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楓引著霍天都踏入廳中時,周子陵、徐遠、陳玉堂等人早已起身相迎,楚清秋與柳若雪也從側廊走出,前者依舊是青衣蒙面的模樣,後者則斂去了往日的柔媚。
霍天都目光掃過廳內眾人,最後落在楚清秋身上時,眼中閃過一絲極淡的波動,隨即又恢復如常,彷彿只是尋常打量。
他抬手對著眾人拱手,聲音沉穩如鍾:“在下霍天都,雲州來的商人,今日冒昧拜訪,還望諸位海涵。”
周子陵率先走上前,哈哈一笑:“霍老闆客氣了!早就聽說雲州有位霍老闆,生意做得極大,連杭綢蜀錦的貨源都能壟斷大半,今日一見,果然氣度不凡!”
他拍著霍天都的肩膀,“我們幾個都是齊兄的好友,我是周子陵,這兩位是徐遠,和陳玉堂,今日能認識霍老闆,也是緣分!”
徐遠也跟著笑道:“可不是嘛!霍老闆能看上錦繡閣的絲綢,是我們的榮幸!齊兄的錦繡閣雖開得晚,可這絲綢的花樣和質地,在府城絕對是頭一份,霍老闆好眼光!”
陳玉堂則端起桌上的茶盞,遞到霍天都面前:“霍老闆一路辛苦,先喝杯茶潤潤喉。這是雨前龍井,剛從杭州運來的,霍老闆嚐嚐。”
霍天都接過茶盞,淺抿一口,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好茶。多謝陳公子。”
他放下茶盞,目光重新轉向齊楓,“齊公子,在下在雲州時,就常聽人提起你的才名。春闈榜首的詩賦,連雲州的文人都爭相傳抄;後來又聽說你在府城開了錦繡閣,把絲綢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連袁氏都壓不住你的勢頭,說實話,在下早就有了結交之心。這次來府城,一來是為了考察絲綢貨源,二來,也是特地來拜訪齊公子。”
齊楓聞言,笑著擺手:“霍老闆過譽了。不過是運氣好,得了些虛名,又承蒙諸位兄弟和姑娘們幫襯,錦繡閣才能有今日的局面,倒是霍老闆的名頭,我也早有耳聞,雲州首富,一手掌控雲州的絲綢、茶葉貨源,連鎮北將軍都要給你幾分薄面,這才是真本事。”
他頓了頓,摺扇輕輕一搖:“說起來,我還聽人說,霍老闆不僅會做生意,還練過幾年拳腳,之前雲州的幾個惡霸,都栽在你手裡。今日一見,果然氣度不凡,不像是普通的商人。”
霍天都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哈哈大笑:“齊公子的訊息倒是靈通。不過是年輕時在江湖上闖蕩過幾年,學了些防身的本事,算不得什麼。比起齊公子在府城的手段,在下這點微末伎倆,可就不值一提了。”
兩人這番商業互捧,聽得廳內眾人都笑了起來。
周子陵拍著大腿道:“你們倆就別互相謙虛了!齊兄是才學過人,霍老闆是商戰厲害,要是你們倆聯手,別說府城,怕是整個雲州的生意都要被你們壟斷!”
徐遠也跟著起鬨:“沒錯!霍老闆要是把錦繡閣的絲綢賣到雲州,再加上齊兄的才名和我們幾家的人脈,這生意指定能火遍雲州!到時候咱們幾家都能跟著沾光!”
陳玉堂也點頭附和:“霍老闆,我們陳氏在城西有幾處宅院,要是生意做大了,隨時可以改造成商號的門面,徐兄家在城東有倉庫,囤貨不成問題,周兄家在城南有鋪子,客源也不用愁。只要霍老闆肯牽頭,咱們定能把這生意做起來!”
霍天都聞言,目光掃過周子陵三人,又看向齊楓,眼中閃過一絲精光:“諸位公子的誠意,在下心領了。實不相瞞,今日來錦繡閣,除了想結交齊公子,也是想看看錦繡閣的絲綢到底如何。”
“方才在鋪子裡逛了一圈,不得不說,你們的獨家紋樣和染色工藝,確實比雲州的那些商號強上不少,尤其是那匹流雲錦,用的是蜀錦的經緯,卻染出了雲紋的漸變,在雲州絕對能賣上高價。”
他頓了頓,臉色變得鄭重:“若是齊公子願意,在下可以將錦繡閣的絲綢引入雲州的商盟。雲州的商盟有三十多家商號,覆蓋了雲州的大小城鎮,只要咱們合作,不出半年,錦繡閣的名號定能響徹雲州。至於利潤分成,在下可以讓利三成,如何?”
這話一出,廳內眾人都愣住了,隨即爆發出一陣驚喜的議論。
周子陵激動得直搓手:“霍老闆!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雲州商盟的實力,我們早有耳聞,要是能跟他們合作,錦繡閣的生意指定能再上一個臺階!”
徐遠也滿臉興奮:“三成利潤!霍老闆也太夠意思了!有云州商盟幫忙,咱們再也不用愁銷路了!齊兄,這合作必須答應啊!”
陳玉堂也點頭:“霍老闆的誠意擺在這兒,咱們要是拒絕,可就太不識抬舉了。齊兄,這可是難得的機會!”
齊楓看著眾人激動的模樣,又看向霍天都眼中的期待,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霍老闆的誠意,我自然明白。能跟雲州商盟合作,是錦繡閣的榮幸。不過,利潤分成的事,倒不用這麼多,兩成就夠了。咱們合作,講究的是長遠,不是一時的得失。”
霍天都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賞:“齊公子果然爽快!就按你說的,兩成利潤。不過,在下還有個請求,若是合作成功,錦繡閣的獨家紋樣,得優先供給雲州商盟。畢竟,雲州的市場大,需要的貨源也多。”
齊楓點頭:“這是自然。霍老闆放心,只要雲州商盟的訂單到了,錦繡閣一定優先備貨。”
兩人相視一笑,算是敲定了合作的大致方向。
廳內的氣氛越發熱烈,周子陵已經開始跟徐遠、陳玉堂討論起如何擴大生產,徐遠說要把城東的倉庫再擴建兩間,陳玉堂則說要請最好的繡娘,趕製更多的獨家紋樣。
楚清秋站在一旁,看著眼前的熱鬧景象,眼中閃過一絲瞭然。
霍天都以“合作絲綢生意”為藉口,既掩飾了真實目的,又為後續的復國計劃鋪墊了物資渠道,這步棋走得極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