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大家有一些懵。
江寧繼續說道:“當然,要明白這個問題,首先還得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識。
比如,現在我們用的公曆,他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格里高利曆。
為什麼叫做這個名字呢,他是因為羅馬教皇格里高利。
他在1582年頒發了新的歷法,將耶穌出身的時間定為公元元年,也就是現在成為了我們的公曆.”
“而在格里高利曆之前,西方一直使用的是儒略曆。
在儒略曆中,一年被劃分為12個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閏,平年365日,閏年366日為在當年二月底增加一閏日,年平均長度為日。
雖然儒略曆在當時比較精確,但是,當這樣的歷法使用越來越長,長到他的跨度達到幾百年後,那麼儒略曆就變得不是那麼精準。
至於原因,那就是因為,真正地球公轉的週期,他雖然是365天,但他並不是特別精確。
地球繞太陽一週所用的時間,比較精確的數字。
別看這裡面只是小數點後面幾位不同,按此推數,每過400年,那麼儒略曆就會比真實地球迴歸日多出日。
所以,到了1582年,最新的教皇格里高歷,他便將儒略曆修訂為現在用的公曆.”
“原來是這樣.”
眾人點了點頭,但大家仍然不解:“江寧老師,按您所說。
您這裡所說的儒略曆,以及格里高利曆,這都是西方的歷法,他沒有提到我們中國的歷法.”
“這也正是我後面要說的.”
對於西方的名人,科技……他們也開始了重新審視。
“是的,雖然儒略曆與格里高利曆並沒有提到中國曆法。
但是,不管是儒略曆與格里高利曆,他都比中國的歷法更晚。
中國最早的歷法,叫做黃帝歷,他是以黃帝登基之日開始計起,這一年是甲子日。
同時,根據推測,我們可以算出,皇帝出生時間是為公元前2717年,也就是4700多年前。
雖然黃帝歷也有很多的不足,但卻比西方最早的歷法早了2000多年.”
事實上。
“可能大家對於這一個問題仍是有一些不太明白,那麼,我們今天玩一個有趣的互動.”
這個出現,出至於戰國時期秦國的一個大墓。
最終,羅馬教皇便直接來了一個刪除10天的操作。
可是我們卻不一樣,因為曆法我們幾千年一直都在研究,也一直不斷的在修訂與改正。
雖然前期並不是那麼不精確,可是,因為我們有著充足的經驗與水平,所以我們都能在此前的不精確當中,一步一步修訂至最為精確。
所以,我們歷朝歷代都會有更為精確的歷法。
包括我們現在,我們也是在授時歷的基礎之下,又更為精確的制定出了我們現在的農曆……”
“那我們有證據嗎?”
眾人看向了江寧。
但是。
江寧點頭,但卻繼續說道:“歐洲最早的天文臺是建立在15-16世紀。
雖然並不能說,沒有天文臺就一定不能夠觀察出星體的執行軌跡。
但是,沒有天文臺,他是不可能長時間的記錄天體執行規律。
而如果沒有長時間的記錄,那麼,他就不可能制定出曆法。
所以,曆法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卻是一個持續幾百上千年持續不斷觀測與記錄的工作。
我們在2500年前,我們就有了天文臺,當時稱之為清檯,靈臺,觀象臺.”
這一看不打緊,一看,九九乘法口訣還真個出現了。
江寧接著說道:“這其實很簡單,因為,西方根本就不是公曆的發明者,或者說,他們不是陽曆的發明者。
他們的歷法不管是迴歸年,還是其他,都是抄襲與引用了我們中國的太初曆以及授時歷。
而也正因為是抄襲,所以他們根本沒有重新修訂曆法的能力。
不說一次相同,兩次竟然也相同。
剛開始大白還是很有想法的,與之前一樣,大白一直在創新。
他讓眾人消化一下。
直播間眾人卻是不斷的說道:“咦,奇怪了,我這裡的時間怎麼出錯了.”
是的。
“羅馬教皇為什麼刪除了10天,而不是重新修訂一個更為精確的歷法呢.”
這在文娛裡面都有非常大的創新。
“咦,之前不是說,十二星座起源於古巴比倫,後來傳入到了中國嗎?”
“哈哈哈……”
於是。
光一個迴歸年,卻是全部抄了過來。
“,又與授時歷一樣.”
“消失了的10天.”
只是。
他們以為是自己的電腦出現問題了。
===
《全書完》。
他就知道大家會有這樣的疑問。
“但上古六歷同樣存在一定的問題,也就是對於迴歸年觀測方面記錄並不精準。
直到漢武帝時期,漢武帝召集了大量的天文地理人材,希望他們能夠編制最為精準的歷法。
在這當中,司馬遷也參與其中。
經過一眾人才的努力之下,終於,漢武帝推出了太初曆,並推算出了迴歸年為。
大家記住這個時間,剛才我們講過,西方的儒略曆推算的時間,也是”
也正因為這裡面比較複雜。
ps:
“怎麼不對?”
“哦,是嗎,那有十二星座起源於古巴比倫有證據嗎?”
“所以,西方的歷史一直都這樣,很久很久以前……”
“沒.”
【歐州文藝復興,到底是怎麼樣的復興?】
【西學東漸,不,西學東源。
】
【灰姑娘的故事起源於中國。
】
一眾網友問到了關鍵。
“那個啥,江寧老師,會不會這是一種巧合,西方測出來的數字與我們中國的一樣?”
“號外,號外,九九乘法口訣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
“我這裡的也是,怎麼4號之後,就到了15號,中間的10天去哪了?”
大白想把中華一系列的文化,包括鬼神,道家,神仙,飲食,歷史……等等,都以一種特別的方式講出來。
這不只是大家不想去懷疑,這同樣也因為大家並不懂這裡面的專業問題。
又一系列的打假出現。
所以這樣的操作大家都會。
別說是用不同方法了。
“那趕緊看.”
剛開始大家沒有怎麼注意。
你敢相信。
大墓裡面,竟然出現了九九乘法口訣。
在此基礎之上,一眾網友亦開始了一系列的打假西方。
前面效果很好。
甚至在此之前。
但後面,可能是一下子鬼神文化進入到了比較現實的歷史後,成績就下降了不少。
江寧便說道:“大家不妨開啟萬年曆,將時間調到1582年的10月.”
雖然眾人並不是曆法上的專家。
所以在寫的一眾娛樂作品,也都在不斷的推陳出新。
……
“也就是說,使用儒略曆之後,他每年都會比實際的迴歸年多11分14秒。
這樣的多出一兩年沒問題,幾十年也沒問題,但幾百年後,那就有問題了。
到了1582年,也就是羅馬教皇格里高歷這個時候,曆法上的時間就比真正的迴歸年時間多了10天。
為了校正這個時間,於是,羅馬教皇就將這10天去除了。
至此,歷史上便沒有了這10天.”
這一說,眾人恍然大悟。
當然。
“對.”
有的時候,一時半會大家無法消化。
在曆法上,他卻可以向大家解釋。
【史上第一張世界地球,坤輿萬國全圖這是中國人繪製的。
】
打假西方,仍在繼續。
如之前的《重生之我為書狂》,到《我是全能大明生》,又到《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
那些西方人還好意思說,這是他們的。
江寧將這個數字寫出來。
“沒有,好像就是傳說.”
這本書寫得一般,成績不溫不火。
可一看。
六一.二二三.一五一.三八
“你看今天的新聞了沒?”
但江寧沒有講,無數的網友對於西方卻是已經有了一個很大的看法。
這並不是特列。
這消失的10天,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迷。
不過江寧直接就搖頭:“不可能存在這種巧合.”
“啊,這不是說西方發明的嗎?”
你說你觀測雖然也有可能觀察到差不多的資料,但小數點後面幾位都一樣,這是不是太過於巧合了?
“西方個屁,他們一直都在瞎扯.”
這個時候,江寧停了一下。
一眾網友目瞪口呆。
“哦哦,是嗎,哪呢,哪呢.”
本身上要解釋這個問題就比較複雜。
很快。
而正是大家全部出錯,這更是讓眾人止不住的不敢相信。
畢竟曆法這個東西太過於高階。
在江寧一步一步講解當中,一眾網友卻是越來越為的明白,西方的歷法有太著多太多抄襲中國的地方。
但這仍沒有結束。
反而是西方說什麼,大家就相信什麼。
“我靠,我這裡也是,我這裡也是,好像消失了10天.”
所以要說清楚這個事情,那必需將前因後果說清楚。
【第一個發現美洲的並不是哥倫布,而是鄭和。
】
於是。
……
“我靠,這抄的已經不能再明顯了.”
“江寧老師,這是怎麼回事?”
接著,江寧說道:“其實這與之前我們說的歷法有關係。
之前我向大家介紹過,西方的格里高利曆之前,他用的是儒略曆。
儒略曆測算迴歸年的時間是天,也就是抄襲我們漢朝的太初曆。
雖然這個迴歸年數字也算是比較精確,但隨著時間推去,他就會不精準.”
說一下。
“兄弟們,我好像發現,十二星座並不是來自西方,他起源於中國.”
所以很多人對於曆法並不清楚。
西方說公曆是他們的。
九九乘法口訣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
很多人對於曆法並不是特別清楚。
而且這種論調,無數國人相信了長達一個世紀。
……
對於西方的文化,理論,知識……等等,他們慢慢開始有了質疑。
不說其他。
“歷史,歷史,歷在前,史在後。
如果連時間都不能精確,那你好意思記錄歷史.”
“江寧老師,沒有天文臺就無法測出這個數字嗎?”
隨著一眾網友,一眾學者不斷的研究。
江寧卻是笑道。
江寧講解完曆法之後,他並沒有繼續再說西方偽史等問題。
眾人亦是有些奇怪:“咦,怎麼這數字一樣?”
遺憾有不少,但寫到這裡,本書也結束了。
“有,剛出來的證據.”
但是。
“是啊,西方歐州連時間都搞不明白,所以,他們所寫的歷史,我都將其當成是一個笑話.”
所以,江寧必需分開來向大家解釋。
“為什麼?”
“所以,我們只能呵呵了.”
【丟失的永樂大典與西方文明的崛起。
】
“當然,如果有人說這是巧合,那就認為巧合吧。
我們再研究下去,太初曆當時測算到的迴歸年為天,但這其實並不是真正的迴歸年。
那麼,以此做為的歷法就仍存在偏差。
於是,到了元朝,漢武帝時期所使用的太初曆也就不是那麼適用於當時的發展。
於是,元朝就命郭守敬等一眾專家,他們再一次測算出更為精確的迴歸年。
這一次,郭守敬他們測算出來的迴歸年為日。
這與真正的迴歸年,僅差秒。
可以說,這時的精度已經非常之高了。
但很巧合的是,西方的格里高利曆,也在這個時候,測出了幾乎一模一樣的迴歸年數字,也正好是。
但授時歷卻比格里高利早300年.”
“怎麼會這樣?”
“是呀,迴歸年的數字是一樣的嗎?”
“因為西方沒有天文臺.”
“為了適應更好的社會發展,隨著時間的推去,此後又有《夏曆》、《殷歷》、《周曆》、《魯歷》、《顓頊歷》……這被認為是上古六歷。
上古六歷的推出,因為他能夠更為適合農耕,這也讓中國很快就進入到了農耕文明當中,為中華的發展打下了結實的基礎.”
但是。
因為現在大家都用手機,同時電腦裡也有萬年曆。
不過江寧覺得後面很多大白都是比較有創新的,有喜歡的可以再翻一翻。
江寧這一次所講曆法之後,卻是將西方偽史推上了一個巔峰。
就算是兩個人用同種方法,用同種工具,很多時候測出來的數字都會不一樣。
可過了一會。
一口氣講完曆法,江寧就此下線。
大家就沒有去懷疑。
一眾網友都把時間調到了1582年10月份。
這也是江寧認為的西方根本不是公曆發明者的最為重要的原因。
“至於為什麼,其實很簡單。
如果我們用同一種方法,以及同樣的測量工具去測量某一種方物,可能,他會存在一種巧合。
但是,東方與西方的觀察方法與觀察工具完全不一樣,就算是巧合,也不可能巧合到小數點後面四位都一模一樣。
另一個也是最為重要的,西方根本就不可能測出這個數字.”
“大家看,宋朝不少詩人都寫過他自己是什麼什麼星座的。
還有,再看敦煌裡的壁畫,上面都畫了十二星座.”
包括現在這本《開局講聊齋,我嚇死全網粉絲》,本身上大白也是想搞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創新。
就在大家恍然大悟的時候,有一些人卻是又發現了問題:“不對呀,江寧老師.”
“對呀,中國這一邊怎麼沒有刪除10天這種操作?”
“哪裡出來的證據.”
到最後。
不過雖然有遺憾,但大白從來沒有放棄。
下一本,大白繼續。
1個月後,兄弟們,我們新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