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木回到了科學院發射中心,當他踏入發射中心後,那個有些玩世不恭的皇帝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威嚴的君王。
來到屬於皇帝的專屬龍椅上,看向一個方向:“老黃,反物質還是沒有進展嗎?”
那位被稱作老黃的人,此時正在身前的投影上操作著什麼,聽到皇帝清木的話手不由一抖,隨即看向皇帝道:
“皇上,如此重要的場合,請你稱呼我的大名黃飛鴻!當然如果後面再加上院士兩個字會更好!”
清木點點頭:“好的老黃!”
黃飛鴻的眉頭皺成了一團,聲音又大了三分:“說了叫我黃飛鴻院士!”
清木再次點頭:“沒問題老黃!”
周圍傳來一陣輕笑,黃飛鴻無奈的搖搖頭。
“隨你吧!”
隨後黃飛鴻開始彙報:“關於反物質,人工製造的話,金星上的環星加速器全力運轉,一天大約能製造一微克反質子,只能滿足我們的實驗需求。但關於反物質量產,還差的遠。我們必須要攻克一個關鍵難點,那就是反氫原子的儲存問題。這個點,已經卡了我們數十年了!”
清木皺眉道:“還沒有想到方法?”
黃飛鴻無奈點頭。
清木繼續道:“我記得你之前不是提過一個方案,收集宇宙射線中的各種反粒子,這個方案進展的怎樣了?”
黃飛鴻微微搖頭:“還在實驗中。主要還是儲存問題。”
清木生氣道:“又是儲存問題?上次清風不是提出一個想法嗎?利用原子磁矩做出粒子陷阱裝置,還沒有落到實處嗎?還是說出了什麼問題?”
黃飛鴻道:“主要問題有兩點,第一,粒子陷阱需要精確到原子級別的磁場約束通道。第二,我們還需要極為精確的磁場控制能力,目前以我們的科技水平,遠遠無法達到這兩個要求。第一點,需要在原子級別的空間內,佈置出一個由無數道相互交織的磁場組成的籠子,這一點計算量雖然也很大,不過還在超量子計算機的可以解決範圍之內。但這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做到能夠實時調整操控這些磁場,因為任何一道磁場的失控,都有可能造成囚籠失效,囚籠一旦失效,後果可想而知。”
清木道:“你的意思是,計算機技術還需要更新?”
黃飛鴻道:“是的,這個想法需要的算力,最起碼要有現在的計算機的五十至一百倍。”
清木揉揉太陽穴。
黃飛鴻看著清木,有些不忍,不過還是說出了一個更壞的訊息:“我們使用正氫原子做了大量的模擬實驗,因為不必考慮正氫原子洩露後會引發的後果,所以模擬實驗使用的是固定磁場囚籠。但是無論我們怎樣計算怎樣調整,氫原子都能從囚籠中逃脫。”
清木平靜道:“所以,理論上來說,即使計算機技術突破,粒子陷阱對反氫原子也有可能不起作用?”
黃飛鴻語氣苦澀道:“是的!”
清木道:“繼續吧!不要有太大的壓力,我們不缺時間。”
黃飛鴻點點頭,不再說話。
清木看向其餘人:“曲率引擎技術有沒有突破?”
曲率引擎方面的負責人是一位雍容的中年女子,名字叫胡佳。
胡佳情緒低落的搖搖頭:“1.1倍光速,似乎就是曲率引擎的極限,再增加功率,也無法有一絲的進步。十年前,我們進行了一次最大功率的實驗,結果卻是整艘飛船都被撕碎成了最基本的夸克粒子,爆炸產生的伽馬射線暴幾乎撕裂了火星的大氣層,好在火星基地沒有人員傷亡,所以才沒有進行緊急彙報。但我們也真的山窮水盡了,十年來一直在原地踏步。”
清木的神色愈加疲倦。
“緻密材料呢?有新的進展嗎?”
一位黑色長袍的中年男子起身,他是材料學總負責人趙祥德。
趙祥德道:“最近一次的實驗,我們將氦原子之間的距離再度縮小了一絲,材料強度提升了大約一百三十六倍,不過氫原子實驗還是失敗了,氫原子的性質太活躍了,升溫後很不穩定。”
清木略微鬆了一口氣。
“總算有一個好訊息了!”
趙祥德搖搖頭:“但是同樣有一個壞訊息,那就是我們只能止步於此了。”
清木蹙眉:“怎麼說?”
趙祥德道:“皇上,您要明白一點,我們所謂的緻密原子材料,與理論中的緻密材料完全不一樣。理論中的緻密材料,是在掌握強相互作用力後,消除中子之間的強相互作用力,從而讓中子緊密排列形成的。但我們的緻密原子材料,是一種取巧的辦法制作而成的。”
清木嘆氣道:“怪不得!我就說強相互作用力哪有這麼容易突破,上次總彙就沒有一點這方面的訊息,邊緣計劃你們居然拿出一艘緻密材料飛船。如果不是這次邊緣計劃相當於提前了總彙,我還要納悶十年。說說吧,怎麼個取巧的方法?”
趙祥德道:“強相互作用力是一種短程力。當它的作用範圍在1.5*10^(-15)米之內。當距離大於0.8*10^(-15)米時,強相互作用力表現為吸引力,且隨距離增大而減小,超過1.5*10^(-15)米時,強相互作用力急速下降幾乎消失;而在距離小於0.8*10^(-15)米時,它的表現為斥力。”
“透過這個特性,我想到了一種東西,彈簧。強相互作用力,很像是由膠子組成的一種彈簧,這個特殊的彈簧,正常長度為0.8*10^(-15)米,當受到壓力擠壓時,彈簧被壓縮,壓力越大,彈簧之間的間隙就越小,彈簧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這個狀態的表現形式,就是粒子之間因為強相互作用力而無法接觸。而這個彈簧的另一種形態,則是拉伸,這個彈簧固定了兩個基本粒子,彈簧的拉伸,說明兩個基本粒子在外來力量的作用下運動。但這個彈簧是有極限的,它的極限就是1.5*10^(-15)米,外力不足時,在1.5*10^(-15)米內的範圍裡,兩個基本粒子會被重新拉回平衡狀態,粒子狀態不被改變。但是,當外力足夠大時,超過了這個彈簧的極限時,彈簧就會碎裂,兩個基本粒子就會被分開。”
“根據這個特性,我有了一個想法,那就是把兩個氦原子靠在一起,需要做到什麼?”
“首先要解決分子作用力,這一點很簡單。分子作用力其實也是一個彈簧,不過這個彈簧相比於強核力來說,有點脆弱。我們只需要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下,就能讓原子自旋變慢,相應的,原子之間的分子作用力會幾乎消失,但強相互作用力卻不會,除非真的達到絕對零度。這時候,我們把兩個氦原子靠在一起,然後緩慢的升溫,兩個距離過近的氦原子得到能量補充,氦原子之間會有膠子形成一條新的彈簧,即便這時氦原子已經回覆自旋,它們產生的分子作用力也不足以打破強核力。這就是我們的緻密材料的製造原理。”
清木道:“你們是如何解決氦原子的移動問題的?在接近絕對零度的環境下,任何試圖移動氦原子的行為,都會做功,一旦氦原子接受到這份能量,氦原子的自旋就會變化,氦原子之間的分子作用力就會變強,兩個氦原子就不一定能接觸。”
趙祥德道:“影響並沒有那麼大,我們使用了低能光子束撞擊,而且兩個氦原子之間的距離足夠遠,完全能做到在氦原子子彈擊中氦原子標靶前,重新釋放絕大部分氦原子子彈能量,在提前計算好的路徑下,氦原子子彈只需要依靠自身慣性運動即可擊中標靶。”
清木思慮片刻,問道:“但是這樣做出來的緻密原子材料有一定的缺陷吧?”
趙祥德點點頭:“就算是低能光子,氦原子子彈的自旋速度依然會比之前快,分子作用力下,不能讓兩個氦原子之間的距離定格在0.8*10^(-15)米,因此相比於真正的緻密原子材料,無論是材料強度和耐高溫性,都有差距。”
清木道:“那你是怎麼改進的?”
趙祥德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提出了一個建議:“皇上,我有一個提議!我們不如把二十年一次的匯總改為每年一次!或者說,每一個專案部,實時通報自己的專案進度!”
清木點頭道:“清風已經和我提過這件事了,我也準備在邊緣計劃後公佈的。看來,這次邊緣計劃,你們部門從其他技術上得到的啟發很大啊!”
趙祥德點點頭道:“是的!我們得到了真正的緻密原子材料!”
清木笑罵道:“你個臭小子,別在我這賣關子!快說!”
趙祥德也笑了,隨後開始詳細的解釋。
“其實很簡單,我把曲率引擎技術,運用到了其中。移動氦原子的不再是低能光子,而是曲率引擎掀起的空間波紋。這樣一來,氦原子沒有受力,也就不會提升能級。”
曲率引擎負責人胡佳驚訝問道:“曲率引擎還能這樣用?”
趙祥德道:“當然,如今的我們有足夠的技術完成這一切。不單單如此,老黃,你的粒子陷阱也可以嘗試一下這個思路。”
清木興奮道:“或許真的可行!等邊緣計劃二期物資開啟運送後,你們三個部門一起溝通一下,說不定就能有不一樣的發現!”
黃飛鴻、胡佳、趙祥德三人相視一眼,同時點頭。
“對了!”
清木回過神,看向趙祥德道:“緻密中子材料,不能利用曲率引擎實現構建嗎?”
趙祥德搖搖頭:“別說緻密中子了,就是緻密氫材料,都無法做到。我剛剛說了,這說到底也只是一種取巧的方法,我們並不能控制強相互作用力。我們的緻密氦原子材料,氦原子之間的距離,是大於氦原子內部的兩個質子距離的,除非我們能精準的控制除引力外的三大力,否則這個距離我們永遠不可能突破的。”
清木不解道:“但這與緻密中子材料又有什麼關係?不能照瓢畫葫蘆的做出緻密中子材料嗎?”
趙祥德無奈道:“先不說中子,我們先說氫原子。氫原子的化學性質很活潑,即便我們透過技術把氫原子排在一起,升溫過程中,因為氫原子化學性質的因素,分子作用力總是會先一步出現,導致強力並不能在最佳距離鎖死氫原子,所以製造出的緻密氫材料,強度遠遠不及緻密氦,而且性質非常不穩定,大約三萬度時,緻密氫材料就會因為過於活躍而解體。對於戰艦而言,遠遠無法達到要求。”
“三……萬度?”
趙祥德不遠處一個有些發福的中年人豁然起身,他是通訊部的負責人梁華。
梁華看著趙祥德:“老趙!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種緻密氫材料,應該具有超導性吧?”
趙祥德思考了片刻後道:“這個我們並沒有檢測過,不過按照氫原子的化學性質,大機率是如此。”
梁華激動不已:“我們通訊部受困於超高溫超導材料已經很久了!這下好了!終於有希望了!”
清風壓下了激動的梁華:“看來,這次的收穫要比我們想像中大啊!”
趙祥德點點頭道:“確實,是我疏忽了,不僅僅是通訊部,還有武器研發部等十幾個部門,都曾問過我超高溫超導材料的進展,他們對於超高溫超導材料的需求同樣大。只是邊緣計劃開始後,我們為了戰艦隻顧著追求強度,卻忘了其他方面的需求。慚愧!”
清木道:“你不必自責,誰都會有疏忽的時候。等二次物資運送完畢,你們所有的部門負責人,可以就自己當前的專案進展以及困境和需求,相互交流一番。老趙和清風說的對,新的時代已經來臨,我們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慢吞吞的前進了。”
“現在,我將發起一項提議,請諸位表決:總彙時間由二十年一次,改為一年一次,諸位之中無論哪一個部門,一旦確認了新的科研成果,請務必第一時間上傳至科學院內網進行更新。因為說不定你的某一個發現,正是其他部門求而不得的靈感。好了,現在開始表決!”
黃飛鴻作為資歷最老的院士,第一個舉手:“能源部代表黃飛鴻,同意此項提議!”
緊接著,胡佳舉手:“動力部代表胡佳,同意此項提議!”
“材料部代表趙祥德,同意此項提議!”
“通訊部代表梁華……”
“武器研發部代表郉傑……”
“生物科技部……”
“醫療部……”
“教育部……”
……
除了財政部棄權之外,其餘部門全票透過這項提議。
至於為什麼財政部會棄權,因為他們知道,這種事情,必然是要他們提供資金支援的,雖然不多,但摳門……啊不對!是節約慣了的財政部,怎麼會給皇帝好臉色?
清木和其他部門的負責人對這個結果並不意外,財政部只有反對和棄權這兩種選項,同意?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