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章 湊巧了

“啟稟陛下,微臣有事啟奏!”

一位排在隊伍最末端的官員,走到正中,衝皇帝行了個禮。他快速的瞥了一眼站在隊伍最前方的太子後,有些惶恐的開口:

“昨日微臣收到舉報,說齊王……殿下,販賣私鹽!”

話音落下,眾人心中皆是一緊。

販賣私鹽,這可是殺頭的重罪,尤其是皇子。皇帝會心生懷疑,你一個王爺,吃喝用度都已經非常優厚。販賣私鹽是為了什麼?

那官員接下來的話,更是讓所有人都一驚:“還說,齊王殿下豢養死士,囤積盔甲和武器……”

他低著頭,誰的表情也不敢看。

無論事情真假,他往這裡一站,小命就已經算是上了閻王的生死簿。八九不離十,是要沒命的。

齊王贏,他死定了,太子贏,為保秘密,他也活不長。

大殿裡,落針可聞。

無論是販賣私鹽還是囤積鎧甲,全都是殺頭的死罪!

但凡稍微有腦子的都知道,這是太子在剷除威脅。

皇帝坐在上方,冷冷的看著下方的眾人。沒想到,皇子間的廝殺,最終還是開始了。

此時的他心中五味雜陳,更多的是痛心。

今天過後,會有很多人要死去。

“齊王,對此,你有何解釋?”皇帝威嚴的聲音,打破了沉默。

趙臻連彈劾之人看都沒看,拱手行禮道:“兒臣沒做過,不解釋!”

乾脆利落,不帶一絲情緒。

對方明顯有備而來,不可能因為你的否認,這件事情就這樣算完了。

官員將人證和物證叫上大殿。

人證是趙臻手底下負責販賣私鹽的管事,物證是賬本。

那管事匍匐在地,述說著自己幫趙臻做這種有損社稷,有負皇恩的事情,心中忐忑不安,遂決定棄暗投明。同時,他還帶了幾個手底下幹活的夥計,一起來作證。

皇帝翻看著賬本,眸光掃過幾名證人,最後看向趙臻,發現他站在那裡,臉上沒有一絲慌亂。

“說說吧!”皇帝將賬本丟在趙臻的面前,語氣不善。

“回父皇!”

趙臻仰起臉,坦然的看向皇帝:“這些東西,給兒臣半天的功夫,找平安公主的工匠,想做多少做多少!”

“你的意思,這些賬本是假的?你販賣私鹽,是誣陷?”皇帝雙手搭在膝蓋上,目光冰冷。

“兒臣的確有建作坊在製鹽!”

趙臻語氣仍舊四平八穩,他坦然的看著皇帝:“兒臣製鹽,並非為了販賣,只是為了替父皇解憂,想要找到更為低廉高效的法子,來提煉精鹽。

剛好,這兩天作坊來人稟報,法子已經試出來了,今日正準備拿來獻給父皇!”

說著,他從袖袋裡掏出一個小冊子,透過太監的手,交給皇帝。

“律法所定,販賣私鹽者有罪,但吃私鹽是無罪的,製鹽不賣,也是無罪的。兒臣雖然製鹽,一來是想找到提煉精鹽的法子,二來也是想節省些府中開支。

所制的鹽,除了自用,從未販賣!不知道究竟是何人,拿了這種事情,想要誣陷兒臣!”

皇帝接過冊子翻了翻,冊子製作精美,還特意綁了絲帶。一看就是為了送禮,特意做的。

這本冊子的出現,有兩種可能。

第一,今日的舉報行為,已經走漏了風聲,趙臻提前做了準備。

第二,趙臻製鹽,的確是為了找到提煉精鹽的最優方法。

只是他突然覺得這冊子製作的風格,還有冊子上的字跡,很是眼熟。

“嗯……”

皇帝將冊子放在一邊,臉上的凝重並沒有增減:

“若真是齊王所說,能夠找到這麼多提煉精鹽的法子,的確是有心了!只是這豢養死士,囤積兵甲,又作何解釋呢?”

“兒臣不證無證之罪!”趙臻行禮後,冷冷的看向那名舉報的官員:“你說有人舉報本王豢養死士,囤積兵甲,可有證據?”

官員一愣,支支吾吾的回答:“齊王殿下若是搜查府邸,自然可以找出證據來!”

“噢?”趙臻勾唇一笑:“搜可以,但本王堂堂皇子,被你們輕飄飄的一句舉報,便被搜查府邸,若是什麼也搜不到,如此汙衊和恥辱,不知道錢大人該如何負責?”

“我……”

姓錢的官員更加的慌亂,連忙跪在皇帝面前:“陛下,微臣也是公事公辦,事關社稷,有人舉報,微臣也只能如實反應,並不是故意陷害齊王殿下啊!”

“嗯……”皇帝沒什麼表情,也不發話。

這時,趙允吊兒郎當的走到大殿上,感覺到此時壓抑的氣氛,心中還有些詫異。

他還沒開始告狀呢,怎麼一個個的都這麼嚴肅了?

“父皇,兒臣有事啟奏!”

一句略顯輕浮的話,將大殿裡的氣氛滌盪一空。所有人偷偷看這位王爺的目光,都彷彿在看一個傻子一樣。

“你平日不上朝,今日突然闖來,所為何事啊?”

皇帝微蹙著眉頭,語氣中透著些不悅。

他寵這個小兒子,但是那是私下的場合,現在當著文武百官的面,他這樣不守規矩,皇帝的臉面多少是有些掛不住的。

“有正事!”

趙允像是完全沒有注意到皇帝的不悅似得,仍舊一臉的輕鬆:“父皇,今日有人攔下兒臣的轎子喊冤。我見他可憐,所告之人,又是當朝一品大員,於是就把他帶上來了!”

“胡鬧!”

皇帝一掌拍在龍椅上,威嚇之聲嚇得百官噗通一聲,跪倒一片。

“這種事情,自有辦案的衙門!京兆府尹、刑部衙門,再不濟還有大理寺,你竟因為一個攔轎喊冤,就把人帶至大殿。

當朕的金鑾殿是什麼地方,菜市場嗎?”

被罵了一頓,趙允心中委屈。唉……自己也是鬼迷心竅了,答應霍曼婷這樣的要求。

算了,捱罵就捱罵吧!

他舔著臉笑笑:“父皇,這人我看了,證據確鑿,人也很慘。他所告之人,乃當朝丞相,高丞相!

兒臣以為,高丞相為了我大夏社稷,勞苦功高,又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一品大員。

讓京兆府尹審他,京兆府尹他有那膽子嗎?能審出什麼?

事關重大,兒臣也不敢怠慢。加上最近高丞相這名聲,在百姓中傳得沸沸揚揚的。

若是讓他的下屬官員去查,這也堵不住百姓們的悠悠眾口啊!”

這話一出,皇帝沉默了。

倒也是,這裡還有百姓輿論夾雜其中。如果不能妥善審理,怕是難以服眾。

今天是怎麼了,一個告當朝王爺,一個告當朝丞相。

罷了,既然都湊到了一起,那就一併解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