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剌知院因為僅僅不到數月便丟了順天府,十分的害怕,知道俺檀汗在率領大軍決戰的他,班師回到草原,打算偷襲俺檀汗,自立為大汗】
【在前線的俺檀汗,對此一無所知,杜爾伯特部被他已經打得節節敗退,整個西域,將要被他統治,他沉浸在建立偉大帝國的喜悅中】
【就在俺檀汗率領大軍打算一舉踏平整個西域的時候,阿剌知院從後方偷襲了,杜爾伯特部也瞅準時機,俺檀汗猝不及防下大敗】
【當他知道是阿剌知院背叛他的時候,他憤怒至極,但也知道他現在還有著巨大優勢,不能自亂陣腳】
【於是他一邊防著阿剌知院,一邊繼續攻略西域,而原本的漠北地區,被阿剌知院佔據著】
【阿剌知院一次偷襲沒有殺掉俺檀汗,非常的失望,只好退回來防守著俺檀汗,並且給中祖寫信,表示願意臣服中祖,希望中祖給他封個王,名正言順地統領草原,並表示他會替大明看好準噶爾】
【透過西廠盧忠的情報,中祖已經知道了阿剌知院背叛了俺檀汗,兩人陷入內鬥中,於是他順水推舟,想加強彼此間的內鬥,封了阿剌知院為“順王”】
【阿剌知院被封“順王”的時候,俺檀汗也正式攻滅了西域的所有勢力,這個西域是我們所稱的廣義的西域,極西之地和阿拉伯文明接壤,接近裡海,俺檀汗建立了“準噶爾帝國”】
【建立了準噶爾帝國後的俺檀汗,為了復仇報復阿剌知院,書信中祖,聲稱只要大明出兵和他一同滅了阿剌知院,漠北從此拱手相讓,再也不會染指中原】
【中祖不置可否,讓臣子們表態】
【孟懷安的主張是打,滅了阿剌知院將大明的觸手伸向漠北】
【但也有大臣認為,如果阿剌知院被滅,準噶爾帝國和大明之間的緩衝帶就沒有了】
【中祖就問:“難道有了這個緩衝帶,準噶爾就不想滅了我們嗎?”】
【中祖的這句話,直接把所有人都問住了,是啊,就算阿剌知院不被滅,準噶爾遲早也要進攻大明的】
【而且這次出征,大明的軍隊還可以提前熟悉草原】
【孟懷安被中祖封為“徵北大將軍”,率領大軍北上,準備和準噶爾聯合夾擊阿剌知院】
【歷史上,北宋的軍隊和金軍一同夾擊過遼,南宋的軍隊和蒙古一起夾擊過金,滅了遼和金後,兩宋幾乎沒有佔到任何的好處,孟懷安對此十分了解】
【兩宋的統治者都被勝利或者仇恨矇蔽了頭腦,在聯合的時候,向盟友展現了自己極為孱弱的軍事實力,消滅敵軍後,也不主動消化勝利的戰果】
【所以兩宋才會反手被自己的盟友吞噬】
【孟懷安這次聯合準噶爾,打算向準噶爾展示大明強大的軍事實力,並且要積極消化戰爭的勝利果實】
【戰爭打響了,孟懷安採用閃電站內突襲的方式打向了草原,阿剌知院破口大罵,說中祖不講信用,說他是大明的“順王”,大明怎麼能夠對自己的臣子動手呢?】
【孟懷安早就準備好了一大堆阿剌知院的罪狀,宣告中祖並沒有違背信用,是阿剌知院挑事在先】
【孟懷安趕在準噶爾大軍到來之前把阿剌知院滅了,讓俺檀汗心中一驚】
【大明的軍隊就這樣在草原和準噶爾的大軍對峙著,雙方都不敢先動】
漠北,草原上,灰塵被風吹得漫天飛舞。
孟懷安作為主帥,望著遠處黑壓壓一片的準噶爾大軍,毫無懼意。
俺檀汗則是很意外,他才在西域征戰一年半左右,大明的軍隊,怎麼就發生瞭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之前那支紀律渙散的大軍,怎麼一年半的時間竟然變得紀律嚴明、殺氣騰騰?
俺檀汗本來是想滅了阿剌知院後,繼續攻滅孱弱的明軍,現在,他只能改變想法。
他剛剛佔據整個西域,根基不穩,他還需要回去穩固政權,這些都是他手下那些漢人教他的治國之道。
“前方可是孟將軍?”俺檀汗知道此時領兵的將軍是孟懷安。
孟懷安回應:“正是在下。”
“你我兩國相約共克阿剌知院反賊,既然將軍先克之,便由將軍處理漠北之地吧,本汗自按照約定將漠北草原拱手相讓。”
俺檀汗退讓了,西域那一大片土地,生存環境比漠北不知道好了多少,既然大明想要這片惡劣的土地,那便給大明吧。
孟懷安點頭,注視著俺檀汗的離開。
而後孟懷安寫信給朱祁鑠:
“聖躬安,臣身在草原,揚我大明威風之際,無不思念陛下日日夜夜的教誨,草原茫茫無際,臣每日驚惶之時,便唸叨陛下的勸語,才讓臣度過了每一個孤獨的夜晚。”
“俺檀汗欲與大明爭雄,臣知戰場刀劍無眼,隨時可逝,但臣謹記陛下教誨,大明之臣,身可死,氣節不可丟,於是怒斥俺檀汗,保我大明國威。今漠北無主,我大明代天牧民,唯陛下示意。”
【孟懷安的這封信,既寫了他的功勞,又表達了他對中祖的忠心,盧忠、朱驥兩人知道後,驚呆了】
【沒想到那個看上去人老實,話不多的孟懷安,竟然也暗戳戳地加入了他們爭奪寵臣的行列,這讓盧忠和朱驥的危機意識大增】
【尤其是,現在孟懷安的姐姐孟婉清還懷上了龍胎,孟家現在聖眷正濃】
【收到孟懷安信的中祖,看到漠北都在大明的領地範圍內後,於是想率領文武百官去當年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地方】
【可惜,群臣紛紛勸阻,說皇帝不能立於危牆之下,就連盧忠和朱驥也都是阻攔】
【在大臣們的眼裡,中祖這樣的好皇帝,實在是遇不到了,他們完全不想中祖出現任何危險】
【於是中祖無奈了,他只好讓孟懷安代替他封狼居胥,完成他古今武將最高的成就】
【孟懷安找到了當年冠軍侯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地方,拿著中祖的聖旨,代替中祖在此封地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