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章 不一樣的徭役方式

朝廷留給各州各府的時間並不充裕,在收到京師戶部文書之後,各州各府也就因戰俘安置的問題展開了緊鑼密鼓的安排。

或許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面,之前還充滿了明爭暗鬥的陽明縣竟是出奇般的祥和。

大家心中都明白,這畢竟是朝廷的命令,倘若他們無法再規定時間裡解決這千名戰俘的問題,朝廷必將問責,這輕則流放,重則殺頭,這種結果可沒有人能夠擔待的起。

“諸位,多餘的話本官就不多說了,時間已過去兩日,讓諸位展開的工作如今可有結果了?”

縣衙內,葉謙看向下方的吳偉等人詢問出聲。

“回大人,有關戰俘營的選址已經找到,就在縣衙外五公里處。”

工房典史鍾筒回答道。

“只此一地?”

葉謙皺眉。

“若是一地,這不可,你們的擔憂不無道理,千名戰俘棲居一地,若他們真的暴動,便可在同一時間從縣城發起衝鋒,為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千名戰俘的棲居地必須要分開,最好是將這千名戰俘等數劃分開來。”

聞聽刺眼,鍾筒沒有反駁,點頭應承了下來。

“大人,戶房這邊也已經將此次徭役人數確定,共計一千餘人。”

“大人,有句話下官不知該說不該說。”

張鵬欲言又止。

“張典史有話但說無妨,今日我等在此本就是為了商議。”

張鵬拱手:“大人,所說徭役人數高達一千餘人,可想要在二十日不到的時間裡完成如此龐大的工程,怕還是有些困難。”

“下官做過計算,千名戰俘,即便是兩人為一屋,我們所要建造的房屋就高達五百座房屋,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需每日完成二十八座房屋的建造,這……”

不等張鵬把話說完,葉謙當即笑著揮手將其打斷了下來。

“張典史,本官心中已有計劃,這一點大可放心。若一切按照本官所計劃的去實施,僅需半月,戰俘營便可完成!”

眾人聞言,互相對視了一眼。

現在的眾人就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若是換做以前,怕是早就有人跳出來質疑葉謙了,但現在,他們也只能希望葉謙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的。

“對了,龔主簿,本官讓你做的事情可有結果了?”

龔陽起身,朝著葉謙拱手:“回也大人,錢糧皆以準備妥善。”

葉謙聞言,臉上露出絲絲笑意。

“好!”

葉謙起身,目光在幾人身上掃視而過:“諸位,此次事情於我們整個陽明縣而言,算的上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既是皇命,那我們就應該刻不容緩展開行動。”

“吳縣丞,你擬寫告示,張貼告示欄,說明徭役情況,若百姓有什麼要說的,便讓他們從中挑選出幾名代表前來縣衙與本官交涉。”

吳偉聞言,點頭起身離去。

“諸位,今日商議便到這裡結束,諸位下去之後各司其職便可。”

眾人聞言,紛紛起身朝著葉謙行禮,隨後陸陸續續離去。

縣衙外,隨著告示的張貼,頓時引來無數百姓圍觀。

當圍觀百姓看清告示內容,頓時議論紛紛起來。

“我原本以為咱這位新來的知縣是一個青天大老爺,看來是我看錯了啊!如今秋收將近,縣衙卻是在這時候抓起徭役來了!”

“哎,原來天下烏鴉果真是一般黑啊。我們陽明縣的百姓怕是又要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了。”

“全民徭役,陽明縣還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這告示上也並未說明徭役的目的。”

“我聽說,最近朝廷方面正在考慮將前元,韃靼戰俘的安置問題,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應該就是為了這件事情。”

“哼,安置?這些人手中不知道沾染了我們大明多少無辜百姓的鮮血,要我說啊,就應該直接將他們全都給宰了!”

“噓!小聲一點,妄論朝廷,小心引來殺身之禍!”

……

圍觀百姓議論紛紛,說什麼話的都有。

吳偉聽得百姓的話,想起葉謙所說,當即轉身去到縣衙門口臺階上。

“諸位鄉親父老,朝廷之命,事發突然,葉大人也知曉全民徭役一事會讓諸位鄉親父老不滿,所以,葉大人吩咐,陽明縣各村可挑選一名代表,到縣衙與葉大人交涉此事。”

聽得吳偉的話,圍觀百姓再次低聲議論,不多時,一名質問聲從人群中傳來。

“縣丞大人,今秋收在即,若各村青壯年皆去徭役,秋收又該如何處理?”

此話一出,人群中頓時響起了附和聲。

吳偉連忙壓了壓手,聲音這才逐漸小下來:“諸位,秋收之事葉大人心中也有考慮,若大家想知曉,可聽聽葉大人的想法。”

“總之,此次徭役事關重大,同樣,秋收之事也乃陽明縣全體百姓的大事,本縣丞相信葉大人會給諸位一個合理的方式。”

聽到這話,雖說人群中議論之聲並未消失,卻也沒有人在高聲質問。

在吳偉的安撫下,圍觀百姓這才疏散,很多人也在第一時間回到了各自的村莊,將此事傳了下樓去。

申時,由各村落選舉出的代表陸陸續續前往了縣城,來到了縣衙。

葉謙也早有預料,吩咐人在縣衙外等候。

眾代表很快見到了葉謙。

“諸位代表,先坐。”

葉謙笑著邀請眾人落座,同時命人端來了茶水。

“葉大人,按理來說徭役一事我等不應該有任何怨言,可葉大人也知曉,在過不久便是秋收的使臣,這各家各戶的青壯年都前去服徭役,只留下老人婦孺在家,這秋收又當如何是好?”

說話的是一名三十歲出頭的漢子,而隨著此人話音一落,在場其他人的目光都齊刷刷的落在了葉謙的身上。

葉謙笑了笑:“諸位鄉親,秋收之事的確重大,可有關戰俘營的建造,朝廷留給我們的時間也不多,本官無奈只能出此下策。”

“所以,昨日本官想了一夜,終於是讓本官想到了一個辦法。”

“根據縣衙戶房給本官的資料,此次徭役人數有千餘人,但千餘人想要在不到二十日時間裡建造能容納千名戰俘的戰俘營,也根本不現實,除非是日夜兼程。”

“所以,本官打算讓徭役者分為兩個工作時間段,辰時到酉時為一班,戌時到卯時為一班,每一個時間段分配五百人,另外,為避免因高強度工作而讓你們身體受損,每兩個時辰後會給你們半個時辰休息的時間,如此一來,便能達到日夜謙程。”

“另外,以前徭役者需自備乾糧,但此次徭役畢竟是為朝廷辦事,所以本官決定,凡徭役者,一日干糧皆由縣衙統一發放。”

“還有,凡徭役者,縣衙每日會發放五文錢作為酬勞!”

五文錢聽起來不多,可現在畢竟是洪武六年,一斤大米白麵也不過六七文的年代,五文錢對於這些百姓而言,已經是很多的了。

聽著葉謙的一番話,在場的這些個代表的臉上都露出了震驚之色。

又是乾糧又是工錢的,如此徭役,當真是聞所未聞。

有的人被葉謙的條件衝昏了頭腦,但也有一些人始終保持著冷靜,雖說這位知縣給出的條件的確是從未有過的,他們依舊是發現了關鍵性的問題。

那便是秋收之事,這位新任知縣似乎並未給出一個好的解決辦法……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