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風花雪月的事,最終只是一個插曲,一方面任星緯也不可能現在就給楚湘捧個大金礦過來,另一方面,楚湘都還沒及笄呢,至少也得十八九歲再談婚嫁,所以也只能先就這麼擱著。
正經的事情是,接收了一幫原本是中原人的倭寇,楚湘自然不能專斷,把人都收押在了牢裡,還特地叮囑了劉大人得好好把人照顧著,但凡折磨死了個誰都要找他算賬,然後正正經經寫了個長篇大論的奏章往京城送。
京城為之譁然。
君王能不能開疆拓土,本就是君王是否賢明的重要指標。
而儒家尤其愛講一些面子上的工程,倘若在開疆拓土的過程中能幹出什麼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騷操作,形成萬邦來朝的效果,或者有什麼傳檄而定不費一兵一卒的好事,那肯定是值得大誇特誇的存在。
楚湘現在就是。
即便她是個女孩子,這樣的功績也無法抹殺,何況自從為父和親以來,她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就已經一路走高,這種時候誰要不長眼說一句什麼不過如此,就得立刻深陷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該說文人群體裡還是有太多人讀書讀傻了,楚湘的操作沒琢磨明白,自信心爆棚地覺得這絕對是大魏的武德已經威名遠播,這種傳檄而定的操作屬於有手就行毫無技術含量,當場就上奏建議,陛下!有這種好事幹嘛您不下詔讓東南沿海的倭寇都歸降呢!就和吳王做的那樣!還在海外漂泊的本是中原的所謂倭寇到現在都可以上岸了!祖國歡迎你們成為平民!
徐影看到奏章的時候,那個心情……非常想見一見那位上奏的官員,主要是瞭解一下這人的腦子裡都是進了多少水。
要是楚湘還在京中,徐影現在就想找親親女兒共襄盛舉地吐槽一下這年頭水平這麼拉胯都可以當官了嗎,但畢竟楚湘不在,拔劍四顧心茫然之後,徐影能吐吐槽的也就是蔡朝雲了。
場合也很合適,這丫頭在朝政上確實頗有靈性,為了方便交流,徐影早就下令讓蔡朝雲把書桌搬過來了,現在就在徐影側邊,屬於嗷一嗓子就可以到的距離。
但……按理說,應該是蔡朝雲看過奏章之後,覺得有被徐影看的必要,才會呈上來,既然自己能看到這玩意兒……
“朝雲?”徐影柔聲喚了一句。
蔡朝雲從奏章裡抬頭,落筆,起身:“陛下?”
徐影便遞給身側宮人那本奏章,工人將奏章轉遞給蔡朝雲,徐影方才道:“這本你看過了?”
——就這個水平,你隨便畫個圈表示知道了就完了,何必再遞給我呢?
蔡朝雲低頭瞄了一眼,很快就知道這是個什麼東西,當即給徐影解釋:“陛下,這是第一本會如此建議的奏章,臣斗膽揣測,應當不止這一位大人。”
徐影:“所以?”
“臣建議陛下留中不發。”蔡朝雲道,“文人都會覺得若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他們自己都能與有榮焉,倘若陛下不表明一個態度,他們便會覺得奏章中所提之事正中陛下心懷。”
然後,有越來越多的人來建議這玩意兒。
“這有什麼好處呢?”徐影挑眉。
蔡朝雲抿了抿唇,從桌子邊上走了兩步到了徐影的書桌面前,隨即斂衣跪下:“臣斗膽。”
徐影沒喊人家起來,只是眯了眯眼睛,等蔡朝雲往下說——用得上這麼嚇人的動作,只能證明蔡朝雲想謀的事不小,並且也未必那麼政治正確,既如此,也不必著急喊她起來了。
蔡朝雲果然也不需要徐影說什麼,自己就往下說:“論陛下本意,自然是覺得奏章中所諫之事近乎天方夜譚,欲一笑了之。”
徐影不置可否。
而蔡朝雲的後續是:“但臣揣測,陛下有心立吳王殿下做太子。”
說完這一句,蔡朝雲的身子就伏了下去:“臣萬死,臣以為,將來不會有比現在更好的機會了。”
眾所周知,立太子,要麼是皇帝登基的時候一個順便,要麼是皇后生的嫡長子順理成章,如果兩者都不是,作為一個還是有點在乎老百姓會如何評價的君王,想廢原有的太子再立一個新的,總要有一個理由。
徐影其實一直在等這個理由,尤其楚湘是個女孩,皇后登基尚有武皇的先例可循,立皇太女卻是自古以來頭一遭,實在不得不小心謹慎。
而現在,蔡朝雲對徐影心態的揣測,可謂精準。
所以徐影也沒有喊人把蔡朝雲拖下去,只冷冷吐了三個字:“接著說。”
但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好接著的了。
常規的年月,一個王朝才建立沒多久,肯定四處都是麻煩,北邊遊牧民族尤其愛好在你還不夠強大的時候欺負你,於是對於國內文武官員包括皇族來說,有的是建功立業的機會。
#被迫渭水之盟的李世民在這個事情上極有發言權
哪怕是王朝已經建立了一段時間,各種階級矛盾都開始顯露出來,這時候能夠緩和一下國家最要緊的矛盾,也算是不錯的本事。
#給漢武帝收拾了爛攤子的昭宣二帝也因此分外有面子
可是,這對大魏來說都是不適用的。
北戎才被揍了幾年吶,新一輪的青年戰士還沒養成呢,哪有一戰之力,甚至都不必指望將來有一戰之力了——羊毛的生產線已經搭起來了,將來中原要向北戎源源不斷地購買羊毛,也順便運過去大量中原的物資,只要物資充足,北戎王庭自己會算好這個“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搶劫划算還是穩穩當當做生意划算”的賬。
而國內矛盾,你也基本可以不用指望會大規模爆發了——發展能解決絕大多數問題,海貿讓國家賺了許多錢,你自己既不愛下江南也不愛養妃嬪,這些錢你都用來搞建設了,修水泥路,建設工廠,擴大生產規模,擴大貿易規模……百姓有的是事情要忙,要等這個增長點徹底過去之後才會掉頭搞階級矛盾,所以國內平叛什麼的,也基本不用指望了。
這對於整個國家來說自然是好事,可是對楚湘來說,她還有什麼機會能建功立業,然後順理成章地封太子呢?
只有平倭寇了我的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