恭原本坦蕩的表情出現了一絲裂縫……

皇帝接著說道:“朕命你為大灣指揮使,支援北美,也是對你絕對信任。南徐北岑,是跟隨聖祖爺開國的,對這個國家絕對忠誠。”

“陳璋、姜豐在海外建國,朕雖意外卻也是預料之中,唯有你……實在令朕意外,徐家全族還在國內,你那族兄徐康還是嶺南將軍,你也半點不顧他們的處境嗎?”

徐恭利落地跪在地上,低頭道:“陛下,臣也是無可奈何啊!臣的艦隊受重創,只能滯留北美,還是大夏建國之後,在大夏的支援下才重建艦隊。現在的戰船,有一部分是繳獲西洋人的、另一部分是大夏新造船廠出的。”

“你起來。”皇帝淡淡地說,“說得那麼大義凜然,又何必跪呢?事到如今,是真是假,朕也無法追究了。何況你在西亞立下大功,更是有功之臣。”

徐恭站起,訕訕地說:“臣有今日,都是陛下的恩典。”

皇帝指了指旁邊的椅子,讓徐恭坐下,隨口問道:“你是和大夏海軍一起訓練的,大夏軍的實力如何?”

徐恭答道:“陳璋是大夏國大將軍,統領海陸兩軍。海軍是由其心腹屬下統帥,論人數和戰艦,是不如東海水師,也不如姜家的特種營,但在美洲、西洋一帶也算是一支強軍了。”

“西洋各國的海軍在北美決戰中受重創,如今也還在恢復中,他們各自為政,更不是大夏軍的對手。因此,就防守來說,夏國的安全是無虞的。”

皇帝微微點了點頭,對夏國的軍事實力心中有數了,雖比不上華國,防備西洋人綽綽有餘。

軍事實力一定程度上也反應了經濟實力,大夏有了造軍艦的實力,這意味著鋼鐵、水泥廠也是有的。

“短短數年,大夏就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姜豐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果然不錯。”皇帝嘆道。

徐恭想了想,說道:“其實,並不僅是這幾年的事。西洋人在北美經營了上百年,都已到了建國的邊緣,已有一定的基礎。陳璋和範致遠接收了西洋人留下的產業,在這基礎上大力發展工業。後來雖在戰爭中毀壞了一些,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重新建設可比從無到有要容易。”

“建國之後,姜大人把大灣高山族遷徙了過去,又讓錢勇把大灣科研所的許多裝置和科學家也遷了過去,再透過大灣萬國博覽會招商引資,才有今日的成就。可以說,大夏的成就離不開大灣的鼎力支援。”

皇帝聽著,終於回過味來……從前姜豐遷徙大灣科研所的裝置和人才去大夏,朝廷收到訊息,但沒有太在意,覺得不過是奇技淫巧的事情罷了。

後來姜豐回朝後,透過論道會和輸血實驗、化肥飼料等為科學造勢,人們才逐漸意識到科技的重要性。

現在,皇帝再想到姜豐把重要的科研資料搬到大夏,也心疼了……這麼多好東西,搬到皇家理工學院來也好啊!

“姜豐還真是不留餘力地發展大夏。”皇帝晦暗地說。

徐恭小心翼翼地答道:“當初姜大人任大夏總督,奉旨撫國安民,自然得不留餘力。”

要不是姜豐不留餘力地發展大夏,他們也就沒有令皇帝忌憚的實力,現在等著他們的就是屠刀了!

這些事,君臣都是心知肚明。

皇帝問清楚了大夏的實力,雖隱隱有些後悔,卻也還放得下。世界各國都在發展,沒有大夏也還有西洋各國。

有大夏還有個好處,大夏離西洋極近的,正好作為華國和西洋之間的屏障。

至於說趁現在夏國實力沒有華國強,舉全國之力攻打夏國,徹底將其收復?皇帝不會這麼想,也不會這麼做。

一來華夏民族內訌,讓西洋人看笑話;二來派哪支軍隊呢?實力最強的東海水師,徐恭還領著夏國海軍元帥的頭銜呢。

派他出去,恐怕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皇帝心中對徐恭的忠誠本不抱太大的希望,如今見他還肯以華國將領自居,想到姜豐說讓東海水師護航,建立一條從華國透過南北美大陸的商道,就此事說了幾句,就擺了擺手讓徐恭離開了。

徐恭淡然跪安,步履平穩地從宮中走了出去,然後徑直回了徐家在京的宅子。

一眾觀望的人得知徐恭平安無事地回家,有人慶幸有人唏噓。

大夏亂臣賊子的三巨頭,姜豐、陳璋、徐恭,就這樣都從懸崖邊上回來了。不僅逃過了亂臣賊子的名聲,以他們的功績,還能名垂青史,得百世令名。

可見古人說“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是沒錯的,是忠是奸也是靠實力說話。

因天色已晚,徐恭便次日再去姜家拜訪,楊棋卻是一下朝就跟著姜豐回了家。

“沈之鶴說殊兒和阿勇受了傷,他們的傷怎麼樣了?”一回到家,姜豐就問楊棋。

楊棋在姜殊面前是灑脫不羈的,在姜豐面前卻是老老實實,畢恭畢敬地答道:“大公子被流彈所傷,錢將軍是刀傷,我回來的時候,他們都痊癒了。大公子說等局勢安定一點,他就到緬甸去,親口把大捷的喜訊告訴蕭女王。”

姜豐舒了口氣:“他們沒事就好……殊兒急著去緬甸,怕不是為了報捷吧?”

“瞞不過大人。”楊棋答道,“大公子出征前就對蕭女王說,請蕭女王安心等他回來,他凱旋就去緬甸迎親,一定會給女王一個最盛大的婚禮。緬甸那裡,顧大人已經命人籌備婚禮了。”

“這小子!還真是有主見!”姜豐笑道,“他還怕我食言不成?我說好會成全他,就會成全他。如今已經請陸寬、林海到緬甸提親、請期了!欽天監選了幾個黃道吉日,九月、十月的都有,讓緬甸挑。”

馬喇甲城主迎娶緬甸女王,是南洋盛事。陸寬是呂宋總督,林海是馬喇甲總兵,他們兩個做男方大媒人,很有分量也很合適。

楊棋高興地說:“大人真好!”

說著掰著手指頭算了算,樂呵呵地說:“只怕大公子去到緬甸,陸大人和林將軍都還沒走呢,正好一起回來!哈哈,我們姜家軍要喝大公子的喜酒啦!”

姜殊麾下的,是名副其實的“姜家軍”!軍中將領許多都和楊棋一樣,是大灣的“軍二代”,從小跟著姜殊一起摸滾打爬長大的。

姜殊的喜事,就是姜家軍的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