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們!”
“你們秦人竟敢如此對待我韓國使節!”
韓使的聲音陡然拔高,目光死死的鎖在被折磨的不成人樣的韓奢身上。
滿朝文武倒吸一口涼氣,嬴渠梁臉色鐵青,讓這小子早點來,他跑去折磨人家韓使幹什麼?
公子卬看到這一幕瞳孔微縮,他抬頭看向趙政,秦國的上將軍,出手真狠啊……
“秦軍,韓奢乃我韓侯的親弟弟啊!”
“如今被打成這樣,還請韓候替我秦國做主,嚴懲此人啊!”
韓使撲通一聲跪在嬴渠梁面前,戲精附體。
懲戒趙政??你在開什麼玩笑?
滿朝文武像看傻子一樣看著韓使。
別說打了韓王的弟弟,就算趙政給嬴渠梁的太子剁了他都得來一句先生殺得好。
嬴渠梁太陽穴突突直跳,他雖然不會懲戒趙政,但韓奢怎麼說都是韓昭侯的弟弟。
如此一來這件事就成了外交問題啊!
等等……這小子莫非……
嬴渠梁的餘光瞥了一眼站在朝堂之上的公子卬,似乎明白了什麼。
趙政躬身一步冷哼道:“稟君上,此人在我秦國境內囂張跋扈目中無人。”
“不僅公然叫囂‘踏破秦國,滅盡秦人’,更還辱君上……”
話至此,趙政不再說下,似有難言之隱。
嬴渠梁擺手道:“哦?他辱我什麼?你儘管說,寡人恕你無罪。”
趙政忙道:“他……他還辱君上乃無恥小人,暴虐昏君……”
嬴渠梁嘴角肌肉狠狠一抽。
韓奢若真敢這般叫囂,櫟陽獄令怕是早就上報了,這話……怕是你小子罵寡人的吧?
不知什麼時候起,趙政和嬴渠梁的相處方式變了。
不在是先前的君臣關係,似乎……摻雜了的羈絆。
“啊??踏破秦國??滅盡秦人??侮辱秦君??”
韓使心頭劇震,他還真信這是韓奢能幹出來的事情。
畢竟這廝在韓國境內時名聲就不好,就打著韓昭侯的名號囂張跋扈,因此才被韓昭侯派到外面避貨。
萬沒想到,這廝竟在秦國闖下塌天大禍?
公子卬出言嘲諷:“韓國,倒是能幹出這種事來。”
韓使懶得跟公子卬計較,當下的是挽回和秦國的關係,讓秦國出兵共同抗魏。
“秦君息怒!”他嘶聲道,聲音裡擠出哀求,“韓奢愚辱秦之事,皆是這廝個人所為,與我韓國無干。”
“秦韓兩國世代交好,我韓侯一心修睦。今日韓奢口出狂言受懲,那是咎由自取!”
趙政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世代交好?放你媽的驢蛋屁!
三家分晉這特麼才過去多少年?給我扯什麼世代交好?
“世代交好?不知韓使大人,先前貴國和趙國共同出兵伐我秦國是意欲何為?”趙政沒好氣回懟。
杜摯也站了出來,狠狠啐了一口道:“上將軍所言極是,君上莫忘了,先公大喪之時,韓趙趁火打劫,刀鋒還染著我秦人的血。”
杜摯說的這事是公元前361年,韓趙兩國趁嬴渠梁繼位,以及獻公發喪之時趁亂攻秦。
殿中老臣們的目光瞬間化作利刃,刺向韓使,就連嬴渠梁一張臉都陰得要下雨。
要知道,即便是魏國和秦國形同水火,都沒趁著秦國不穩之際發兵攻秦。
韓趙……小人行徑。
韓使急忙道:“秦君,當時寡君被趙候蠱惑……還請秦軍給我韓國一個機會啊!”
“如今魏國大軍壓境,韓國勢微,唯盼大秦出兵共抗強魏!若秦君願意相助,韓侯願割讓三城為酬,更獻上歲貢。”
公子卬臉色劇變。三城??歲貢加倍?韓國瘋了?
秦國群臣呼吸驟然急促,白白得來三座城,這誰不心動?
而且,此時若是趁機收回河西,得到的利益豈不是更大?
“君上……在下建議扣押公子卬,出兵助韓。”杜摯一合計利益趕忙道。
趙政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杜摯這廝變臉比翻書還快。
嬴渠梁眉頭一皺,說實話他也有些心動。
“君上不可!”衛鞅躬身上前一步。
韓使眼見眾人心動以為要成,衛鞅橫插這一腳讓他措不及防。
他怨毒的看著衛鞅道:“秦軍,此人乃魏國人,且還是公叔痤的弟子,自然一心向著魏國。”
老世族官員聞風而動,瞬間加入共計衛鞅,兩派又開始懟了起來。
“夠了!都給寡人閉嘴!!”
嬴渠梁狠狠一巴掌拍在御案上,朝堂瞬間安靜了下來。
嬴渠梁深吸一口氣,看向趙政“先生,此事你怎麼看?”
每每爭執不下之際,趙政的決定就是嬴渠梁的決定。
趙政卻根本沒聽到嬴渠梁的話,低頭在沉思什麼事。
“先生?”嬴渠梁又叫一聲。
群臣目光紛紛落在趙政身上,韓使見此當即感覺到穩了。
趙政這才抬頭道:“君上,在下在想,昔日我穆公之時,秦晉聯合攻鄭,事成之後平分鄭國。”
“如此好事……穆公又乃一方霸主,卻為何突然撤兵呢?”
嬴渠梁瞳孔猛地收縮,冰冷的目光掃向韓使,沉聲道:“哼,韓國蔑視秦國,輕視寡人,口出狂言狂妄至極。”
“如此行徑還敢來我秦國求援?給我打出去!”
嬴渠梁話音落下,守在宮外計程車兵當即就衝了進來,掄起長棍將韓使打了出去。
“諾!”殿外甲士持棍進入殿,長棍如雨點般落下。
“秦君!秦君三思啊!!切莫聽信讒言!天賜良機!三城!三城啊!!!”
韓使淒厲絕望的嚎叫,連同韓奢一干人等,被無情地掃出大殿,消失在宮門之外
公子卬看向趙政,此人……當真是可怕的敵人。
當初,真該除掉這個人……
隨即趙政轉向公子卬拱手道:“上大夫別來無恙啊!”
“上將軍,這是我們第二次見面了。”公子卬回道。
趙政笑容明朗:“上大夫放心好了,我們韓國辱我太甚,我秦國斷不會於他們為伍。”
公子卬拱手道:“有上將軍此言,在下放心了。為表誠意,我魏國願意獻上糧食兩千石,一千金。”
正所謂“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兩千石糧食,一千金。遠不及韓國三城誘人,但卻是最容易,最穩得到的。
兩國簽訂盟約後,公子卬急速離秦。
嬴渠梁一陣感慨:“果然,國與國的關係,永遠都是利益大於一切啊……”
先前勢同水火的秦魏兩國,因為韓國的存在關係有所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