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9章 以後全世界都得學漢語

杜如晦緩緩開口道:“其餘三地,便是東都、江南和江東。

東都王世充已經成了氣候,他趁著竇建德追趕宇文化及的空隙,在河南之地不停的擴張。

江南的局勢,我認為會是小梁王蕭銑戰勝楚王林士弘。

至於,江東我更看好杜伏威。”

段淳對於杜如晦的言論是認同的。

楚王林士弘鬥不過小梁王蕭銑。

在沒有外力的施壓之下,蕭銑會把林士弘打到嶺南去,獨佔江南之地。

那林士弘也是個百折不撓之輩。

在段淳的認知裡,林士弘會苟到最後,成為最後一個死的反王。

長孫順德看了看段淳,他原本是想看看丞相大人知道伍天錫會落敗,是什麼表情。

沒想到丞相竟然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

杜如晦知道長孫順德的意思,他解釋道:“雖然伍天錫等人是主公的勢力。不過,他們孤立無援,隨著主公勢力做大,一定會成為江東勢力的眼中釘。

他們一定會率先拔掉這顆釘子。

依我之見,不如讓伍天錫放棄江都宮監,退回東嶺關。

若是伍天錫能夠依賴銅旗陣堅守此關,或許可以等到與主公合兵的一天。”

段淳不但不惱反而說道:“先生說的有理。”

杜如晦聽到他說這句話,心裡稍微有底了。

看來段丞相也不像外界所言那樣是個無惡不作的大奸相,反倒像個招賢納士的好帝王。

杜如晦繼續說道:“如今的天下,依然是豪族、大閥、高門的天下。

雖然最終逐鹿中原的會是五方勢力,但是我認為最終勝出的唯有主公而已!

河北竇建德出身寒微,泥腿子終究不成氣候。

江淮杜伏威本就是流寇,可以稱霸一方,但是想要奪取天下,絕無可能。

江淮的華族不會支援一個只會搶奪天下的流寇。

至於王世充,不過西域蠻夷之輩,還是得主公放行才能進入東都。一時小人得志,竟然讓楊侗封他為鄭王,實乃鼠目寸光。

至於小梁王蕭銑雖是高門大閥,卻比不過西京還有個正統的蕭皇后。蕭氏一族,定當以蕭皇后馬首是瞻。

主公揮兵從川蜀順江而下,梁國自然土崩瓦解。”

他說到這裡,段淳、長孫順德互望一眼,都是緩緩點頭。

段淳隨後大笑起來:“哈哈哈,照先生這麼說用不了多久我就能奪得天下了?”

“這是自然,不過前提是戰勝河東李唐。李唐素有底蘊,並不好對付。還望主公小心才是。”

“好,我知道。”

楊廣被殺之後,天下四分五裂,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各自為戰。

如今的天下已經到了互相吞併的時候了,天下大勢進則存,守則亡!

那些偏居一隅的,終究成不了大勢。

只有不停的做大,才能成為天下共主。

原本楚王林士弘、江淮杜伏威也不過是小小的六十四煙塵之一。

他們能迅速做大,就是吞併許多小勢力。

就拿杜伏威來說,他一開始勢力非常的小,於是他聯合附近的幾股勢力。

他說:“大隋已亡,我們必須聯合起來,如果你們誰覺得能當盟主,你們當便是,我聽候調遣。如果不行,你們就聽我的。不要再打生打死的。”

依靠著這一招,他收服了苗海潮、趙破陣等勢力。

由此反超其他反王,擊敗他們,取代他們,成了江淮頭號反王。

只不過,他也就只能止步於此了。

因為他一開始只得到流匪的支援,後面就得不到高門大閥的支援,必敗無疑。

當前西京已經擊敗西秦薛舉,隴右盡歸西京。

如今他們終於要同李唐決戰了。

段淳問長孫順德:“順德,對付李唐可有辦法?”

長孫順德緩緩點頭說:“聯合宇文化及、劉武周兩個合擊李唐,還可請北平王羅藝入關,打入太原。”

羅藝也在不停的擴張,如今他的地盤已經從北平府來到娘子關之外了。

他要是能出兵從李唐的後背偷襲,任李淵再怎麼厲害,也抵擋不住這麼多勢力攻伐。

杜如晦說:“此乃遠交近攻之計,只是這樣無疑會引狼入室。打下李唐之後呢?這些地盤歸誰?恐怕他們不會輕易讓給我們。

與這些烏合之眾合作,於我們有害無利。

我認為,我們應當獨自對付李唐。”

段淳覺得邀不邀請其他勢力都有道理。

打仗無非天時地利人和。

河東之地,李唐經營已久,地利在他們那裡。

天時,西京剛剛經歷過一場大勝,氣勢如虹,佔盡人和。

至於天時,兩方各分一半。

所以,誰能獲勝,還真不一定。

只是西京全力攻打李唐,兩強相碰,就算是勝也是慘勝。

慘勝過後,要爭霸天下更加不利了。

如果能利用其他勢力,消耗李唐,再一舉拿下李唐,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段淳說道:“謀主與長史所言都有道理,寒冬已至。等明年開春再與李唐征伐,在此之前,我等先籌備一番,此事不宜操之過急。”

二人盡皆拜道:“主公英明。”

段淳揮了揮手,讓他們二人退下。

杜如晦主動拉住長孫順德說:“聽說是長孫謀主舉薦了我二人,方才我頂撞了謀主,還請謀主恕罪。”

長孫順德揮了揮手說:“這倒無妨,我老了,該急流勇退了。以後主公身邊還要多靠你們這些年輕人。”

他已經對西京做過貢獻了,名聲、權力都有了,以後長孫家可以過得不錯。

再說有長孫無忌在,長孫家也倒不了。

他推薦房、杜二人,就是不想以後操那麼多的心。

長孫順德又說:“杜長史方才之言,說明老夫沒有看錯你。你一來便定下將來數年的戰略,有杜長史此等大才,何愁西京不勝啊?哈哈。”

杜如晦拱手道:“慚愧慚愧。”

二人相談甚歡,攜手共同離去。

段淳心思不定,回了書房,又見了韋妃正在描他寫的字。

他對專心致志的韋妃說道:“如何,可能學會這些字的妙義?”

韋妃嚇了一跳,拍了拍胸口才說道:“二爺,你真是嚇死我了。”

她放下筆,替段淳換了件寬鬆的衣服。

韋妃問:“二爺,你這些字比原來的簡單了許多。難道以後人人都學你這簡體字了?”

段淳點頭說:“有何不可?這些字容易推廣,以後全世界都得學簡體字。”

韋妃愕然,想不到二爺已經想得那麼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