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章 準備下聘

其實要靠香薰蠟燭照明確實是不太行,只有那麼大點兒個東西。

但孫明琴都這樣說了。何霄肯定要試驗一番,他等夜裡上燈了,才將香薰蠟燭拿出來,用火摺子點燃了。

橙色的小火苗,只是一點點夜風就讓它跳躍不停。豆大點的火苗果然只照亮了周圍的一小塊地方,但散發的玫瑰香氣,卻充滿了整個房間。

何霄就坐在他屋子裡的圈椅上看書,他白天一般在書房裡讀書,只有偶爾晚上洗漱後閒著無事,才隨意翻翻些閒書。於是就在睡覺的屋裡擺了一個小几,配了把圈椅擺著。

這個小几上沒擺著幾樣東西,就散亂地擱著幾本書。筆墨紙硯一樣都沒有,卻有個檀木的筆架和白瓷的筆筒。只是筆架上只孤零零地吊著一個香囊,筆筒裡插著的也是一柄普通摺扇。

現在小几上又多了一樣東西,一個裝著蠟燭的琉璃杯子。

何霄手上的書才翻了兩頁,眼見著香薰蠟燭已經下去一圈了。他拿著琉璃杯子轉著圈的打量,最後放下來,可惜地嘆了一聲:“燃得也太快了些。”

說完對著燃燒的火苗輕輕地吹了一口氣,將蠟燭吹熄了。

出神地看了一會兒琉璃杯子,不知道想到什麼,輕輕地笑了一聲,才繼續看書了。

何霄中了秀才,在何家也算件大事,他本就是支撐門戶的長子,跟他有關的件件事在何家都是大事。

況且何嘉木對他的規劃就是,一路科舉上去,不說封侯拜相,就算是五六品的官員也已經強過千千萬萬人了。

何家的主支在京城,多少能幫上些忙,族長早就聽說了何霄,還專門給何嘉木來信,說京城那邊有更好的書院,若是何霄在益陽城拜不到名師便到京城去,族中自會安排。

只是何家老夫人到底捨不得長孫,想他在家裡多陪陪她。

何老夫人常道:“我又還能活多久?所願不過是你早日娶妻生子。你這孩子從小早熟,處處都會為別人著想,也該有個人事事以你為先,為你著想了。”

何霄卻從來沒有想過,娶妻生子不是為了有人以他為天。也不是不願意被人依賴,只是對他來說,如果那個人能讓他發自內心地笑出來,那才是他最期待的。

關於何霄的婚事,原本應該是他娘做主的,但何霄他娘常年在莊子上待著,到該出面的時候能回來已經是對這個兒子的疼愛了。要她來操持這個事,屬實為難了些。

所以下聘的事,除了何霄自己事事過目外,多是何老夫人幫著操持的。

何霄她娘是大族女子,雖是旁支的,但也是嫡女,家中父兄也得力。當初也是因為未婚夫因病早逝,守瞭望門寡再擇的婿,所以才選了樣樣差她一頭的何嘉木。

當年為了娶這個媳婦,何家的場面樣樣撐著,為了匹配得上何霄他娘,聘禮已經是給的很高了。孫明琴本來比著這個標準,在益陽城已經是難找的了,何霄還私下又添了些,這聘禮更是受看。

拿著聘禮單子一樣一樣過目的何老夫人皺著眉道:“孫家家底薄,但好歹也是疼孩子的,你準備這樣一份聘禮,是要人家把家業都陪送給你?”

這時候一般人家聘禮都是跟著嫁妝一起又抬回婆家,若是女方將聘禮留著,陪送一份不相當的嫁妝,會被人說賣女兒的。

鄉戶人家這樣的多,大家子可沒人丟得起這個臉,一般都是連著聘禮再陪送一份嫁妝,雖然抬回來的時候到底要寫進嫁妝單子裡成為女子的私產,但最後還不是留給了孩子。

何嘉木打聽得細緻些,跟家裡人也必要瞞著,此時也透了個底:“你們別小瞧了人家,這姑娘自己名下就有不少產業在。”

比起明顯吃驚的何老夫人,何霄表情卻沒什麼變化。

想著這個兒媳婦是兒子自己找的,何霄又一向有主意,何嘉木狐疑地問道:“你原就知道?”

何霄搖搖頭:“不知。”他又不是為了這種東西要娶孫明琴的,有沒有他都不在意,所以甚至連好奇都沒有。這種事若是孫明琴以後願意自己告訴他自然最好,若是不願意也無妨,只要她開心就好。

“孫家教養女兒不錯,敏兒就溫柔和順,也知道進退,將家裡打理得很好。都說侄女兒跟姑姑像,我想著姑姑就是個好的,這個侄女兒定然也不差。霄兒現在重要的也不是岳家幫襯,所以我才點頭的。按你說的,這姑娘還有些旁的長處?”孫敏兒不是長媳,性子不爭不搶才好,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要覬覦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也不至於心裡失衡。

何家一向對長子外其他兒子的婚事放任自流,娶的兒媳婦不用支應門庭,婚事也不會刻意去攀高,只要兒媳婦人品好,就算幫補幾兩銀子都不在意。所以對孫敏兒的要求不過是:跟何嘉樹兩人關上門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但何霄的媳婦兒卻不一樣,何霄的成就是不會止於清水鎮的,所以何家一直都準備給他說一戶至少門當戶對的親事。

最後同意孫明琴不過是因為何霄堅持罷了,何霄從未對什麼東西這樣執著過。這次這樣真摯,家裡的長輩也就由他去了。總之孫明琴也不算太差,雖然孫家差些,但陳家在益陽城也算不錯。又是一家子讀書人,要是起來也就幾年的事情。

“我也是上次孫家兩個小子考上童生宴客,我在席上聽他們家的人說了些。最近鎮上新出的琥珀蛋就是這姑娘搗鼓出來的。這東西實在新奇,怕是沒第二個人能琢磨出來,我一問,那作坊果然是孫家的。”何嘉木原先覺得整個益陽城都沒有一個女子是配得上他這個兒子的,當兒子自己認定了孫明琴,他一個晚上沒睡好,輾轉反側了一夜,就怕何霄在這種事情上犯了糊塗。雖然最後還是選擇尊重何霄的決定,但心裡一直還是有些犯嘀咕。

沒想到這個姑娘竟然還給了他一個驚喜,說到底還是自己兒子的眼光好些,不知道怎麼就相中了這姑娘。

“她表哥是順風樓的少東家,去歲又自己用私產開了傢什麼鮮花糕餅鋪,聽說是與人合夥的,但一直沒人見著另一位東家,我猜測怕也跟這姑娘有關。”何嘉木自認為自己的推理不錯,還得意地瞅了何霄一眼。

何霄聽了後卻皺了皺眉,原本以為孫明琴只是個普通秀才的女兒,家裡人沒什麼期待,以後相處中也不會有什麼過分的要求。但現在何嘉木自己想了一堆出來,若事實並非如此,倒把他們胃口吊高了,後面難免失望。

這可不是何霄想要孫明琴面對的情況,他淡淡道:“捕風捉影的事,還是不說了吧。”

何老夫人見著孫子有些不高興了,也連忙附和道:“原是這樣,咱們家又不是圖媳婦兒嫁妝的人家,管她有沒有產業呢,只要霄兒喜歡便好。”

何老夫人說話還是有幾分份量的,何嘉木也不敢反駁,只能摸了摸鼻子,訕訕道:“我也就是說說,咱們家也不是看這些的。”

“自然是,盯著兒媳婦的嫁妝的人家得窮到什麼地步去了。”何老夫人點點頭,又提起別的,“你娘什麼時候時候從莊子上回來?你下聘她總是要在場的吧,不然像什麼話。”

“我明日去莊子上看看。”何霄回道,他現在才是最急著要成婚的。聘禮已經準備好了,原本差的兩隻大雁也已經送來養著了。蜀地的大雁不好找,大多數人家都只能用木頭雕兩隻來代替,這還是何霄專門寫信給外祖家,幫著尋了這兩隻活雁來。

等下完聘,便是請期,確定了婚期何霄的心才能安定下來。

別人不知道,何嘉木最是清楚何霄有多在意自己這個未婚妻,故意說些不好的取笑他:“你岳父老兒還在府城苦讀書呢,也有空回來?”

“自然,我去府城已經拜會過了。”何霄哪能忍受有一絲絲不確定因素,該想到的早就想到了。

這兒子真是沒勁,樣樣都自己想到了,倒顯得自己這個老子可有可無了。

何老夫人又問道:“這次你外祖家送了大雁來,可還另外來了信?”

何霄外祖家,也就是何霄他孃的孃家。自何嘉木和他娘婚後沒多久,他外祖父就升遷至京城了,這麼些年也沒有再回蜀地。

兩家人往常也不太來往,就是節禮這些也是不過的。

比起一般親家,確實顯得太疏離了些,只是就連何霄他娘都一直待在莊子上,倒不怎麼顯得親家之間不來往多特別了。

畢竟也沒見著哪家的當家主母,天天在莊子上待著,除了自己兒子誰也不見的。

你要說這當中是不是有什麼故事,怕是也有,只是這些陳年舊事何家從未有人提起。何嘉木和何老夫人大部分時間都像家裡沒有這個人一樣,只有偶爾跟何霄提上一嘴。

況且已經這樣了,何嘉木也並沒有另外納妾室回來,連何老夫人也沒說過什麼。

何霄小時候也曾好奇過,但家裡沒人肯跟他說,他也不強求,仍舊按著之前那樣過就是了。

雖然何家和何霄外祖家平日裡不來往,但何霄有時還是會與外祖通訊的。最開始是跟外祖說自己孃的情況,後來漸漸的外祖也會問他功課如何,再後來隨著信也會送些小孩子喜歡的東西來。直至今日兩家仍舊沒有來往,但外祖家對他的關愛卻沒有少。

所以這次何霄在蜀地沒尋著活雁,首先想著的就是向外祖求助。

外祖頂事,何霄也是第一次向他開口,總不能讓孩子灰心。不僅尋了一對活雁差人送了來,隨著活雁還另附了一封信,問了何霄婚事的情況,說若是婚期定了便給他去信。

雖然沒有明說會不會來,但是這樣已經足夠表明態度了。

何霄照實講了,何老夫人聽完後點點頭也沒再說什麼。

這些年她早就當沒有這個兒媳婦,沒有這個親家了。他們何家也不是那種不能過的人家,當初攀這樣一門親,要說她後沒後悔,這滋味真說不清楚。但好歹人家還給他們何家留何霄這麼一個後人呢。其他的不說,有了何霄這樣一個孫子,她已經是千萬分的滿意了。

何霄他外祖家的事就由他自己去操心,現在聘禮已經齊了,就看何霄什麼時候上門下聘。

“你們這事是敏兒牽的線,但上門下聘還是另外請了官媒來吧。”何老夫人道。

何霄已經說了明日要去他娘那兒,何嘉木便接話道:“那就我明日差人去尋官媒,這日子定了哪一日?”

“下月初三。”何霄自然是恨不得早些下聘為好,但他在府城已經與孫昌家約好,下月初一孫昌家從府城出發,自然還有留時間給他們準備的。

主要回來前何霄沒想到活雁這麼快就能送到,不然就按原先想的月底就能下聘了。

“到時候我與你娘一起去孫家下聘,你也跟著。那日會讓你跟你未婚妻見一面,再往後婚前你們倆都不能見面咯。”何嘉木笑著對何霄道。

這一年何霄在家苦讀,少有的幾次出門都是為了去見孫明琴,若是讓他見不著,不知道如何抓心撓肝呢。

何霄哪裡會被他爹的這些說頭騙了,不動如山:“哪有這些說頭,下聘後還要請期呢。”

孩子大了就是不好逗,何嘉木也不再說笑,而是說起正事:“聘書和禮書都準備好了罷?”

“你操心得也太晚了些,你兒子早就準備好了。”何老夫人用手拍了拍桌子上的禮單,這個大兒子性子沒孫子一半穩事,還好守成是沒什麼問題的。

三人將事情議定,便各自去辦了。一切都很順利,只等著下月初三,何嘉木夫妻倆帶著何霄和媒婆,還有聘書、聘禮單子並聘禮一起去孫家下聘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