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節、學拳
這次的休息時間格外的長,似乎是因為都在看教官的表演而忘了時間。
一百零八招,演練一遍,早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
軍體拳,那是閱兵時候表演的節目,昨天的晚會可沒有這個。
“教官,以前軍訓好像都學軍體拳的,我們什麼時候學啊。”我好像虛構了一個現實,其實我也不知道軍訓會不會學軍體拳,自己以前經歷的軍訓好像沒有學,可是我好像看到其他人軍訓的時候學了,所以我在找一個理由,希望教官可以教我。
“你們要學嗎?”
“嗯,嗯,嗯。”不少人點頭的樣子就像小雞啄米一樣。
“教官,你就教我們一點吧。”撒嬌的樣子肯定是我們這些女生啦。
“教?”教官疑惑的表情讓我們覺得好像沒有可能一般。
“對啊。”我們試著抓住這個機會。
“不,你們想錯了,是學。”柳暗花明又一村,果然有戲。
“啊,教官,我們想學,你願意幫我們嗎?”
“可以啊。”
“耶~教官最好了。”
“那我教你們格鬥操吧,這個簡單,和軍體拳差不多。就當是練練身體,學習一些防身技能。”
“這個說不定你們還是要學的。只是現在還沒有要求。”
提前學也不是什麼壞事啊,本著技多不壓身的原則,我非常的集中注意力。
“計劃裡也沒有,不管這些了,總之學了沒有什麼壞處。”
“還不感謝教官。”我們的班導趕緊的說著。
“謝謝教官。”
訓練激情瞬間拉起來了,學習使我快樂,若是在以前我會唾棄,呸,什麼學習使我快樂,這不胡扯嗎,學習那麼枯燥,怎麼就快樂了?
此刻我是體會到了什麼叫學習使我快樂,能夠有機會學習這個軍體拳確實讓我很興奮,畢竟這是對自己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而且不管短期還是長期來說都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學會了這些,在以後的生活中必然又多了一種處理問題的手段。
學習文化是為了能夠心平氣和的和別人講話,而學習武力是為了讓別人心平氣和的和自己講話,總之學會一點防身的技能沒有什麼壞處。
“格鬥操,和之前的軍體拳不一樣。”
“看啊,我演示一遍,總共二十一個動作。”
“格鬥準備。”
現場再次陷入安靜的氛圍之中。
“哈。這個氣勢要拿出來,不管自己有沒有實力,首先先嚇唬一下別人。”
“一”
“撥擋衝拳。”
“二、擒臂上鉤。”
“三、頂肘撞膝。”
“四、擊胸砍脖。”
“五、護頭蹬腹。”
“六、組合連擊。”
“七、勾踢衝拳。”
“八、二踢腳。”
“九、組合拳。”
“十、正蹬直拳。”
“十一、防刀別臂。”
“十二、雙砍彈踢。”
“十三、跪步側衝。”
“十四、提膝直拳。”
“十五、盤腿衝拳。”
“十六、夾摔下擊。”
“十七、抄抱推摔。”
“十八、卡喉側衝。”
“十九、正頂肘。”
“二十、橫掃千軍、”
“二十一、側擊插喉。”
“收。”
“完畢。”
擒臂上鉤、頂肘撞膝、擊胸砍脖、護頭蹬腹、組合拳、正蹬直拳,聽聽,就這名字就能讓人知道這些招式的威力。
太受用了,此時的教官若是看我一眼,一定能發現我滿眼的小星星,。
“這套格鬥操,我們分成五個部分來學,今天根據時間的柔性進行學習第一部分。也就前面四個動作。撥擋衝拳、擒臂上鉤、頂肘撞膝、擊胸砍脖。”
教官一邊說著,便開始連貫的示範了一遍。
“簡單吧。”看著教官的動作,給人的感覺卻是很簡單。
按照一般的說法,肯定是這樣一種情況,眼睛“會了”,手“別鬧,你不會。”
而當我們上手的時候,我們好像確實會了。
“來,我們分解動作來一遍。”
“起立。”
“向右看齊,向前看!”
這些簡單的佇列動作,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屬於非常簡單的層次了,這個基礎在教官的帶領下,可以說沒有人會不認真,因為沒有必要不認真。
而且這些基礎動作練習好了,對於以後的訓練學習有很大的好處,比如,在組織學習的時候,根本就不需要多餘的話語。
“一令一動,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準備!”
瞬間進入狀態。
“要有準備動作。”
“看,聽到準備的時候,成預備姿勢。左腳在前,右腳向後一步,成丁字步。雙手握拳,左手在前,與眼睛平齊,右手在丹田位置。”
“來,準備!”
“哈,跟我一樣,要喊出來,大聲喊出來。”
聽著教官的話,我們好像意識到,好像還差點氣勢。
“第一招,撥擋衝拳,一!”
“哈!”
四個動作,我已經在腦海裡記住了,就等著實踐了,然而教官卻沒有進行下一個動作。
“定住。”
“撥擋衝拳,是撥擋,要有這個意識。”
原來並不是每個人都領略到其中的精髓的。
“停。再來!”
“準備姿勢,一”
“哈!”
“定住,我來給你們調整。”教官好認真的,真的,真的,認真到我們都不想有任何的鬆懈。
“拳頭打在哪裡啊。”
“眼裡要有殺氣。你們在和對手對決,拿出自己的氣勢。未戰先拜拜了你們。”
認真的同時,教官也是非常幽默的。
“我手裡有一把一米五的大砍刀,我容許你先跑五米。”
“要有這個氣勢,更要有這個自信。”
“我手裡的大砍刀,不一定會砍你,但只要你開始跑了,那麼你就輸了。”
聽聽,聽聽,這話說的多有道理。這可不就是威懾嗎。
“擒臂上鉤,二!”
“哈!”
“定住,底盤要穩。”
“別還沒開打呢,就自己摔倒了。”
“第三招,頂肘撞膝,三”
“哈”
“是頂肘撞膝,頂,撞要有這個力度,不然你這晃一下,有什麼作用。”
“第四招,擊胸砍脖。”
“停,就這樣吧。”
“就這四招,你們回憶一下,等會我讓你們自己打。”
之後我們自己的打的時候,果真就會了,就一遍,我們就掌握了。
太不可思議了,我一直以為是我們太集中注意力了,其實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官再次運用了強化記憶的方式。
每一個細節,似乎都有教官的影子,教官總是會說讓我們自己演示,這是費曼學習法中的一個環節,四招動作,加上四招名詞,在輔助以各個細節,很難記不住。
費曼學習法在這裡可以這樣理解,就是我們先接觸學習,然後自己想著怎麼去表演出來。若是在以前學習文化的狀態,很少會有後面的表演出來這個意識,所以以前學習的效率非常低,而此刻跟著教官的思維,學習真的很簡單。
一邊學著,一邊還在加深記憶,加深理解。
要知道當我要說出這些招式的時候,必然會不自覺的在腦海裡回憶整個流程。
為了表演的更好,自然會不自覺的腦補各種畫面,要知道上臺表演的樣子可是存在的,在教官的帶領下,我們可是有著很多機會去示範講解的。
“這四個動作,有沒有不會的,這樣吧,給你們五分鐘自由演示一下。忘了的,不熟悉的,相互問一下。有什麼不懂的,也可以問我。”
說到費曼學習法,多提一點,這裡還有一點聯想記憶,各種場合的記憶。
這樣訓練對於我們來說,比強制嚴厲要有作用。
雖然教官說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問,但我們顯然是不會用這麼一點小事去麻煩教官的,畢竟總共就這四招,有什麼難的。
“教官,喝水不。”班導什麼時候過來的?
“謝謝,不用。”教官微微一笑。
“感覺教官,你是多才多藝啊。”
“多才多藝,談不上吧。”
“看了這麼多天的訓練,確實改變了我的原有印象。”
“什麼印象?”
“以前我也軍訓過,那些教官就會下口令,不像教官說那麼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帶兵特點。”
“教官確實不一樣,你讓我這個班導都感覺到,軍訓不僅僅是軍訓了,那是一種人生哲學。”
“班導就是不一樣哦,還能感受到哲學。”
“你不知道,我們班的女生,一看到你,就兩眼冒光,小星星一閃一閃的。”
“誇張了啊,這樣可不好。”
教官似乎意識到什麼了,要嚴肅,紀律,班導你這是多讓人討厭啊,你不知道什麼叫紀律嗎?活躍一下不好嗎?非得讓教官想起這些。
“停,我們現在集體來一遍。”
“格鬥操,集體作業,分解動作。”
“準備。”
“哈。”
“撥擋衝拳,一。”
“哈”
“擒臂上鉤,二。”
“哈。”
“頂肘撞膝,三。”
“哈。”
“擊胸砍脖,四。”
“哈。”
“停。”
“停的時候,不管你是什麼動作,面向哪個方向,全部回到最開始的立正姿勢。面向最開始的方向。”
“再來一遍。”
“格鬥操,集體作業,分解動作。”
“一”
“哈”
“二”
“哈”
“三”
“哈”
“四”
“哈”
這個時候的教官已經不需要再說出招式的名詞來提示我們這些人了,畢竟我們這些人真的是能夠打出來了。畢竟教官也說了,這套格鬥操是連貫的動作,要形成肌肉記憶,就不能老是提示讓大腦控制。
“停”
“接下來我們流水作業,從排頭到排尾依次開始。”
“格鬥操,流水作業,分解動作。”
“準備”
“哈”
“一”
哈,哈,哈,哈,哈……
“二”
哈,哈,哈,哈,哈……
“三”
哈,哈,哈,哈,哈……
“四”
哈,哈,哈,哈,哈……
“停”
“不錯啊,都會了,基本都到位了。”
“我們連貫的來一遍。”
“格鬥操,集體作業,連貫動作。”
“準備。”
“哈”
“開始。”
哈,哈,哈,哈,哈,哈。
凌亂的哈,哈,哈,哈,不止四聲……
“問題出來了。”
“大家始終要記住,我們是一個集體。”
“在集體裡,你表現的再好,頂多算是能夠脫穎而出,但做不到和大家同步,那麼你就會被集體所排擠。不要想為什麼。因為大家每個人的水平不一樣,領悟能力不一樣,學東西也不一樣。你只是一味的自打自招,別人沒有辦法跟上你,自然就不會跟著你。打的快的人,放慢速度。打的慢的人,多練練,儘量提升到大家的平均水平。”
“另外,怎麼控制速度。心裡默數數字一二三是不行的。沒有那個一心二用。”
“大家可以試著哈哼,哈過之後,在鼻腔你哼一下。這樣就慢了一拍。”
“我們在來一遍。”
“格鬥操,集體作業,連貫動作。”
“準備。”
“哈”
“開始。”
哈、哈、哈、哈、
在教官的提示下,我們這些大學生立馬就領略到了其中的技巧。
“大家領悟能力果然不是虛的。”
“停住,要控制好自己的身體。”
“停”
“時間就這麼多了,在休息的時間,只能教你們這幾個動作了。你們要是還想學完接下來的招式,就把這幾招學熟悉了,這樣我們才有時間學接下來的動作。等會估計就要帶回了,吃飯的時間快到了。休息休息吧。”
“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