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章 偶遇太子,釣魚之道

三日之後。

渭河邊上,天晴,又是一個好兆頭。

書接上文,太子在家齋戒結束後,沐浴整衣,極其精誠,端坐鶴駕,手提聘禮,擺列車馬成行,前往渭北。

鶴駕是一種獨特的寶車,僅次於幽王的鸞輿,為天下第二高貴的座駕。

天子駕六,諸侯與卿同駕四,大夫駕三,士駕二,庶人駕一。

大周太子位格高於諸侯,又低於天子,所以鶴駕也是四駕。

鑾輿和鶴駕拉車的都是龍馬,天下能擁有龍馬的人少之又少,而且這輛座駕拉車龍馬的顏色,必須還要一致,不能有雜色。

除了個別諸侯能集齊這麼多龍馬之外,只有王室才有一批,其他王子也只能用其他靈獸或者顏色不一的龍馬拉車。

鶴駕據說是由仙鶴為器靈製成,外形也是按照仙鶴模樣打造,若有危險之時,還可變成仙鶴快速逃跑。

……

太子車隊沿著渭水,前往經常狩獵的山裡找了一圈後,也沒有發現大賢。

不過他也沒感到氣餒,上古故事中,求賢之事也是要歷經磨難才會求得大才。

車駕從北面回到渭水時,剛好黃昏,一抹夕陽西下,好一處唯美的風景。

太子下車,走到河邊,欣賞著如此秀麗的景色,剛好微微治癒近一年來的受挫心理。

突然他在西邊太陽將要落下之處,看到一塊巨石上面居然有個奇人在垂釣。

鬼使神差,揮手讓隨從留在原地,自己一人前往那處會見那個怪異之人。

往近一看,聽到那人不停的在喊:“魚啊!魚啊!快上鉤呀上鉤!願意上鉤的快來上鉤!”

但仔細觀察後,那魚鉤離水面三尺高,直鉤,無餌。

太子看了非常納悶,就過去和那老頭聊了起來:“先生喜歡釣魚嗎?”

太凡老早就見到有人過來,而且那穿著打扮和長相就是此行的目標,見魚要上鉤,就準備開始他的表演了。

太凡回頭目視這太子道:“吾聞君子樂得其志,小人樂得其事。今吾漁甚有似也,殆非樂之也。”

‘窩巢’太子最煩搞這種古文了,但見著這老者長相怪異,不似人間之人,語言之間又有大智慧,不敢貿然呵斥。

好歹他也經過多年的王室教育,對此還是能懂一些的。

大概是:君子以實現自己的平生志向為樂,普通則以完成自己的事情為樂。我現在釣魚,與這個道理很相似,並不是因為我喜歡釣魚。

太子思索完了之後,覺得這人可能就是大賢,就也用古文問道:“何謂其有似也?”

就問他怎麼會和釣魚的道理相同呢?

太凡見到太子咬鉤了,繼續裝逼道:“釣有三權;祿等以權,死等以權,官等以權。夫釣以求得也,其情深,可以觀大矣。”

太子在心裡翻譯著這段話:釣魚和君主求取人才的道理相通,共有三種權術。

用餌釣魚等於用厚祿吸引人才,用餌釣魚等於用厚禮收買死土,用餌釣魚等於用官位招攬人才。

凡是垂釣都是為了得魚,釣魚的道理也很深奧,從中可以悟出治國的大道理來。

不得了,這位絕對是大賢人,太子很直接的繼續問道:“我想聽聽其中的大道理。”

太凡見太子用白話問他,看來他的古文造詣不深,怕他不是很懂。反正魚上鉤了,他也裝了,接下來就用白話和他溝通。

就回道:“泉水源深就會水流不息,水流不息魚類就能生存;樹的根扎得深才能枝繁葉茂,枝繁葉茂才能結出果實。

君子情意相投就會親密合作,親密合作,事業就會成功,這都是自然的道理。

言語應對,是人們情感的外在表現;而談及內心深處的情感,才是事理的極致。現在我說的都是真情實話,毫無隱諱,恐怕您會反感吧?”

太子聽完後,這大賢人不僅言語高深,還知情達理,猜到他不喜古文,就直接用白話對答。

趕緊說道:“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接受直言的規勸,才不會厭惡真情實話。我怎麼會不想聽您的真心語呢?”

太凡確認魚已深深的被鉤住了,繼續說起大道理:“細小的釣絲,明顯的魚餌,小魚會來上鉤;釣絲適中,魚餌味香,中魚會來上鉤;釣絲粗長,魚餌豐盛,大魚會來上鉤。

魚要貪吃香餌,就會被釣絲牽著;人要食用君主的俸祿,就會為君主服務。

所以用香餌釣魚,魚可以捕殺;以爵祿用人,人可竭盡其力;以家為基礎取國,國家可以被你謀取;以國為基礎奪取天下,天下就會被你征服。

聖人考慮問題,總是要使人人各得其所,從而使人心凝聚。”

太子聽完後,立馬又問道:“怎樣才能收攬人心,才能使天下歸心呢?”

太凡不慌不忙地收起釣竿,而後回道:“天下並不是君主一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共有的天下。

能與天下人同享利益的,就可以取得天下;獨佔天下利益的,就會失掉天下。

天有四季變化,地有財物無數,能與他人共享的,就是仁愛。仁愛存在的地方,就是萬眾歸心之處。

能免除人們的死難,解決困難,消除禍患,接濟急需,就是恩德。恩德所在之處,就是萬眾歸心之處。

和國人同憂同樂同好同惡,這就是道義。道義所在之處,就是萬眾歸心之處。

凡是人都厭惡死亡而樂於生存,喜歡恩德而追求利益,如果能夠使天下人都獲得利益,就是王道。王道所在之處,天下人都會歸心到那裡。”

聽完後,太子肅然起敬,又好像被醍醐灌頂一樣,對這位大賢敬佩不已。

太子整理了下衣裝,兩掌併攏,面向太凡躬身一拜道:“您的這番話太有道理了,您就是上天安排給我的導師。

吾乃大周太子,希望大賢能擔當我的老師,授業解惑。”

太凡見到高高在上的太子對他一拜,這是大伯和父親都沒有受到的禮遇。

心裡興奮不已,但臉上神情絲毫沒變,還是那麼的高深莫測,依舊扮演一個世外高人。

過了一會後,看太子忐忑不安,就雙手扶起太子道:“草民不知您乃是國之元良,參見太子,失禮之處請您諒解。”

太子見狀趕緊回道:“無妨,今日在此偶遇先生,是吾之幸,還請大賢為我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