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番外 富貴還鄉,最愛聽故人笑話

紀夏此言一出,陳競眼神便有些不爽地盯著她。

紀夏連忙舉起了手,笑嘻嘻解釋道:“放心,我絕對不是對他舊情難忘什麼的,純粹是想聽笑話。”

“想聽笑話可以問我,何須找二姐。”

陳競幽怨地看了她一眼,倒沒有懷疑什麼。

畢竟,林浩東一副日薄西山,行將就木的模樣,對比他這個成功人士,青年才俊,眼神再瞎,也看不上他吧?

就算那海市林氏家族的什麼董事長,他都沒放在眼裡,更不要說一個林浩東?

陳意也知道紀夏以前與林家的瓜葛,聞言倒沒什麼,大方地說了下林家的情況。

早在幾年前,林浩東退學歸來,窮途末路,也不願意在鄉下幹農活,便在城裡找了份工作,還勾搭上了糧站餘站長的女兒餘瓊玉。

以餘瓊玉的背景,配林浩東綽綽有餘。

只是,餘家人有遺傳病,這遺傳病到底會遺傳給哪個?誰也說不準。

餘瓊玉順風順水長到二十幾歲,倒沒發過病,但她與林浩東結婚沒多久後生了兒子,這兒子從一歲多開始便發病了。

這詳細是什麼遺傳病,陳意也不太清楚,只聽說發作起來滿地亂滾,口角流涎,渾身抽搐,神情似癲癇。

而且,她兒子似乎還對某些食物過敏,偶爾吃什麼東西不適應便開始發病,發病的次數非常頻繁。

“餘瓊玉也是苦命人,聽說幹活挺勤快,前兩年開始做些小吃到市場上賣,還能賺一些錢。”

陳意說著搖了搖頭,低低嘆了口氣:“只不過,兒子常常犯病,婆母也整天不舒服,一老一少都經常要買藥,林浩不是什麼勤快人,所以一家過得挺苦的。”

紀夏聞言對餘瓊玉同情了一把,這人與她上輩子差不多。

不過,上輩子她女兒可沒病,健健康康的,只是林母難伺候,而林浩東也白眼狼,在外面賺的錢從來不拿回來。

這輩子林浩東別想像上輩子風光了,只是,這家也等於是餘瓊玉撐著了。

這樣的男人,還不如把他踹了,至少把他甩了,林母便不再是餘瓊玉的責任。

不過,這都是別人的事,與她無干便是。

在陳意的店裡坐了好一會,眼看日漸西斜,暑氣沒那麼猛烈了,陳競帶著紀夏開車回了老家。

途經公路邊一座五層高,外牆貼滿瓷磚的樓房時,陳竟指了指:“大哥的房子終於建好了,裡面地板全貼大理石,弄得很是漂亮。”

他回頭看了紀夏一眼:“我們要不要把那個老房子也拆了建套漂亮的?以後回家也有地方住。”

紀夏白了他一眼:“財不可露白,人也不要太高調了,想拆了建房子可以,至多三層,而且,裡面弄得舒適方便一點,外牆不要弄得太好。”

“也行,聽你的。”陳競高興地應了下來。

紀夏願意建房子都讓他很高興了,以前提過幾回,總不想弄,每回回老家,不是鄉下便是城裡那個舊房子,在一片新房子之間夾著,看起來很是寒酸。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他明明是幾兄弟之中混得最好的,家裡的老房子卻最寒酸,讓人看著多難受?

當然,在京城,番禺,鵬城都有他的房子,但那些老家人看不到,有啥意思嘛!

以前的南山大隊早改為南山村,南山村也變了大樣,滿是塵土彎曲的小路不見了,取而代之是修建得整齊寬敞的水泥路,至少可以兩輛轎車通行。

而村裡大多村民都進城打工,大片大片的農田被人承包了出去。

而村落周圍的山林也被紀志軍承包改種為果林,種上了暢銷的水果。

最新研究出來的皮薄核小肉厚的芒果,籽小清甜的荔枝,個頭最大的石硤龍眼。

除了紀志軍承包的果場, 這兩年村裡也有人承包了山林種果樹,如香蕉,砂糖桔,菠蘿蜜等果樹,只不過,大多未到上市的季節。

此刻正是熱帶水果大量上市的季節,回村的一路上,可以看到一臺臺貨車載著剛摘收的水果。

承包山地,農田,做小生意,家家戶戶都尋找出路,大多數的村民都富起來了,紛紛給家裡建起了新房子。

村裡建得最高最漂亮的那幢四層樓房,當然是紀志軍家的。

陳家幾個兒女雖然賺錢不少,但他們都選擇在鎮上修建房子,村裡的房子只是翻修一下,不願意在這裡多費心思。

紀志軍兩夫婦一直待在村裡,當然在村裡修個大的。

不過,紀夏向哥嫂建議,在縣城買套房子,把戶口遷到縣城,讓幾個孩子在縣城讀書。

紀志軍還在猶豫著,不過張紅卻被紀夏說動了,為了孩子的教育,當然往城裡走,尤其最大的雙胞胎已經快五歲了,該進城上幼兒園或學前班了。

夫妻倆回鄉,當然受到了陳家紀家的熱烈歡迎。

當天晚上,兩家人湊在一起弄了一大桌,高興地湊在一起喝起了酒。

席間,紀夏忽然想起,對紀支書與紀母笑道:“爸,媽,我們回來,還有一件好事要宣佈。”

“什麼好事?是不是你的孩子查了,是男孩子?”

紀母第一時間便想到了紀夏肚中的嬰兒,計劃生育後,不管城裡村裡抓計生抓得厲害,紀志軍與張紅為了最小的那個,還交了一筆不菲的罰款呢!

紀夏聞言不爽地擺了擺手:“媽想到哪去了,我是說三哥的好事,你們知道三哥好事近了不?”

提起了紀遠軍,紀支書與紀母不禁激動了幾分:“什麼好事?他和你聯絡了?”

紀夏嘻嘻一笑:"三哥有物件了,估計過不了多久要結婚了!他的物件還是因為我而認識的,是我的大學同學,容若詩。"

陳競找出了市裡的新聞,容若詩的英雄事蹟還登上了江市的報紙。

看到報紙上的容若詩與兩人結緣的經過,紀支書連連點頭:“不錯,不錯,這女生好,當真不錯。”

陳大隊長呵呵笑道:“老紀,何止不錯,她可是大學生,這可是祖墳冒青煙了,這樣的大喜事,應該早點和你弟商量一下,儘早把婚事定下來。”

乘著酒興,陳大隊長對紀夏笑道:“阿夏,現在你三哥的好事也近了,阿競還有個三弟阿竣還單著呢!他現在在部隊裡已經當上了副團長,職位不低了,你也給他想個辦法,給他也介紹一個大學生?”

紀夏不禁訕笑了一把,現在陳大隊長的胃口也變大了,次子找了個大學生,連小的也想找個大學生?

半年後,紀夏生了一個七斤六兩的大胖兒子,紀遠軍與容若詩終於走到了一起。

紀夏也不辱所命,把探望她單身女同學與陳竣拉了個飯局,最後劉玉娟與陳竣看對了眼,終於把全家最後一個大齡青年的姻緣也解決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