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8章 倭寇

朝堂吵架,畢竟不是村口對掐。

有大臣在奏章裡義憤填膺地要求楚湘解決了倭寇再來說那七七八八的,楚湘也不能掐著腰來一嗓子“你說的啊,解決了倭寇我要是沒辦法做太子你負責呀”。

那就太不成樣子了。

但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即便不好明面上這麼說,現在國家四海昇平,前朝愁得都要吃不下飯的北戎現在老老實實在給大魏剪羊毛,前朝一度鬧出民變的口糧問題現在也被一船一船從那一年三熟的地方運過來的糧食得到了完美的解決,女真朝鮮俱都老老實實,長江黃河現在國家一有點錢就開始拿水泥建河堤避免潰堤,全國上下唯一的風險點竟然真的就是倭寇。

之前朝廷上著急忙慌攛掇徐影對倭寇喊話允許投降,本身就是擔心楚湘真把事兒平了不好收場麼,而現在楚瑜抽冷子辭了這個太子之位,最終也導向了楚湘到底能不能收拾了倭寇。

那這個事情,就出不得半點紕漏了。

徐延就是對朝政再懶得費心思琢磨,現在看這個架勢也知道發生什麼了,特地來請示楚湘,現在可是出得海了?

自然出得。

朝廷上“吳王要是解決了倭寇,難道還做不得太子?”的輿論需要發酵上一段日子,可是在海上搜尋有倭寇居住的小島同樣需要一些日子,現在出海,很合適。

接下來的操作,就是在懂行的人眼中平平無奇,不懂行的人眼中一頭霧水。

投降。

不斷地投降。

就是很神奇,同樣是不給什麼優待條件,不反抗就當平民安排,朝廷發的通告就沒用,吳王安排江南大營的水師一個個去發通知就有用。

當然,也有自恃武力強大,才不理會你中原摳摳搜搜什麼投降條件的。

那就打唄。

反正大魏水師不上島,要是倭寇在島上防備,那沒事,炮火直接轟他們的船隻和建築物,要是倭寇遠遠看到有打著大魏旗號的船隻就上他們的戰船戒備,那更好。

直接對戰船開炮。

倭寇的裝備還是挺難和中原正規軍比的——縱然之前在前朝整個體系都糜爛時,有不少頗有遠見的倭寇都去淘換了一批火炮來,但那已經是十幾年前的老傢伙了,所餘的彈藥也不多,徐影頗重視技術,又得了祝青蘿,對火炮有相當程度的改進,尤其在彈藥的成分上,武器的代差是極其恐怖的,即便走到對轟那一步,也少有倭寇能轟得過正規軍。

更缺德的是,大魏水師對著倭寇的船和海島上目之所及的建築物開完炮之後,並沒有“宜將剩勇追窮寇”,既沒有試圖打撈一下因沉船而在海上撲騰的倭寇,也沒有準備趁勝勢上島,人家掉頭走了。

倭寇嘛,水性還是要有點的。

就是飄在水上的倭寇被水師的操作整得一頭霧水,可再等了兩天都沒見到大魏的水師回頭,這“走了”應該是可以確定的,只是回過頭來看自己賴以生存的小島,頗欲哭無淚。

房子被轟沒了,那是要災後重建的,以前建個房子容易,即便有些材料島上沒有,去陸地上採購一圈甚至綁架幾個會建房子的工匠便是,可現在,首先,你的大船沒了,船越小在海上越不安全,其次,大魏水師天天在海島上巡邏,你又不懂他們的旗語,萬一撞上了,也是死路一條。

那……指望遇上往來的商船,搶他們的呢?

這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往來貿易的船上會不會有合適的材料就不提了,更關鍵的是,搞得起海上貿易的都是達官貴人,縱使大炮按理說是軍械,他們也都有本事淘換軍隊裡剩下的武裝到大船上。

畢竟真理只在炮火的射程之內嘛,海上貿易要是遇上不長眼的,不得開火轟呀。

而在楚湘開始對倭寇動手之後,徐影還很懂地和兵部尚書商量過了,咱們現在沒有強大的足以護衛海貿船隊的水師,那就得給他們自己幫助自己的力量。

姜尚書顫顫巍巍地問,國家對兵器的管制,是為了防造反的,陛下你批准海貿的船隻擁有最有攻擊力的武器,萬一它們掉頭攻擊中原……

然後被徐影吐槽你不知道加強管理啊,再說什麼船能開長安來呀!長安和洛陽之間的水道有多寬你心裡沒點數嗎?實在不行海貿的船隻能停在港口,最多停在荊州唄,很難嗎?

還開始和姜尚書眉來眼去——哎喲我的老薑你不要這麼死腦筋,你想啊,買了炮他們是不是還要買炮彈,炮壞了是不是隻有兵部有匠人能修,炮沒壞是不是也有維修的費用?

軍工的錢那麼好賺你不賺不是很虧!反正就給他們更新換代前的版本嘛,也未見得會影響國家安全啊!

姜尚書,目瞪口呆。

但總之,在徐影的支援下,對外貿易的船隊,基本裝得有炮,和水師船上的炮是沒法比,但比倭寇是先進的呀,基本就是國家都給你暗示了,你在海上看不懂旗語的一律不是朋友,該開炮時得開炮!

於是連商船,都不太下得了手了。

需要重建家園的倭寇,日子就難過了起來。

只能從倒塌的房屋裡找還能二次利用的材料,再砍砍島上本就不算茂密的樹林,好不容易災後重建完了吧,沒過多久,誒?大魏的水師又來了。

又是二話沒說把島上肉眼可見的建築和碼頭上停靠的船隻都轟了,一樣的,掉頭就走,根本不登陸,根本不肉搏,一點也不想在倭寇手裡折損自己的將士。

倭寇:“……”

你玩兒我呢!

對,就是玩兒你,怎麼樣呢?

你有本事你就接著不投降,大魏反正有的是時間和你慢慢玩,反正你的座標我知道了,按三個月來一趟的頻率,見你一次打你一次。

誰能經得住這種欺負啊。

於是,哪怕是那種聚集了數千人做倭寇,那叫一個嘯聚山林·威風凜凜的大頭目,也只能淚眼滂沱地坐著小船俯首就戮。

楚湘是一波一波地給長安送俘虜,一邊送還一邊附有奏章,介紹著這個倭寇頭目當年搶過哪裡哪裡,那個倭寇頭目都殺過多少多少人。

倭寇進城的時候,也非常壯觀——囚車裡是一個個穿著東瀛服飾的武士,渾身都是非常有東瀛特色的殺氣,刑部的官員去一個個複審的時候,想一想吳王殿下嬌美的面龐,看看下頭的凶神惡煞……就是,怎麼想怎麼覺得違和,只覺得吳王殿下確實深不可測。

那麼,還怎麼迴避“吳王為太子”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