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林場工作。”盛原坦然。
“就是騰格裡沙漠南緣那座林場?”姜隱問。
“那座林場叫庫漠丘林場。”
“庫漠丘?”
“它和沙角山景區不一樣,你知道沙角山景區嗎?”
“我知道,風夾沙而飛響,泉映月而無塵,是著名的沙漠風景區。”姜隱做過西北旅遊攻略,知道河西走廊所橫貫的壯美風景。
“沙角山位於庫姆塔格沙漠東部邊緣,庫漠丘林場則在騰格裡沙漠南部邊緣。四十年前,庫漠丘被過度放牧和墾荒伐木,成為蒼松縣北部132公里沙線的16個風沙口之一,而且形成了面積達到5.2萬畝、每年以7.5米的速度南移的流動性沙漠。”
姜隱聽了,頗為震撼,“可是,我那天見到的庫漠丘,不是荒漠化,而是茵翠成林,鳥語花香。”
“因為被治理了。”
曾經的庫漠丘,飛鳥不棲,黃沙蔽日。
“蒼松縣有一首小調。”盛原唱給姜隱聽,“戈壁灘,古道邊,荒漠連天;土也黃,天也黃,沙塵常現……”
“這就是你在林場工作的原因?蒼松縣人刻在骨子裡的治沙理念?”
“我的父親也曾經是一名護林員。”
盛原的護林理念,有大部分原因都是來自他的父親。
姜隱聞言,猶豫了一下,沒有繼續就著這個話題追問下去,只是點了點頭,肯定了他的工作偉大之處,“很了不起。”
“醫生救死扶傷,你也很了不起。”
話題轉回到姜隱身上。
姜隱淡淡一笑,“我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對我來說,也只是一份工作罷了。”
這時候,服務員給他們上來茶水。
清爽的檸檬茶水。
盛原給姜隱倒了一杯,淺笑著問:“為什麼會想到要學醫?對女孩子來說,學醫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尤其是外科專業。”
姜隱沒想到他會這麼直截了當地詢問自己,她愣了一下,不知該從何說起這個緣由,仔細想了想,又發現,她當初學醫並不是有多麼熱愛醫學行業,只是當初她和趙蘇凝、林緒之在學校是鐵三角關係,趙蘇凝想學心理學,林緒之想學醫,所以姜隱跟著也選了醫科而已。
“說起來,我學醫還是挺草率的一個決定,不,因為太草率了,所以也談不上是一個決定。”姜隱喝了一口茶水,反問他,“你呢,你學的是什麼專業?”
“我學的是大氣環境專業。”
姜隱沒聽過這個專業,露出困惑的眼神。
盛原笑道:“我的專業比較冷門。在那之前,我當了兩年兵,退伍後繼續讀的大學。”
“為什麼選那麼冷門的專業?”
“為植樹造林做最佳化。”
“植樹造林?”
“我想預測天氣,我想透過大氣環境來改變現有的護林治沙流程。”
姜隱略感驚訝。
她看著盛原溫和而堅定的面龐,她知道,他是一個做事有規劃有條理的人,並且,他從年少時期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並努力為之去奮鬥。
他是個很了不起的人。
姜隱則相反,她並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也不知道自己長大後應該去做什麼,她只是在高中時代很刻苦地去學習,在沒有具體歸類的科目裡,努力做到最好。
考上大學後,她跟著林緒之一起選了學校和專業。
換言之,因為林緒之很努力,所以她也很努力,並且一路跟著他的步伐選了和他相同的學校和專業。
姜隱自嘲地笑了一下,這麼看來,她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具體的為自己而活的規劃和念頭。
這麼一想,姜隱更覺得自己很失敗。
菜端上來,盛原溫和地說:“姜醫生,吃菜吧。”
這是他第一次這麼稱呼她,姜隱抬起頭來,“你知道我叫什麼?”
“那天在衛生院,我就知道了。”
她的白大褂上,銘牌上寫著她的名字。
“叫我名字吧。”姜隱說。
盛原點了一下頭,“吃菜,嚐嚐味道,還喜歡嗎?”
酸菜魚酸辣酸辣的,爽口又開胃。大白菜豬肉燉粉條,實際上有點北方菜系的味道了,口感也不錯,不鹹不淡,正正好。還有糯米蒸排骨,排骨很酥軟,糯米帶著一股子清香。
許是餓了,姜隱覺得每道菜都很好吃,還吃了半碗米飯。
盛原見她吃得香,露出了一抹淺笑。
吃完飯,盛原說要帶她嘗一嘗那道蒼松縣的特色小吃,洋芋餈粑。
車往回開。
車裡,兩人表情都很柔和。
許是吃飽了,又或者是飯桌上聊得有點多,回去的路上兩人都沒再說話,一路寂靜無言。
此時陽光很盛了,早春的氛圍就顯得很濃厚了,儼然沒有了上午時候的陰雨寒涼之意。
盛原將車停在了來時路過的那條文化街區。
“這條步行老街,在當地也很有名。”盛原向姜隱介紹:“這條街叫文化路,盡頭有一個廣場,叫文化廣場。”
他帶姜隱來到那家牌匾叫“洋芋攪團”的特色小吃店門前。
店門前已經排起了長隊。
盛原帶姜隱等候在隊伍後面,“這家店在文化路是比較有名的,店主做這一行幾十年了,做出來的餈粑味道很正宗。”
“洋芋?”從小到大都在南方長大、生活的姜隱在北方美食方面是一無所知,甚至都不太理解洋芋的意思。
”北方叫洋芋,南方俗稱土豆。”
“原來是土豆啊。”
這讓姜隱更加好奇了,土豆究竟是怎麼個做法,才能做出餈粑來?
“甜口還是鹹口?”她問道。
“鹹口的。”
“我喜歡吃甜食。”
南方人,尤其江浙滬一帶,偏好甜食。
“當地的洋芋餈粑是鹹的。”盛原介紹,“老闆還會根據你的需求和忌口,加上韭菜、油潑辣子,湯頭還是酸菜味兒的,所以這個特色小吃的口味整體是酸酸辣辣的,很開胃。”
姜隱聽著他的描述,探頭往店裡頭看去。
這家店面不大,進門左手邊是一處小小的操作檯,玻璃屏風上羅列著簡單的選單,農家攪團、洋芋餈粑、蔥花餅等菜品一一標著價格。
老闆娘在操作檯上製作一碗碗新鮮出爐的洋芋餈粑,老闆則在門的右手邊處用餈粑錘捶打餈粑。
姜隱看到老闆將一盆正好的軟糯土豆倒在大理石的石臼裡,用鏟子和餈粑錘將土豆叉碎搗成泥狀,然後用餈粑錘將土豆泥進行泥狀鞏固。
等到土豆泥的大塊基本消失,老闆就扛起錘,放肆錘它了。
老闆錘得用力,早春的天氣,額頭佈滿汗跡。
姜隱忍不住感慨:“這也是個體力活啊。”
“力道錘得恰到好處,所以做出來的餈耙勁道Q彈,這家店也就聞名於當地了。”
姜隱瞄了眼玻璃屏風上羅列出來的價格,“洋芋餈粑小份七塊錢,大份九塊錢,這個價格也不貴啊。”
她看了眼其他人買到的實物,不管是小份還是大份,份量都很足。
她再次感慨了一聲,就衝這家店的火熱程度,要是在澤州,這麼一碗還不得賣到十幾二十塊,這要是擱到景區裡,大份的還不得賣三十塊錢一碗啊。
“蒼松縣物價不貴的。”
好不容易輪到盛原和姜隱,盛原要了兩份大碗的洋芋餈粑。
“韭菜、油潑辣子、酸菜,都要嗎?”盛原問姜隱。
姜隱點點頭,又突然想到什麼,喊了一聲:“不要加香菜。”
眾人一聽,都笑起來。
老闆娘眉眼彎彎,“小姑娘,咱們這餈粑不放香菜,放韭菜,韭菜吃不?”
“吃的吃的。”姜隱連忙道。
眾人又笑。
盛原也忍不住勾起了唇角。
姜隱漲紅了臉。
老闆娘一邊製作,一邊瞄了她幾眼,笑著問:“小姑娘,來旅遊啊?”
“沒有,我是在這邊工作的。”姜隱更不好意思了。
“工作啊,更好了,咱們這邊美食很多,這條街上都是!”老闆娘很熱情。
姜隱尷尬笑笑,回頭看了眼盛原。
盛原接話道:“這條文化街美食是很多,改天可以邊吃邊逛。”
老闆娘的動作很利落,不消多時,就盛出了一大塊剛剛出爐的洋芋餈粑。
“兩份大碗,湯料都放。”
老闆娘邊喊邊加料,當鮮紅濃郁的油潑辣子淋到餈粑上,一碗美美的蒼松洋芋餈粑就做好了。
店裡有空座位,盛原將餈粑端上桌。
“拿勺子先將餈粑和湯料攪拌均勻。”盛原遞給姜隱一隻勺子。
姜隱學著盛原的樣子將自己碗裡的餈粑攪拌均勻,然後嚐了一口。
酸辣的味兒,配合著勁道Q彈的餈粑在嘴巴里咬開,已經完全找不到任何土豆的味道了,而是一種綿密細滑的新鮮美食。
“從土豆到餈粑,展現出不一樣的美食層面,真的是令人驚歎。”
姜隱像是發現了新大陸般,連連驚歎。
連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今天的表情豐富了許多。
盛原見她滿意這個小吃,也露出了一個笑容,“你喜歡就好。”
吃完小吃,盛原見時間還充裕,又帶姜隱逛了一遍這條文化街區。
文化街上有許多的手藝人,賣線團玩偶的,做粘土的,彩繪的,手工糖畫的,還有很多賣創意文具和手作的小攤。
下午天氣轉晴,晴空萬里,街上游玩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
姜隱和盛原一前一後走著。
人煙鼎沸的俗世熱鬧景象,讓姜隱壓抑的情緒得到了一絲釋放。
她微微揚起了嘴角。
盛原買了一隻有可愛貓頭的黃色水筆,送給姜隱。
姜隱驚訝。
盛原說:“你的那隻兔子筆還在我那裡,這裡沒有賣和你同款的筆,這隻卡通貓頭筆先送給你。”
姜隱看著那隻貓貓筆,遲遲沒有接。
“其實,沒關係的。”她不知道盛原為何如此執著那支筆。
盛原笑道:“聽說醫生胸前的口袋裡總要放幾隻筆,而筆在醫護人員手裡,是最容易丟的物品。我想,筆對於你們來說,是有特殊意義的。”
“是挺容易丟筆的。”姜隱也笑了,她接過他手裡的貓貓筆,“我剛做醫生那會兒,隔三差五的丟筆,恨不得拿根繩子串起來掛脖子上。”
“那這些筆,對你們來說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
“藍黑墨水的筆,是用來書寫病歷,醫囑簽名的,用的最多。紅色的筆,主要是用來修改的。還有一隻,是瞳孔筆,是拿來觀察病人瞳孔的變化,這個瞳孔筆,耳鼻喉科日常檢查時用的多一點。”
“原來如此。”
姜隱揚揚手裡的那支貓貓筆,“其實這種卡通筆,兒科醫生用的多,用來哄小孩用。”
“那你呢?”
“我是個人喜好。”
“是嗎?”
“是啊。”
兩人沿著文化街一路往前走,偶有笑聲響起。
那一刻,連姜隱自己都沒察覺到,她發自內心的舒暢和開心。
但是,這陣舒暢和開心總是短暫的。
盛原將車開到第一人民醫院門口,他下車,向她告別後,姜隱內心又感覺到了濃厚的失落和悵然感。
她開著那輛老舊的汽車往小鎮裡開的時候,腦子裡回想起和盛原的對話,她隱約覺得,自己漏問了什麼東西。
路過一個街口,紅燈,她停下來。
搖下車窗,她看到一個年輕的母親帶著一個小女孩在路邊買氣球。
她突然想起來,她應該問下盛原,周倩和他是什麼關係的。
還有,她忘記詢問他被狗咬傷的手腕怎麼樣了。
她有些懊惱,隨後責怪自己太過健忘。
她想,下一次見到盛原的時候,她一定要問問他這些問題。
回到衛生院後,她繼續開展下午的工作。
換上白大褂,她將盛原送給她的黃色貓貓筆夾在了胸前的口袋上。
臨下班前,衛生院醫護們開會,沈越暉注意到姜隱胸前的卡通筆,稀奇道:“姜醫生,這支筆很可愛啊,也許我的小小病人們會很喜歡。”
姜隱看了眼沈越暉白大褂上的普通簽字筆,問道:“你的卡通筆用完了?”
“別提了,兩天丟一隻,兩天丟一隻,我都搞煩了,不想買了。”
坐在一旁的兒科護士尚雅給沈越暉出了個主意:“我有個辦法,沈哥,你可以網上批發一箱卡通筆,根本不用愁丟筆的問題。”
沈越暉一拍腦門,給尚雅豎了個大拇指:“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