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章 寫信

大隊長讓他的小兒子來喊溫書他們幾個去吃飯,順便把這一個月的口糧拿回來。

溫書聽取柳凌的建議,帶了一包紅糖。

大隊長的大兒媳婦剛生了孩子,還沒有出月子。

溫書想了想,還是拿了幾根香菸帶上,他不吸菸,也不知道行李包裡怎麼會有幾包煙。

想來應該是老爸他們準備的,好讓自己藉此開啟在鄉下的“人情”路,過得好一些。

對此,柳凌頗為贊同,男人嘛,除了酒,也就是煙了。

果然,溫書帶來的小心意,大隊長很喜歡。

其他人多少也帶了些東西,一頓飯也算是賓盡主歡。

考慮到大隊長他們白天干了一天的活已經很累了,吃過飯,溫書他們就提出了告辭。

當然了,沒忘自己的口糧。

五十斤玉米麵,八十斤紅薯,也不知道夠不夠吃一個月?

溫書他們跑了兩趟,才將東西搬回去。

讓溫書滿意的是,柳凌這個室友還不錯,第二趟去背那八十斤紅薯的時候選擇來幫忙。

程業他們幾個都是自己扛回去的。

而且身為表哥,程業還幫表妹扛了一趟。

等程業最後一趟扛回來,溫書已經洗漱完坐在床上給家裡寫信了。

柳凌拿著書靠在床頭看,普普通通的高中課本,像是有什麼精彩內容,看得津津有味。

溫書他們走後,大隊長家裡人開始討論今天剛來的幾位知青。

“爹,我看這次來的幾位知青還不錯,”大隊長的大兒子趙軍說道。

大隊長還沒有說話,拿著溫書送的煙聞了一下。

“大哥,我不這麼覺得,那個程知青和楊知青對我們這些鄉下人,可是瞧不起的很,”大隊長的二兒子趙雷說道。

“聽說溫知青也是京市來的,這差距也太大了,”大隊長的媳婦說道。

大隊長將煙仔細的收好,閒著無事,他可捨不得吸,將自己的散煙拿出來,一邊卷一邊說道:“幹幾天活,就不矜貴了。”

“也是,”這話,大隊長媳婦贊同,她一拍大腿,“哎吆,這個溫知青長得可真好。”

“好看有什麼用,能當飯吃?”大隊長的大兒子趙軍道。

“大哥,你這話就不對了,”大隊長的小女兒趙雪道,“去年來的柳知青也好看,他幹活就很厲害啊。”

趙軍翻了個白眼:“溫知青和柳知青能比嗎?”

趙雪想了想兩個人的體型,閉了嘴。

溫知青確實……顯得瘦弱些。

九點的時候,負責人張宇喊溫書和柳凌兩人去開會,順便正好大家都相互認識一下。

回來的時候,已經快十點了,夜晚已歸於黑暗,也歸於平靜。

溫書躺在床上,床還算舒服,他卻怎麼都睡不著。

換了一個地方,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他不習慣。

他從小就自己一個房間,如今房間裡有另外一個人,他更不習慣。

可即便如此,溫書還是強迫自己睡覺,強迫自己適應。

來都來了,就別矯情了。

柳凌聽到房間內另一個呼吸聲漸漸平緩,有些驚訝:沒想到這小子看著弱,適應能力這麼強!

挺好。

自己知道照顧自己,能照顧好自己,總比需要別人扶持強。

今天太忙了,溫書都沒有來得及檢視他的“金手指”的變化。

只見那個所謂的系統商城,開始出現變化,原本昏暗的螢幕開始慢慢點亮······

第二一早,溫書醒了後,就看到系統提醒:

【恭喜宿主,系統商城正式上線,各種物資取之不盡,宿主抓緊時間賺積分吧。】

溫書:可喜可賀,這“金手指”二十年了,終於可以用了。

抱著好奇心,溫書將系統商城裡裡外外翻了好幾遍。

小到雞蛋麵粉,紅糖麵條,針線衣服,大到電視機腳踏車錄音機,都有。

最後一頁還有各種“豪宅”,溫書看得口水直流,最後只能悻悻的關掉系統商場。

東西很好,無奈囊中羞澀,工分依舊是:零。

洗漱結束,溫書看到了桌子上擺著的一碗紅薯粥和一個雞蛋,笑了笑,這是他的新晉室友給他留的早飯。

昨晚知青們開會,商量他們新來的幾個吃飯問題。

是幾個新人單獨吃還是和大傢伙一塊?

溫書和柳凌對彼此滿意,所以他倆商量好一起。

而程業和楊靜這對錶兄妹選擇和老知青搭夥。

孫宏,孫越兄弟倆也選擇分出來,他倆帶的東西十分齊全,鍋碗瓢盆,油鹽米麵,再加上分的口糧,生活下去不是問題。

吃完早飯,溫書鎖了門,準備去供銷社。

平日裡,他們的門都是鎖著的,昨天只是為了給新來的知青留門,才沒有鎖。

今早,柳凌不僅留了早飯,還留了一把鑰匙。

溫書出門,正好遇到了孫宏,孫越兄弟倆。

“一起?”孫越道。

“好啊,”溫書點了點頭,這兄弟倆的品行還不錯,可以結交,至於會有多深的交情,還得看以後。

一個小時後,溫書三人看著供銷社的牌子,鬆了口氣。

僅僅是走了一個小時,他們的體力就消耗的差不多了。

想想他們還得揹著東西走同樣的路程回去,就覺得人要廢了!

明天他們就要去幹活賺工分了,就要自己養活自己了,就這體力,要完。

先去隔壁把信郵寄了,溫書拿著購物單開始大掃蕩。

買了兩雙解放鞋,兩雙布鞋,兩套成衣,牙缸牙刷,一把暖水壺,兩包點心,大米白麵,兩包紅糖(昨天送給大隊長的那一包是柳凌提供的,得還),油,鹽,手套,還有一些粗糧……

零零總總,大部分是溫書的,也有溫書給柳凌捎帶的,漸漸的,溫書背來的大揹簍裝滿了。

平生第一次幹這個活,溫書表示,他很不習慣。

還好他有提前準備,又請教柳凌,才順利完成本次物資補充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揹簍,也是柳凌的。

既然決定合夥,溫書和柳凌商量好了,已經有的東西就不買了,只買缺少的急用的東西,因為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們可能沒有時間來供銷社了。

得把這一段時間的東西備出來。

和溫書相比,孫宏,孫越兩兄弟買的東西就少多了。

回去的路上,兄弟倆還幫溫書背了一程。

溫書很感激,將在國營飯店買來的包子分給兄弟倆一人兩個。

兄弟倆沒有拒絕,回到知青院後,送來一小塊臘肉。

這樣一來一往,交情不就有了嘛。

休息了一會,溫書看了看手錶,已經快十二點了。

想到早飯,溫書決定去給地裡幹活的柳凌,也送兩個包子。

因為農忙,為避免耽誤時間,中午是大隊統一吃飯,想要吃飽基本是不可能的。

只是,溫書的想法很好,奈何他不認識路。

於是以兩顆水果糖為報酬,僱用在“家”看弟弟妹妹的“大姐”李丫給自己帶路。

田間地頭,坐著不少人在端著飯盒吃飯。

溫書一個都不認識,面對眾人的打量有些尷尬,只好加快腳步。

柳凌對溫書的到來很是驚訝,對於溫書遞過來的兩個包子猶豫了一下,還是接了過來。

溫書看了看泛著金黃色的田地:“這就是小麥吧。”

前世他就是農村的孩子,幹過不少農活,算起來是有一些經驗的,只不過現在換了具身體,嬌生慣養二十年,若不熟悉一下,可能就會出現“腦子,會了;手,不會”的場面。

柳凌點了點頭,快速將手裡的包子和飯菜吃完,拿起身邊的鐮刀走到溫書身邊,把鐮刀遞過去:“要試試嗎?”

溫書接過鐮刀,顛了顛,試了一下手感,然後果斷拒絕:“明天吧,我沒戴手套過來。”

人貴有自知之明,他這輩子出身好又得寵,乾的最“糙”的活,就是洗衣服襪子,沒有萬全準備,他不打算動手 。

萬一把自己弄傷了,他那“弱不禁風小白臉”的名聲就要傳出去了······

柳凌看了看溫書修長秀頎的手指,下意識的覺得,這雙手不應該幹這些粗活。

“天氣太熱,你先回去吧,”柳凌道,“明天記得戴草帽和手套。”

溫書眨了眨眼睛,眼神瞄到周圍看熱鬧的村民,感覺自己就像動物園的猴子一樣,連忙道:“那好,你好好幹活,我先回去了。”

溫書以平生最快的速度遠離眾人的視線。

柳凌:這應該就叫落荒而逃吧。

下午美美的睡了一覺,溫書躺在床上不願起,懷念他最後一個美好自在(偷懶)的時光。

晚飯是溫書準備的,他的手藝也是一般般,但是總不能讓柳凌幹一天活回來再給他做飯吧。

他是來“插隊”的,又不是來當祖宗的。

既然是合夥,兩個人就都得勤快些,這來鄉下體驗生活的日子才能過得下去啊。

將飯煮好放在鍋裡悶著,溫書拿著砍刀和揹簍去了知青院不遠的大青山。

嗯,這座山就叫大青山。

“青山大隊”就是這麼來的。

溫書上山的目的,是撿柴,老知青們人多,可以輪流去撿柴。

他們不行,他們人雖少,卻都愛乾淨,做飯洗洗涮涮燒熱水用的柴比他們少不了多少,自然要多往山上跑幾趟。

最主要的是,這大東北,冬天那叫一個冷,時間那叫一個長,他們屋裡又沒有炕,冬天為了保暖需要燒火牆,自然需要提前準備好大量的柴。

溫書沒有撿柴的經驗,只撿了一揹簍乾枯的樹枝就回去了,估計都不夠做一頓飯的。

即便如此,下工回來的老知青們見到,仍舊覺得很意外,這個新來的也太勤快了吧!

柳凌順手接過溫書的揹簍,將柴放進他們房間後邊他自己搭的小柴房。

“飯已經好了,”溫書舀水洗手。

這個知青院讓溫書最滿意的還有一點,就是有一口井,不需要去別的地方打水。

“我看到了,謝謝,”柳凌很有禮貌。

吃飯的時候,兩個人的交流並不多,畢竟才認識第二天。

雖然交流不多,但並不覺得尷尬,相反,兩個人都覺得這樣安安靜靜的吃飯感覺還不錯。

當然,如果沒有院子裡的嘈雜聲就更好了。

如今整個知青院是分成了三派,溫書和柳凌一派。

孫宏孫越兄弟倆一派,他倆和溫書交好,兩派有些同氣連枝的感覺。

老知青和程業表兄妹一派。

老知青中,男知青不待見柳凌,女知青自顧不暇。

程業表兄妹這倆新知青對溫書的態度有些矛盾,總之,整個知青院的氣氛很微妙。

不過,三派之間還沒有起衝突,程業表兄妹就和老知青們鬧了起來。

只因老知青今晚做的飯太差,他倆吃不習慣。

可他倆也不想想,老知青忙了一天,他們睡了一天,不說幫忙也就罷了,還嫌棄這嫌棄那的,當誰都是好欺負不成。

就這樣,表兄妹被分了出來,知青院有了第四派。

也是未來幾年,知青院生活最慘的一派。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柳凌就叫醒了溫書。

看著黑隆隆的窗外,溫書嘆了口氣,要去上工了,睡到自然醒的日子不知何時才能回返?

不過,柳凌喊人起床的樣子很溫柔耶。

這樣的人,應該很受女生歡迎吧。

嗯,也很受他的歡迎。

吃過早飯,溫書和柳凌並肩走在上工的路上。

溫書提著一個布兜,裡面裝著手套、帽子、水壺、飯盒、幾塊點心,除此之外,他的衣兜裡,還有一個熱乎乎的雞蛋。

雞蛋是柳凌提供的,昨天去供銷社,溫書沒有“搶”到雞蛋。

是的,搶。

這個年代,雞蛋稀缺,算是葷菜,五分錢一個。

什麼概念呢?

一個工分才值五分錢。

也就是說,幹一天的話,也就只能買幾個雞蛋。

鄉里人是真捨不得吃,城裡人也是真吃不到。

溫書摸了摸兜裡的雞蛋,也不知道自己今天能賺幾個工分,夠不夠從系統商城換幾個雞蛋的。

系統商城的價格和現實中的價格差不多。

不過,用的是工分。

雞蛋:1工分,也就是五分錢。

鹽、醬油、醋都是1.5工分一斤,現實中是八分錢一斤。

粗糧每斤2工分,現實中是一毛錢一斤。

大米每斤5工分,現實中是兩毛三一斤。

白麵每斤3.5工分,現實中是一毛八一斤。

蔬菜根據種類每斤在1工分到4工分不等。

豬肉貴一些,是16工分,相當於八毛錢一斤。

而現實中,豬肉分三個等級,分別是7毛8、8毛7、9毛4一斤。

豬肉不敢想,溫書給自己定的小目標,就是每天一個雞蛋。

這已經很奢侈了。

鄉下人都是一家人吃一個雞蛋。

村頭,大隊長已經在等著了,溫書到的時候,大隊長還很欣慰。

這個小知青看著瘦弱,沒想到還挺勤快。

昨天溫書去山上撿柴的事,大隊裡已經有不少人知道了,雖然揹簍裡的柴少得可憐,但是態度讓人喜歡。

他們都是鄉下人,最喜歡的就是勤快的孩子。

柳凌和大隊長寒暄了兩句就走了,他們這些老知青的活早就分好了,領了工具就可以直接幹。

孫宏孫越兄弟倆也到了,他們還啃著煮好的紅薯。

又等了一會,還不見程業表兄妹倆,大隊長的臉都黑了。

現在是什麼時候?

誰有功夫在這裡等!

本來就幹不了什麼活,還拖後腿!

大隊長很生氣,帶著溫書三人就走了。

溫書和孫宏孫越兄弟倆相互看了一眼,沒有說話。

先去領了工具,然後找到每個小隊的負責人。

青山大隊分了三個小隊,一隊帶一個新人,完事。

溫書分在了三隊,三隊小隊長叫趙偉,是個幹活利索個子高大的漢子。

三隊長想了想,對著在地裡幹活的人喊道:“小杰,你來帶溫知青。”

“好嘞!”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應聲跑了過來,笑的時候,露出一口大白牙,“溫知青,我叫趙傑,比你大幾歲,你叫我傑哥吧。”

“傑哥,”溫書喊得很利索,結合自己前世看小說的經驗,他知道,在村子裡生活,和村民打好關係是很重要的,“我叫溫書,麻煩你了,傑哥。”

趙傑點了點頭,問道:“溫知青,你以前割過麥子嗎?”

溫書老老實實的回答:“沒有。”

趙傑默默嘆了口氣,他就知道!

這麼好看的人怎麼可能下地幹過活。

再看那手,比他閨女的手還白還嫩!

“這樣,我先說說,咱慢慢來,不急,鐮刀很快,千萬別傷了自己。”

趙傑叮囑道。

前年就有一個知青,第一天干活就把腳砍了,修養了三個月。

差點就把自己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