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8章 篡臣

陳蒨手持一紙奏書,心中極為不悅,甚至有撕掉的打算,但他知道這只是孩子氣的發洩。

“這是昨日送達的軍情,上面說齊軍派遣淮南新軍援助王賊,其主帥……”

陳蒨實在忍不了了,長嘆一聲,將文書丟在桌上,任侍從拿去:“唉,你們自己看吧!”

群臣還從未見過皇帝如此鬱郁之色,正疑惑不解間,侍從將文書遞給敬拜首席的侯安都,侯安都只瞥一眼,便大驚失色:

“齊國竟使太子為主帥!”

話才出口,侯安都立刻意識到自己失言,去年九月,皇帝就已立嫡長子伯宗為太子,哪來什麼太子?

這暴露了他內心深處將陳蒨當做僭主的底色,連連向陳蒨請罪,陳蒨恕其無罪,卻仍鐵青著臉色。

自己根基還是不穩固啊,陳昌作為高祖唯一在世的嫡子,法統實在太強了些,想必在群臣心裡,自己迎立陳昌,做一個輔政宗王,是最好的局面了吧?

此前陳蒨未必沒有如此想過……可皇位是有魔力的,一旦坐上便不能離開,離開之日即是死亡之時!

看看北方那兩個國家吧,一個宇文護已經殺了兩個周帝,另一個齊帝,則把自己的皇叔也殺掉了!

墜馬?哼,可笑至極!

最重要的是,即便陳蒨自己胸襟坦蕩,願做這個周公,那陳昌難道就敢相信自己嗎?

一旦讓位,就背叛了擁立自己的侯安都,陸襄、顧野王這些被自己拉攏來的吳郡高門也將樹倒猢猻散,各自投奔新主。

等自己權柄失落,陳昌還會容許自己這個坐過皇位、代行天子的堂兄活著嗎?

到那時,他過往的威望就是對陳昌的威脅!

甚至不需要那個時候,哪怕自己現在想退,侯安都也不會允許!

但現在的局勢,又讓陳蒨升起一股無力之感。

既然自己不退,那又怎麼去挽回與陳昌敵對的損失呢?難道他的陳國,當真要失去那些支援陳昌的人嗎?

原本陳國建立就先天不足,如今又因為政治內鬥,再失去一批人,那他們陳國還靠什麼爭奪天下?自保都不足了!

陳蒨忽然想起了《三國》中“郭嘉遺計定遼東”的這一章。

袁紹身死,曹操本欲征伐二袁,然郭嘉進言說等候袁譚袁尚相爭,“必交鬥其間,還相離也,急之則相持,緩之而後爭心生”,曹操採納其計,袁譚袁尚果然內鬥,被曹操所敗。

而後袁尚與袁熙又去投奔遼東的公孫康,曹操故技重施,袁尚果然被公孫康殺死,曹操又一次取得坐山觀虎鬥的勝利。

陳蒨當時看到這一段,連聲高贊,拍案叫絕,既為曹操的奸猾老辣而稱讚,又為袁氏的鼠目寸光而惋惜,只覺得尋常人哪會如此短視無謀,賊敵已經打入家中,居然還在內鬥爭奪家產,豈是智者所為?若是他,必然先迎逢血親為主,雙方和談,先將曹賊擊出河北再說。

如今這個時機真正到來了,陳蒨卻啞口無言,他是袁譚,陳昌是袁尚,卻如何行事呢?陳昌不會順服自己,那自己真要順服陳昌嗎?

一股寒意衝上陳蒨的心頭,讓他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哆嗦,此刻想起的三國篇章宛如命運的嘲弄,上面的字字句句都彷彿在刻畫自己的命運。

原來自己不是孫權,是袁譚!

自己的未來,早就被北方那個齊主,在一年前就定好了註腳!

他甚至能想象到,那個傢伙在寫下這篇文章時,嘴角露出的竊笑!

“豈、豈有此理!齊人此計,可謂毒矣!”

眾臣驚呼,議論紛紛,同時互相觀察對方的神色,陳國複雜的政治態勢於此驟然顯示全貌:

侯安都等人面容扭曲,大聲謾罵齊軍,陸襄、顧野王等人憂心忡忡,永定朝的重臣陸繕、張種則一言不發,閉目養神,彷彿此事與他們無關,只是用餘光觀察著內朝諸人的神色,而陳蒨不敢窺探,也不需要窺探,誰都知道他現在的臉色難看得不似人君。

礙於齊軍主帥的特殊性,諸臣不敢直議,一股衰敗的氛圍席捲整座宮殿,氣氛逐漸焦灼,說話聲也漸小,陳蒨看在眼中,急在心裡,自己卻不好說話,手指在席上揉搓,為一名容貌俊麗的女子所察。

“諸公卿太薄自己,妄狀齊勢了!”

女子起身,大聲厲喝,這才能聽出他的聲線,居然是名男子:“驃騎將軍雖為先帝之子,然不在本朝亦是事實,我聞其已領受齊國國公之爵,如今又為齊軍主帥,已是敵國臣子,還有何可論之!”

“如今名位已定,陳主非今上不可,即是周、齊二國,也要興起義兵、使其歸順,況乎他人哉!”

陳蒨感動得眼淚都要流下來了,子高,朕果然沒有信錯你!

韓子高是陳蒨早年間親自挑選的近侍,十分寵幸,不曾讓他離開身邊,因其姿色絕美,所以有他和韓子高有龍陽之好的流言,陳蒨對此並不在意,仍以其為右軍將軍,依附於韓子高的將士,他也多加提拔。

如今這份寵幸得到了韓子高竭盡全力的回報,讓陳蒨欣喜不已!

有人撕開沉默,就有更多的臣子跟進戰場,荀朗接著說:“是極!如今王賊尚未平息,國家動盪不安,前次出征,正是要蕩平國家的隱患,因此齊國才會委派驃騎將軍為主帥,目的便是迷亂我軍軍心,使內外失衡,不得討賊。”

“這種小伎倆,怎麼能瞞得過陛下!臣願率精兵出討,救驃騎將軍歸國,使社稷穩固,世人無疑!”

荀朗這話說得大義凜然,而他的立場也是值得信賴的。當初先帝駕崩,章太后與舍人蔡景歷封鎖訊息,秘不發喪,荀朗之弟荀曉在京都探詢到這一情況,就打算率領家兵襲擊朝廷禁省,蔡景歷因此殺掉荀曉,又拘捕了其兄弟荀朗等人,但訊息由此走漏,陳蒨得知了陳霸先身死的重要訊息。

永定三年六月,陳霸先下詔讓眾軍掩討熊曇朗,六月二十一日,陳霸先病逝,這時候陳蒨受命前往皖口置城柵,駐紮在南皖,當時與陳蒨同在南皖的就有荀朗,從荀朗處得到了先帝駕崩的訊息,之後六月二十九日,陳蒨才回到建康。

這八天的時間就是陳國內部雙方派系的生死鬥的時間,以章要兒為首的皇后派系支援陳昌繼位,因此秘不發喪,在建康城中拉攏朝臣,希冀取得公卿的認同,不計一切代價地將陳昌討要回來,在此之前以太后臨朝稱制,同時於陳蒨輔政宗王的名分,卻遏制住他進一步攫取帝位,如此則大局已定,即便陳蒨有所異圖,也難以改變,只能等候陳昌歸國;

然而陳蒨及時得到了訊息,侯安都迅速還軍南皖,與陳蒨會合,對建康造成了巨大的軍事威脅,這也是侯安都在群臣定議時按劍上殿的底氣所在,最終使得章太后等人的謀劃落空,陳蒨提前入主建康,形成了所謂“遺詔追臨川王蒨入纂”的事實。

因此某種意義上,陳蒨就是篡臣!

而在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荀氏兄弟,則備受陳蒨的親信,陳蒨登基後便把荀朗的兄弟都釋放了,進而優厚地撫慰荀朗,同時命荀朗與侯安都共同討伐王琳,希圖讓自己的支持者立下戰功,從而穩固自身的權力基石。

也因此,荀朗才強行掰過話頭,將陳昌成為齊軍主帥解釋為齊國救援王琳的策略之一,這也是從他常年征討王琳的將領立場來發聲的,卻是適宜得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