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這個你大可以放心,取經路上已為你安排幾位本領高強的護經人!任何妖魔鬼怪也傷害不了你!”觀音菩薩淡淡的說道。
“可是,我肉體凡胎,總有出意外的時候啊,萬一到時候壞了如來佛祖的大事。”唐森回應道。
“你可知道,你身上的錦襴袈裟乃是佛門至寶,上邊有如意珠、摩尼珠、闢塵珠、定風珠,又有那紅瑪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披上袈裟,行則諸佛相隨,坐則萬神朝禮。又有刀槍不入,水火不侵,萬法不臨身之效,足以保證你的安全,九環錫杖乃是上古遺留之物,是用九節仙藤打造而成的,可永保青春,身穿袈裟,免墮輪迴,手持錫杖,不遭毒害。”觀音菩薩的聲音中,竟然能聽出羨慕的感覺!
唐森一愣,沒想到如來送的兩件寶物來頭這麼大,也就是說身披袈裟,手持錫杖這一路上不會有任何的危險。但是為何取經途中唐僧老是被妖怪抓走呢?
對了,印象中唐僧的袈裟被金池長老偷走過,那個時候他的袈裟是放在包袱裡面的,也就是說,人家送給他的寶物他不穿把它收起來。甚至妖怪抓他的時候,他都不肯動用一下他的褝杖,按道理來說,這個褝杖威力如此之強,普通的小妖小怪肯定是觸之即死的,是這唐僧太善良?還是他的腦殼有坑?又或者是他知道了什麼,要親自經歷這些劫難?
“好,西天取經任務貧僧接下了,不知道菩薩可有神通法術傳授,讓貧僧早日求取到真經!”唐森試探道。
“西天取經,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心誠才能求取到真經,待你求取到真經後,自有佛祖果位加身!到時候神通法術自然是信手拈來!”觀音菩薩淡淡的道!
“阿彌陀佛。”唐森唸了一個佛號!看來想在觀音這混一門法術是不可能了。想想也是,觀音菩薩一路上除了保證取經任務外好像什麼都沒有付出,好像佛門中人都很摳,為了這次的取經任務,天庭起碼付出了無數的靈酒仙丹,甚至仙桃,甚至是無數的天兵天將都犧牲了。
告別了觀音菩薩之後,唐森想著,取經路上也不能坐以待斃吧?學點本事起碼也能穩一點,不然的話三個徒弟都不是善茬,哪天發下脾氣,一不小心就把他弄死了!
那麼,要學習法術應該找誰呢?佛門太小氣,得找屬於天庭的人,但是現在自己又接觸不到,法術當然是越早學越好啊!
對了,現在凡間可是有一尊大神在的。
魏徵!魏徵可不得了,現在的他不是歷史中的文官那麼簡單,不難發現,魏徵在天庭也是有職位的,他可是一份人打兩份工,這個職位叫做人曹,地位應該不低,雖然他是天庭的,但是他應該跟人族的羈絆更深一點,而且這個人現在可是戰鬥力爆表啊!
在各方的操縱下,涇河龍王被蠱惑私自改了一次降雨的時間和點數,晚了一個時辰,少了二寸三點,因此犯了欺騙玉皇大帝的死罪。當時和他打賭袁守城給他指了一條生路抱唐皇的大腿,因為天庭命令對他行刑的正是魏徵。
後來涇河龍王求到唐皇的頭上,唐皇為了人龍兩族的和諧答應出面了,但是,他卻無法給魏徵下旨,似乎在魏徵那裡,天庭的旨意比他的更重要一點。於是他只能想出一個主意,把魏徵拖住,只要過了午時三刻龍王就可以活命。
於是唐皇把魏徵拉住下棋,誰知道魏徵到了時辰之後,只是眯了眯眼,打了個盹,就靈魂出竅把龍王斬了。
唐皇很吃驚,知道事情後連忙問怎麼回事,魏徵淡定的回答道,斬龍王是天庭給他的旨意,他不能拒絕。皇帝叫他下棋,他也要給面子,就只好在睡夢中把龍王斬了,這樣就可以兩全其美了。
而且,魏徵不僅和天庭有關係,在地府關係也硬得很。唐皇的陽壽到了,他硬是要求地府給唐皇增加了二十的陽壽,地府的人都清楚是怎麼回事,但是卻沒人說話。要知道這個陽壽增加的可不是普通人,這可是人皇啊。
至於他的實力,原著中也是有記載的。
《西遊記》第九回說道“卻說魏徵丞相在府中,夜觀天象,忽然聽到九天有鶴鳴之聲,原來是天庭的使者,帶來一道玉帝的聖旨。叫他午時三刻,斬掉涇河龍王。魏徵接了聖旨,謝了天恩,馬上洗澡齋戒,練習慧劍,運動元神。”
也就是說,魏徵至少有一門元神功法,還有一門強大至極的劍法,慧劍。
要知道如來佛祖修練的是彗眼,當真假孫悟空來到他面前的時候,他一眼就能看出來了。在真假孫悟空出現過的地方里,包括天庭都沒人看得出來,只有諦聽跟如來佛祖能看出來,所以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彗眼最起碼比孫悟空的火眼金睛高明無數倍。
那麼,名字跟他差不多的彗劍也不會太差吧?
但是,魏徵會教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