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極其複雜和無規律的量子水聲訊號中進行資料分析,和893號核潛艇建立了深海通訊。偵聽到:893號核潛艇在北緯11°20′,東經142°11.5′,下潛深度1600米的深海中遇到了不明情況掉深!海軍聲吶室提供的無規律的量子水聲訊號,我推測893號核潛艇當前潛深處於海水躍層下方。海水躍層正處於上層密度大,下層密度小的狀態,海水的浮力出現從上層到下層急劇減小的情況;像一面深海中的斷崖。893核潛艇因為身負絕密任務,在深海下1600米航行。這次毫無預兆的遇上海中斷崖,隨即失去浮力急速掉深!893號核潛艇的最大潛深為3000米,這個型號的核潛艇足以在世界上大多數海底航行;耐壓殼體十分堅固,遇到敵情還可以安全坐海底以躲避敵方反潛力量。但是這次它航行在平均深度在6000米的太平洋深海。在突發的掉深狀態下,893號核潛艇失去浮力後急速掉入幽深黑暗的海底!量子水聲訊號經過我升級後的複雜演算法快速解析成一條一條的密電。原來,893號核潛艇在發生掉深後,急速墜入深度3600米下的幽暗海域。海水壓力已經突破耐壓殼體的極值!核潛艇內的管道因經受不住超過極限的海水壓力破損了!噴射的海水呈像利箭一樣湧入潛艇艙室!艇長和128位艇員組織了快速有效的應急搶救措施,關閉核反應堆艙!關閉推進艙!關閉航電室!緊急損管堵漏作業!在全艇官兵訓練有素的搶險作業下,893號核潛艇現在懸停在深度3900米的深海。壓載水艙壓縮空氣系統和備用壓縮空氣系統都在掉深時被巨大的海水壓力導致的管道破損進水同時淹沒,893號核潛艇現在已經無法上浮。由於目前深度已經超過最大潛深極值900米,核潛艇耐壓殼已經在海水的巨大壓力下不斷的傳來艇體結構受損發出的異響。
這時他們已經什麼也做不了。壓載水艙根本不敢開啟,開啟後冰冷的海水會噴湧而出淹沒893艇的其他艙室;所有人會在瞬間失去生命。他們唯一的希望是和基地的量子通訊聯絡,因為潛深太大,很長一段時間基地沒有應答。我到了戰鬥值班室後,透過升級解碼演算法迅速地和893號核潛艇取得了通訊聯絡。此時893艇本來已經絕望,和我們聯絡上之後全艇129人欣喜若狂。但是隨後的困難來了:893號核潛艇在深度3900米的太平洋幽深黑暗的深海下面,如何才能順利的營救他們呢?海軍首長接到王白的命令:不惜一切代價以最快的速度營救893號核潛艇!同時命令:附近海域例行巡航的82號核動力航母“南埔”編隊和攜帶萬米深潛艇的科學考察船“苗圃”號立即全速航行到北緯11°20′,東經142°11.5′的太平洋中部海域對893號核潛艇實施搜救。
我更新了編碼,聲吶室譯電員用量子通訊給困在太平洋深處的893號核潛艇釋出了海軍首長的命令:保持聯絡,耐心等待施救。
出了作戰值班室,我和海軍一位首長來到海軍的機場。一架海軍的飛機已經在跑道上等著我們。我和海軍首長一起上了飛機,飛機馬上起飛向太平洋中部海域飛去。隨即馬上又起飛兩架戰鬥機為我們的飛機護航。這架飛機飛得很快,一個小時後就飛到了北緯11°20′,東經142°11.5′的太平洋中部附近海域。飛行員一邊盤旋一邊和82號“南埔”航母編隊聯絡,不久就看到了82號“南埔”航母編隊。從空中看82號“南埔”航母編隊,就像茫茫大海上拖著航跡的孤舟。在82號“南埔”航母準備好降落甲板後,航母通知飛行員可以降落。飛行員旋轉機翼懸停在航母上空,按甲板人員的指揮緩緩地降落在82號“南埔”航母上。我和海軍首長下了飛機,和航母艦長一起直接走進了航母上的聲吶室。在我為航母聲吶室升級量子通訊編碼演算法的時候,譯電員通知我們“苗圃”號科學考察船也抵達了北緯11°20′,東經142°11.5′附近海域。很快,我在航母聲吶室用量子深海通訊技術和893號核潛艇取得了聯絡。893號核潛艇報告說:他們仍然懸停在3900米深度無法上浮。艇身耐壓殼已經達到海水壓力承受極值,艇體結構仍不斷髮出異響聲。
得知我們已經趕到他們掉深的海域施救,893號核潛艇上的129位艇員都在緊張和焦慮中感受到了信心和決心,從他們的回電譯文中我們也感受到了他們臨危不亂的鎮定和歡欣鼓舞。待到“苗圃”號科學考察船接近後,海軍首長指示各單位立即開展救援行動。我乘坐的直升機降落在“苗圃”號科學考察船上。確定893號掉深的準確位置後,放下萬米深潛艇;準備首先救人。
當天的海況很好,橙紅色白底的“苗圃”號科學考察船上各組工作人員忙碌起來,訓練有素地把“太初”號萬米深潛艇用機械臂放入清澈的海水中。我們看著橙紅色的“太初”號深潛艇開動起來在清澈的海水中下潛。下潛十米,“太初”號在海水中還可以清晰的看到鮮豔的橙紅色。下潛四十米,“太初”號已經看起來很小了;但還是可以看到它鮮豔的橙紅色。太平洋的海水是很清澈的,但是你一眼看上去海水卻是深黑色的;因為實在是太深,太深。我們所處的位置北緯11°20′,東經142°11.5′海域,正是馬裡亞納海溝上方!
“太初”號是專門用來營救失事潛艇人員的深潛艇。它的最大潛深是12000米。深海潛航員駕駛著“太初”號深潛艇一邊下潛,我在“苗圃”號科學考察船上的聲吶室用量子通訊技術和水下的893號核潛艇保持聯絡;一邊修正893號核潛艇在深海中的準確位置發給“太初”號上的深海潛航員。我們的計劃是“太初”號下潛到893號核潛艇上方,調整位置後用鼓形對接裙和893號核潛艇的逃生口對接;然後用對接裙內的液壓絞車把“太初”號深潛艇和893號核潛艇的逃生口實現水密結合;再用四爪錨固定;最後用救生平臺上的機械手和剛性掛鉤吊環開啟893號核潛艇的逃生口實現人員乾性逃生。我一邊偵聽量子水聲訊號,一邊修正893號的準確位置通知“太初”號深潛艇。直到“太初”號準確到達了893號核潛艇上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