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秀問道:“為什麼一定要明白大道?”
文金戈道:“或許,是為了弄明白我存在的意義?”
楊秀秀道:“就算明白了又如何?”
文金戈道:“明白與否並不重要,關鍵是,我需要一個問題讓我活下去。”
楊秀秀道:“你……現在能做到自殺了嗎?”
文金戈道:“如今斬斷因果對我而言,輕而易舉,即便是那位能無限次復活我,我直接自我封印即可,一個永久自我封印的人,等同於死亡。”
楊秀秀問道:“你不是他的對手?”
文金戈道:“當然,他是不知道多少年以前的求道者,在這條路上已經走了很久,我只不過剛剛踏足起步,比起他,我的手段還很稚嫩,畢竟我會的他都會,他會的,我卻不一定會。”
楊秀秀問道:“他成就大道了?”
文金戈道:“如果成了,他就不會處心積慮的讓我活著了。一個全新的意識,與他截然不同的思路,或許能找到一條他從未走過的路,也許就能成功呢?”
楊秀秀道:“他這麼捉弄你,你不生氣?”
文金戈道:“當然生氣,他這是侵犯了我自由死亡的權利,有大因果的,將來若是有機會,我肯定會了結了這因果的。”
楊秀秀道:“你準備怎麼了結?”
文金戈道:“當然是也讓他得不到他最想要的。”
楊秀秀撇撇嘴:“前提是你能得道。”
文金戈道:“行了,閒話少說,你該回去了。”
楊秀秀急了:“別呀!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你的!”
文金戈道:“該說的都說了,你再跟著我也沒什麼用了!”
楊秀秀道:“怎麼,你打算食言?三年前你就說過要為我解答你的能力,你解答了嗎?”
文金戈道:“我沒有解答嗎?”
楊秀秀一臉無辜:“什麼時候?”
文金戈道:“行吧!”
楊秀秀等待著答案,與此同時,京城的一個地方的數十人也在等待著答案。
文金戈道:“其實答案我很早之前就已經寫下了,雖然只是大概的想法,但是順著這個想法繼續走,就有可能做到我現在的程度。退一步來講,就個人算不能做到,也能借助科技儀器等,讓科學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我曾經寫過一本書,名為《人類文明啟示錄》,裡面詳細記錄了我對於這世界的猜想,你們可以看看。”
“不過,那是我幾年前的想法了,如今我又有了新的發現。但這不代表我以前的猜想都是錯的,那些猜想是如今新的想法的基礎。”
“你是物理學專業的,所以前面的部分應該很容易就能理解,但是後面的部分我不能保證,能理解多少,看你們的造化。”
“從什麼地方開始呢?說實話,如今我已經忘了,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思考這些問題的,應該是我第一聽說量子物理時,但是我懶得想具體時間了,咱們就從量子物理的基礎說起。”
“量子物理的起源和發展我就不多說了,這個你們比我清楚。說結論吧!如今的物理界公認的,微觀粒子具有量子特性,即量子不可觀察以及波粒二象性和量子坍縮性。最好的證明就是雙縫干涉實驗。”
“但是如果我告訴你,這世間的一切物質,無論是微觀或是宏觀,都遵循經典力學定律,你相信嗎?”
楊秀秀皺眉問道:“你的意思是說,量子物理以前的方向完全錯了?”
文金戈道:“並不是,量子物理目前的所有發現,並沒有錯。只是你們搞錯了最基本的概念而已。換句話說,你們如今對量子物理的發掘,狀態類似於剛剛被蘋果砸到的牛頓,牛頓發現蘋果向下落的現象,思考蘋果為什麼會下落,但還沒有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我就不多說了,世間萬事萬物的執行規律。你們如今發現了量子世界中的蘋果,在你們的觀察下,這個蘋果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有各種各樣的形態。但是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和形態,你們無法得知,因為量子這個蘋果,無法觀察。用專業的話來說,這個蘋果太小,任何試圖觀察它的行為,都會改變它的狀態,所以你們始終無法確定這個蘋果執行的規律。”
楊秀秀問道:“你是如何發現的?”
文金戈道:“透過雙縫干涉實驗。”
楊秀秀皺眉道:“雙縫干涉實驗所有的可能性都被實驗驗證過了,所有的實驗結果都證實了同樣的結果,量子不可測,不可能再有新發現了。”
文金戈道:“剛開始我也是這樣想的,這似乎是一個完美的閉環,沒有任何出口。直到一次偶然的想法,我想到是不是因為探測器的問題?因為無論是電磁波探測器還是熱探測器,都會不可避免的對實驗中的粒子產生影響,那麼,如果有一種探測器不會對粒子造成影響呢?”
“我想到了引力波探測器。但是不現實,本身在雙縫干涉實驗中,就不會考慮引力對實驗粒子的影響。如果要製造出能夠探測單個粒子引力的探測器,對探測器的精度要求會達到一個非常變態的地步,現有的科技水平,幾乎不可能做到。”
楊秀秀道:“是的,有人曾提出過這種設想,就像你說的,科技水平限制,無法滿足實驗條件。”
文金戈道:“後來這個想法就擱置了。我把目光重新落在了雙縫干涉實驗本身上。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在單電子自我干涉實驗中,電子落點會有規律的形成明暗條紋呢?”
“反正瞎想不犯法,結合雙縫干涉延遲實驗,我就提出了一個想法,量子狀態下,粒子是否可以瞬移或者說分身?”
楊秀秀笑了:“猜想的確可以非常大膽,但前提是你能有著對應的解釋,否則它也只能是猜想。”
文金戈道:“當然。瞬移這種東西是可以解釋的,按照普朗克單位空間就可以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