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二十四章 了了此生

張恆志當初確實金榜高中榮歸故里,這在整個長治縣也不是什麼辛密,可問題是他為官上任不足一年便辭官回來做了教書先生,這同樣不是什麼秘密。

此去經年,如今雖已時過境遷,可長治縣的百姓對他為何辭官的猜測卻始終沒有停過,眾說紛紜之下,張恆志卻遲遲沒有做出過解釋。

他也沒想到自已只是路過當個閒趣聽個故事也能被牽扯,一時之間有些愣住了,再看在場的一眾學子,各個也是眼巴巴的看著他等著他說一說自已的看法,便彷彿從中也能探知到他辭官的內幕似的。

到底都是青嫩學子,想來他像他們這個年歲的時候也正是好奇心重的時候,遇到凡事都想刨根問底也在情理之中。

張恆志目光掃過一眾學子,繼而緩緩笑開了來,語氣不疾不徐的反問道:“你們是問我對此事的看法嗎?”

“是呀!”

“先生對此事又是如何看的?”

“先生不妨與我們說上一說?便當閒聊了。”

一眾學子聞言更是眼巴巴的將張恆志看著,只等著他說出什麼獨到的見解來。

面對眾人的灼灼目光,張恆志臉上的笑意卻更深了,低頭略一沉思後方才笑道:“依我之見呢……”

聞聲,在場的學子全都屏息凝神靜等著張恆志的下文。

他們當真以為他會長抒直論一些關於當朝官場政治的一些看法,卻不想這一口氣都提到心口了,卻只聽到他淡淡的說了一句:

“子不語怪力亂神。”

繼而又道:“聖賢之書多如牛毛,此等奇聞異事,聽聽便罷,全然不必當真,不論是處事立身之道還是為官之道,鬼怪不明,聖賢書中卻自有答案。”

他自覺不是大能之人,也不欲對此發表意見,說完這些後便兀自離開了,獨留一眾大失所望的學子站在原地面面相覷。

他們到底也沒有弄明白張恆志當初究竟為何辭官。

時間匆匆過,張恆志開設學館,亦很少談論自已對當代時事政治的看法,至於那些所見所聞的奇聞異事,他也絕口沒有再提起過。

他辭官一事,到底成了眾人心中的一樁懸案。

至於後續,倒是又發生了一件奇事。

話說,那時他和說書先生經營著書塾教授學子的同時,還想找些事情做,於是兩人便商量著,如此苦學一場,即便不為官場登科,也總要留下一字半句在人間,就想著是否能撰寫出什麼可以流傳給後世的作品。

彼時的張恆志已年過三十,早不是當初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多年經歷使得他謙卑了不少,細想之下覺得自已也寫不出什麼發人深省的佳作,更怕留下什麼糟粕,將來受人詬病不說,若是書中內容思想有差而不自知,再誤人子弟就不好了。

於是多番商榷之下,便考慮著撰寫一部紀實性作品。

這天夜裡,張恆志突然做夢夢到自已來到一間擺滿了珍貴圖書的房間,那房間與他學館內的佈置大相徑庭,他自覺身處夢中,忍不住打量起屋中陳設,只見裡面琳琅滿目的擺滿了各式古董他一路走馬觀花的來到房內,便見房內的榻上坐著一位矮個子白眉毛白鬍須的老人,顯然就是這屋子的主人了。

所謂外來是客,按說這老人看到張恆志應該相迎,可他只是靜靜地將張恆志看著,既不起身施禮,也不說話,倒是他身邊站著個高個子的面板黑黑的像是侍從的人對著張恆志做了一揖以後開口說道:

“我是漢代的陳壽,當初在世的時候撰寫了了一部作品名為《三國志》,內容貶低了劉備,頌揚了曹丕稱帝,我當時撰寫此內容實非故意,沒想到此書流傳至今,被後人當成了譏諷議論我的把柄。”

那高個子黑侍從說著指向榻上的白眉老人道:“還得多虧了這位習鑿齒先生,是他用他所撰寫的《漢晉春秋》補正了我的不足。”

張恆志從旁靜靜的聽著,正疑惑此事與自已有何關係,忽聽那高個子突然說了一句:“而你就是習先生的後身。”

張恆志聞言頓時驚詫不已,不由得再次打量起來榻上的白眉老人,心說原來這就是自已前世的樣子啊。

正胡亂的想著,那高個子從旁突然又聽他說了一句:“聽說你正在研究編寫《歷年編年紀事》,正是因為這前世的淵源就在這裡,還請你不要放棄,務必努力的完成它。”

這話讓張恆志更覺驚訝,他最近教書之餘確實產生過這樣的念頭,沒想到這念頭剛起就做了這樣一個夢,也不知道他前世的確就是這榻上的白眉老人還是隻不過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罷了。

但聽到對方所託,他還是點頭應了下來。

隨即,那高個子便將一卷書遞到了張恆面前,並且遞上筆墨讓他在書上提上六句絕句。

張恆志夢裡並不覺得為難,當即接過書卷紙筆洋洋灑灑的就在書上題下詩來,當時覺得揮毫潑墨甚是豪氣,然而隨著筆鋒剛落,他就從夢中驚醒了過來,胸口那股豪情萬丈的氣勢仍在,可細想夢中寫下的六句詩言,卻是不論如何都想不起來了,好一番苦思冥想後 ,也只依稀想起其中兩句:

“慚無《漢晉春秋》筆,敢道前身是彥威。”(習鑿齒字彥威。)

彼時的張恆志早已不再談論這些奇聞異事,是以這場夢境他對誰都沒有說,只是按照原本的計劃那般將編撰《歷年編年紀事》的事著手做了下去,不過他之所以撰寫這個只是不想辜負了多年學識並無任何功利心在,是以前前後後,總共用了數十年。

又因要出版發行等一系列問題,他所編撰的《歷代編年紀事》兜兜轉轉又周折了許久方才進呈給了皇上,皇上查閱後大為誇讚,並賜了他翰林院侍讀的官職,後被張恆志以年事已高老邁無力婉拒。

彼時的張恆志已經八十歲有餘。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