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士兵浩浩蕩蕩的跟隨著聶青琅等人朝著他們定好的人家前去。
按照往常來說,他應當會和林子寒分工合作,各自威逼利誘,好好的勸導那些人交出糧食。
可如今卻並不適合這樣去做,他們要糧食,卻不能官逼民反,這樣對如今撫州的局勢來說是不利的。
元詡打頭,兩人充當著他身邊的哼哈二將,聶青琅唱黑臉,林子寒唱白臉,再加上元詡這太子之尊的身份,大部分人在明面上也是極力配合的。
元詡坐在車架之上,撩起帳簾,眼前是一座一座三進三出的宅子,古樸厚重的大門簡單的書寫著“張府”二字。
隨著烏拉的聲音響起,大門朝內開啟,張澤淼如今已經年近七十,依然精神矍鑠。
張澤淼是前任吏部尚書,在當今登基之後急流勇退,告老還鄉的時候也不過五十餘歲,到如今也已經過去了十幾年了。
“老臣拜見太子殿下,殿下金安。”張澤淼顫顫巍巍的就要下跪,元詡一個眼神掃過,林子寒疾步上前,穩穩的將人接住。
馬車之內,元詡從裡面走出來,嘴角銜著笑意道:“張老大人,不必多禮。”
“多下殿下。”張澤淼彎腰道謝。
“日頭大,咱們不如進府再說如何?”林子寒溫聲提議道。
張澤淼微微一頓,外面太子強要糧食的風聲早已經傳出來了。幾日過去並未來到他們張府,張澤淼也不會以為是這位太子殿下忘記了他的存在。
他眼睛一轉,笑道:“小將軍說的極是,殿下里面請。”
走近二門後,側邊一處宅院則是張府的祠堂,“急公尚義”牌匾端端正正的掛在祠堂上方,這還是當今陛下剛登上帝位時候賜予的。
聶青琅的視線從這牌匾之上一掃而過,唇角微微勾起一抹諷刺的笑意。
正堂之上,元詡坐在主衛,與張澤淼客套了幾句後便直接道出來意。
“張老大人,您也知曉這國庫緊張,撫州也是您安享晚年之地,何不相助這城中百姓一二呢?”
張澤淼眯起眼角,眉眼四周的皺眉更先的深了幾分,他朝著門外的方向看了一眼說道:
“殿下,我張家速來樂善好施,這旱情起勢開始,已經捐贈了一百石糧食和千兩紋銀給與府衙,時下確實已經捉襟見肘了。”
“捉襟見肘,我等隨殿下走訪之處,就張家依舊是僕婢成群,各個面色紅潤氣勢十足的,想來府中可是一點都不缺吃食的。”聶青琅道。
“聶兄,說話可別這麼直來直去的。”林子寒插話道。
而後,他隨即朝著張澤淼歉意一笑:“張老大人可別介意這聶將軍說話直來直去的,泥腿子出身,不懂得說話含蓄些。”
張澤淼架勢當了幾十年的官爺被這不要臉的說法給噎住了,說聶青琅說話直來直去,那不就是在說他張澤淼在撒謊,太子追糧食都到附上了,還不願意配合乖乖交糧食出來。
張澤淼捂著胸口重重的咳嗽起來,身邊的侍從緊張的給他拍著後背,一副要斷氣了樣子。
許久不見元詡有任何表示,張澤淼深呼一口氣道:“林將軍此言差矣,老朽確實沒有說謊,府中確實沒有多餘的糧食可以支援撫州了。”
元詡看了一眼聶青琅,聶青琅拿出兩本賬冊,還有兩塊玉佩放在張澤淼面前。
張澤淼哪裡不認識,這是他小兒子和三房長孫隨身的玉佩。
“張老大人,這災荒之年,貴府的三老爺和公子可真的是收入頗豐呀,一個個的趁著荒年轄制少女賣身為婢,供以享樂,不知祠堂之上的牌匾是否都會無顏面世,羞愧自焚呢。”
聶青琅俯身將賬本一一翻開,朝著張澤淼面前又推進了一些。
災荒年,賣己賣子的數不勝數,就是為了活下去,他們也無法插手百姓的自主行為,可架不住張澤淼要臉,要名。這也算是能夠要挾他的把柄之一。
張澤淼瞪著聶青琅,渾濁的眼中泛出絲絲紅血絲,足見心中的怒火:“殿下,老臣歷經三代皇帝,如今雖是辭官歸隱,朝中也不是沒人,殿下真的要撕破臉嗎?”
元詡道:“孤這也是被逼著呀,城中數萬張嘴瞪著吃飯,老大人如今雖已經辭官歸隱,但也要謹記為朝廷分憂才是。”
“殿下!”
“張老大人~”
林子寒笑呵呵的插嘴道:“老大人,殿下也就是為了撫州百姓,區區糧食,想必老大人也不缺這東城這處糧倉吧!”
張澤淼側過頭看向林子寒,看來他們已經將這處糧倉給鎖定了,如今也只是來走個過程而已。
門外有人手語比試了幾下,張澤淼身邊的侍從當即俯身在他耳邊說了幾句。
張澤淼緊握的雙手散開,道:“小兒頑劣,還請殿下寬宏,老朽城東糧倉一萬斤糧食,全部獻於殿下救濟撫州”
“如此甚好,待孤回京,一定會在父皇面前為張老大人美言的。”達到目的,元詡也不再久留,留下一句話便朝著門外走去。
張澤淼跟在身後將人送走,看著幾百重甲兵士離開張府,張澤淼道:“去將三老爺和七少爺全須全尾的給接回來。”
是的,這兩人被綁在了城東糧倉面前,張家的家丁看著主家被鉗制住,更加不敢與包圍糧倉的兵士起衝突。
元詡帶著聶青琅等人親自去看了城中的幾處水源,水井被厚厚的布匹和竹篾蓋住,防止因為暴曬導致不必要的水分蒸發。
元詡看著由近及遠的樹木,近處的還好,遠處的草木樹幹都只剩下了光禿禿的枝丫,一片葉子也留不住。
“阿琅,半個月之後真的會降雨嗎?”元詡心中也有些迷茫。
“臣也不確定,但也只能相信這江湖術士所言了。”聶青琅也輕輕嘆息了一句。
半個月,說長不長,可在這缺水的時節,稍有不慎就是幾十上百的人死去,可如今,除了寄希望於天,也沒有任何辦法。
“你說的那些預防手段都吩咐下去吧!”元詡道,他希望旱災儘快過去,天降大雨。
可是,如聶青琅所言百姓體虛,乾旱亦或是降雨之後的潮熱,生出的蚊蟲極易引發瘧疾,更甚者引起瘟疫。
一樁樁一件件,都需要提前部署好,預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