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清雅買飯回來之前,姜隱離開了。
她按照原計劃,先落地杭城,再從杭城返回澤州。
在杭城落地的時候,顧雲婕在機場接她。
這趟回來,正好逢到一個週末,顧雲婕先接姜隱在杭城住上兩天。
顧雲婕的房子買在城西,從機場驅車到城西,要過路一條長長的高架橋。
熙熙攘攘的車流在肉眼可見的所有車道上疾馳著,道路兩旁是錯落有致的高樓大廈。
杭城的氣溫比蒼松縣要高一點,初夏的季節,最高溫已經往30度飆升,顧雲婕車裡開起了冷空調,身上也穿著清爽的短袖。
姜隱坐在副駕駛上,看著車窗外的城市景象,繁華而欣欣向榮,觸目所及只有現代摩登建設,連一座陡峭的高山都沒有,唯一的綠化就只有那一座座修剪整齊的公園。
一夜之間從西北小鄉鎮過渡到東部沿海一線城市,姜隱有片刻的落差感。
她甚至不能適應車廂前出風口吹出的冷氣。
“有點冷。”她縮了縮胳膊。
顧雲婕瞥了她一眼,見她還穿著一件長袖襯衣,並沒有把空調溫度調高,“穿著長袖還冷?等下下車就知道了,熱得冒汗。”
“蒼松縣沒這麼熱。”
“當然,這裡是杭城。”
姜隱忍不住看了顧雲婕一眼,她不明白母親為什麼總是話裡夾刺。
當然,顧雲婕也意識不到這一點。
下高架會有一個交通訊號燈,三車道變五車道,直行車道是右邊兩車道。
一個紅燈的時間是90秒。
漫長的等待期。
高架出口車流排起了長隊。
有車輛變道不及時,打著轉向燈要插到顧雲婕車前,顧雲婕長眉一皺,按響喇叭,腳下輕踩油門,車頭直直貼向前車的後保險槓,完全不給旁邊車輛插隊的機會。
姜隱見此,好言好語道:“也許人家走錯道了,並不是故意插隊的。”
“未必。”
“誰都有走錯道的時候,讓一下也無妨。”
顧雲婕側頭看向她,沒好氣道:“他這種情況,只有兩個可能,第一,是故意插隊,故意插隊是素質問題了,他見前方排起長隊,不想等,繞前方插隊,純人品問題,不值得讓他!第二,像你說的走錯道了,他為什麼會走錯道?不熟悉路況?開車注意力不集中,看不到路牌?這壓根是他自己的問題,既然是自己的問題,就要為自己的錯誤買單,我憑什麼要讓他?我沒有義務讓他!”
姜隱被懟得啞口無言,只道顧雲婕是路怒症司機。
顧雲婕則被姜隱老好人的說話方式氣到,連帶著數落起她的工作來,“工作和生活其實是一樣的,最忌諱的就是同情心氾濫,特別是你在醫院裡工作,之前的醫鬧教訓忘記了?又開始共情起別人來了?”
“這怎麼能一概而論呢?”
“仁慈是成不了大事的。”顧雲婕轉回視線,盯著前方的紅燈跳秒。“我又要說你和緒之的事情了,緒之比你有前途,是因為什麼?因為他肯放下兒女情長為自己的將來考慮,不然你以為為什麼他會堅決公派留學?他為什麼不顧著對你的感情放棄留學的機會,為你留在澤州?”
當年姜隱和林緒之的那點小事情,家長們都看在眼裡,不是什麼秘密。
但事情早已過去好多年,顧雲婕再提及,姜隱心裡滋生不快。
紅燈倒計時10秒。
顧雲婕看了一眼姜隱,見她拉著臉不說話,又吐槽道:“說你兩句你又這樣,情緒化太嚴重,不是什麼好事。”
姜隱無力反駁,只能沉默。
顧雲婕也不再理她,綠燈亮起,專心開車。
下一個紅燈路口,顧雲婕拉下車前的化妝鏡,對著鏡子補了個口紅。
姜隱見狀,忍不住問道:“等下回去不是直接吃午飯了嗎?”
“午飯晚點吃,一會兒到家有客人來,我要忙點公事。”
姜隱本想問是什麼客人,居然要上家裡來,話剛要出口,又怕自己多言,便沒有說話,只是輕輕地應了一聲。
顧雲婕也不主動和她解釋是誰要來,也不說午飯怎麼吃,一路將車開到了她在城西的家裡。
房子是高層,小區是一箇中高檔小區,門口的保安都穿著清一色的制服、戴著墨鏡,看起來又專業又氣派。
姜隱忍不住多看了他們幾眼。
顧雲婕注意到她的眼神,問道:“你盯著他們看什麼?以前沒見過?”
“以前不是這身制服。”
顧雲婕笑道:“你的專注力都用在了不該用的地方上。”
一色嘲諷。
姜隱憋紅了臉,心裡頭再次不快。
車停在地下車庫,從負一樓直接坐電梯上到十樓。
顧雲婕開門,入目是寬敞的三室兩廳兩衛格局,裝修風格簡約現代,以黑白色系為主,非常符合顧雲婕的性格:高冷。
顧雲婕給姜隱留了一間臥室,南向的,陽光很好,視野也絕佳,可以看到半座杭城的霓虹繁華。
“你先在臥室裡休息一下吧。”顧雲婕伸手撫了一下自己的鬢邊,“冰箱裡有牛奶和飲料,自己拿,覺得熱的話,可以開空調。”
她邊說邊進了主臥。
姜隱自己開啟了冰箱門,冰箱裡沒有任何的菜,只有牛奶和飲料。
姜隱拿起一瓶小袋的橙汁,忍不住朝主臥的方向看了一眼,心想顧雲婕平時不在家裡開火吃飯嗎?
她又看了眼廚房,乾乾淨淨,沒有一絲動火的痕跡。
姜隱心想,難道等下還要她做飯給顧雲婕吃嗎?
她走回次臥,關上門,開啟冷空調,收拾行李。
沒一會兒,屋外有人按門鈴,叮咚叮咚直響。
顧雲婕小跑著過去開門。
門開啟,姜隱聽到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
“雲婕,打擾了。”
“哪裡,進來吧。”
“我帶了一首曲子來,一會兒練一下?”
“不著急,你要喝咖啡嗎?雲頂咖啡?”
“好,謝謝。”
約莫十分鐘之後,一股濃郁的咖啡香味從客廳裡飄來。
姜隱的肚子餓得咕嚕嚕直叫,她看了眼時間,已經是12點50分了。
顧雲婕和那個上門拜訪的男人在客廳裡閒聊著。
顧雲婕看起來很開心,時不時大笑著。
姜隱感到很好奇,心想到底來的人是誰?
顧雲婕自從和姜城離婚後,一直是單身的狀態,曾經姜隱也聽顧雲婕談及過,她說她不想再步入婚姻這座墳墓了。
這次是姜隱第一次見到顧雲婕邀請別的男人上家裡來。
抱著一絲好奇心,姜隱忍不住開啟了房門。
透過門縫,她看到沙發上坐著一個穿著黑色襯衫的男人,看起來保養的很好,很年輕,但是他下巴上的青色痕跡代表著他已經不年輕了。
他一邊喝咖啡一邊和顧雲婕攀談著,似乎也很享受這場交流。
顧雲婕看著他的眼神裡有一絲欣賞。
突然,男人問道:“你女兒回來了吧?”
“啊?”
“我看到門口還有別的鞋子,就猜測,你女兒應該回來了吧,上次聽你提及過。”
“今天剛回來,我去機場接她的。”顧雲婕不避諱這層關係,對著次臥喊道:“音音,有客人。”
姜隱聽到這聲叫喚,渾身一激靈,躊躇著要不要出去房門。
“音音!”顧雲婕又喊。
姜隱這才硬著頭皮走出去。
男人的眼神看過來。
他很慈祥,對著姜隱微笑:“你好。”
姜隱看向顧雲婕。
顧雲婕說:“叫汪叔叔。”
姜隱喊了一聲。
汪志剛笑道:“小姑娘都這麼大了,上次見,還很小呢。”
姜隱卻不記得曾幾何時見過這位“汪叔叔”了。
她禮貌地笑笑,問顧雲婕:“媽,我餓了。”
汪志剛聽了很驚訝,“你們還沒吃午飯嗎?”
不等顧雲婕回答,姜隱說:“還沒有。”
汪志剛聽聞,很是抱歉,“啊呀,不好意思,是我打擾你們了。”
“哪裡,我早飯吃得晚,還不是很餓,估計音音一路從甘肅回來,沒怎麼吃東西吧。”礙著外人在,顧雲婕的態度很溫和,“那,志剛,一起去外面吃點?”
“我請你們吃吧,去意式餐廳,怎麼樣?”汪志剛非常紳士。
顧雲婕點頭同意。
姜隱倒顯得很尷尬,她總覺得自己像個“電燈泡”似的,打擾了顧雲婕和這位“汪叔叔”的談話。
小區附近有一家很不錯的意式餐廳,三人走路過去的。
到了餐廳後,他們選了靠窗的位置坐下來。
汪志剛把選單遞給顧雲婕和姜隱,讓她們選菜。
顧雲婕又把選單遞給姜隱,“你看吧,要吃什麼?”
姜隱掃了一眼選單,點了一道最便宜的傳統意式肉醬面,又把選單推給顧雲婕,“我就吃個意麵好了。”
顧雲婕微微皺了下眉頭,覺得她點菜太過小家子氣,“這麼拘謹幹什麼,又不是以前沒來過杭城,怎麼,平常在澤州,被你爸教得這麼節儉啊?”
她來回看了眼選單,點了鵝肝、阿根廷紅蝦、鱈魚、南瓜湯。
汪志剛笑道:“你還是不愛吃主食啊。”
“年紀大了,要精簡吃飯,再說了,營養都是從菜裡獲取的,而不是從飯裡。”
作為醫生,姜隱自然知道顧雲婕說的是有道理的。
但是一碼歸一碼,姜隱飲食上隨了澤州老家的習慣,以主食為主,能吃飽。
“音音舟車勞頓從甘肅回來,想必是餓壞了。”汪志剛問姜隱:“喝咖啡嗎?”
姜隱點頭。
汪志剛又叫了三杯摩卡,讓服務員上菜。
等菜期間,汪志剛詢問姜隱在甘肅的日常。
“你去偏遠鄉鎮醫療幫扶,條件很艱苦吧?”
“還好,當地的建設也是現代化的,就是比這邊慢節奏,物價低,GDP也不高,工作和生活其實是愜意的。”
“就是因為GDP低,發展落後,所以當地的居民們才安逸,不努力賺錢,覺得有個安身的宅子就心滿意足了,哪怕做個手工去鎮子上趕趕集,也是很好了。”顧雲婕始終瞧不上偏遠落後地區的環境,“人一旦在這個環境裡安逸了,就會退化,跟溫水煮青蛙似的,一輩子就沒出息了。”
姜隱聽不得顧雲婕這種瞧不起人的口氣,反駁道:“你一直說出息出息,到底出息的樣本是什麼呢?一個國家那麼多人,有多少人能站在金字塔的頂尖?大部分人不還是普通老百姓嗎?”
顧雲婕輕笑一聲,不與她一般見識,“所以我當初反對你去醫療幫扶,是有理由的,你看看吧,你去了才多久,三個月都沒有,就思想被同化了。”
姜隱憋紅了臉頰。
汪志剛見母女倆氣氛不對,連忙打圓場,“好了好了,工作上的事,留到工作中解決,現在既然音音回來了,那我們就好好為她接風洗塵一下,過兩天還得回澤州去工作吧?”
“明天就得回去了,她醫院裡還有事。”顧雲婕神色淡淡。
汪志剛問:“音音有沒有考慮過來杭城發展?”
姜隱說:“我以前想在杭城工作。”
“那現在呢?”
“現在……”姜隱猶豫了,因為她想到來之前對盛原做出的承諾。
她說她一定會回去的,她要留在蒼松縣。
顧雲婕見她沒再繼續說下去,抬眼看了她一眼,“上回她在蒼松縣幫扶的時候,參加了當地的一個培訓,東港醫院的肖教授去授課了,認識了音音。也算是誤打誤撞吧,肖教授很喜歡音音,和澤州中心醫院的領導商量了一下,決定叫音音去東港醫院培訓。”
雖然後期繼續在澤州中心醫院工作,但能去東港醫院培訓,已經是了不得的事情了。
汪志剛聽了,連連點頭,誇讚道:“可以,雲婕啊,音音不愧是你的女兒,遺傳到了你的能力和魅力。”
顧雲婕看了眼姜隱,“她還年輕著,差得遠呢。”
說罷,又對汪志剛說:“你別老夸人,年輕人經不起誇。”
“現在不是流行鼓勵式教育嗎?”汪志剛不以為然,“對待年輕人的正確方式,就是鼓勵,激發他們的自信和潛能,現在可不是以前了,可受不得批評教育這一套啊,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多大啊。”
姜隱對汪志剛的話深以為然。
顧雲婕沒搭腔。
南瓜湯上來。
顧雲婕拾起湯勺攪拌了一下湯羹,“是金子是石頭,磨一磨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