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袁紹這個人在前三國曆史裡面非常重要,如果全盛時期的袁紹,就不是五年一統或者說是十年取代漢朝了。
那將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可惜歷史沒有當世這一說。
曹操打敗袁紹之後,花了八年時間解決了袁紹留下來的殘餘勢力,而接下來要面對的則是劉備和孫權。
赤壁的一場大火,造就了三國時代。
別的我們不說,就說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為什麼蜀國比吳國要先滅亡?
公元260年,司馬昭當街殺死了魏國的皇帝曹髦,當時的魏國全國上下一片譁然,大家怎麼都沒有想到皇帝居然在街上被人當街幹掉了,這件事情雖然不是司馬昭親自動手,可這件事情和司馬昭本人是脫不開關係的。
這件事情結束之後,司馬昭並沒有給任何人一個交代,因為他都沒有處罰當事人賈充,這就讓司馬昭被迫要搞出一個比自己當街弒君還要炸裂的訊息了。
而在四川的蜀國,姜維北伐也不順利,遇到了鄧艾十一次,被鄧艾擊敗了七次。
蜀國內部基本也是怨聲載道,對姜維頗有怨言,就連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都對自己老爹的這個接班人有意見了!
這個時候的姜維意識到,如果自己再折騰,第一個消失的肯定是自己不是別人。
明白了這一點的姜維只好去種地去了
只不過,姜維心裡是有氣的,他去種地不是一個人去的,而是帶走了三萬人一起,這三萬人都是蜀國軍隊的精英!
當時的蜀國一共十萬軍隊,姜維種地就帶走了三萬人,這對於司馬昭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可曹魏那邊不同意打,不僅大臣們不同意,就連常年和姜維對線的鄧艾都不同意,可司馬昭不管這個,就是耶穌來了也攔不住司馬昭的決心。
本來蜀國確實不好打,除了有天險之外還有各種諸葛亮在的時候弄得黑科技產品,除了有二心的鐘會之外,沒有人支援司馬昭,可司馬昭不管這些,這要是再不打,自己櫃子裡的龍袍都得長蟲子了。
只不過,蜀國滅亡的實在是太快了。
這個速度讓所有人都傻眼了!
很多人有個誤區,認為唇亡齒寒,蜀國滅亡之後,東吳很快就滅亡了,其實這是不對的。
真實情況是,蜀國滅亡將近二十年以後,東吳才滅國的,這又相當於一代人了,非常了不起。
蜀國有天險,東吳也有長江天險。
北方人不擅長打水仗,這個是有原因的,自古以來就是這樣,而長江則成為了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晉朝軍隊不會水,也沒有厲害的將領,所以即便這個時候東吳內鬥不斷,可依舊沒有人能收拾的了東吳。
而在滅蜀之後不久,司馬昭就歸天了。
司馬昭去世之後,司馬炎想著怎麼當皇帝,也就沒怎麼管東吳。
等到司馬炎忙完這些事情之後,需要解決的就是東吳了。
基本上這場仗也非常快,搞個口號,然後軍隊開過去,最後結束。
東吳滅亡之後,西晉統一天下,三國時代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