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祖先後設定了東廠和西廠,兩廠的首領提督都是太監擔任,可能是中祖覺得太監的權力過大了,再之後將東廠廢黜,只保留西廠,並且西廠的首領任用也不再使用太監】
【東廠被廢黜後,西廠的職能也遭到削弱和轉變,中祖將錦衣衛收集天下情報的職能移交給西廠,剝奪西廠監視和制衡錦衣衛的權力,西廠正式成為大明暗中活動著的情報部門,革新後的西廠第一任提督便是盧忠】
【盧忠和朱驥兩人可是死對頭,他對朱驥自稱“陛下座下第一寵臣”表示非常的不滿,斥責朱驥身為于謙女婿,竟然如此媚上】
【沐璘和申佑對此也是不滿,他們覺得他們才是中祖座下第一寵臣,還有一個孟懷安,當他們準備去反駁朱驥的時候,盧忠出手了,於是他們靜觀其變】
【盧忠叫來文人寫了多本小說,明裡暗裡罵朱驥,說他身為大明第一文臣于謙的女婿,實在是丟臉,於是朱驥也覺得,他老丈人是于謙,確實還要照顧點于謙的面子,雖然他忠誠於中祖,但是也不能這樣對中祖如此諂媚】
【盧忠還發誓,只要朱驥退出第一寵臣之爭,他就不再讓人寫小說黑朱驥了】
【多種因素下,朱驥改變說法,說他“永遠是陛下的忠臣”,退出了寵臣之爭】
【朱驥不再將“我是陛下座下第一寵臣”這句話掛在嘴上後,盧忠立馬就把這句話掛在他的嘴上,京師裡面的人見到盧忠後,都要喊一聲“盧大人”】
【朱驥知道後,肺都氣炸了】
【盧忠為了更表對中祖的忠心,他的西廠有一次和鎮南王沐璘的大軍一起立下大功勞,即找到了澳洲這塊荒無人煙無主的陸地】
【中祖問盧忠想要什麼賞賜,盧忠說:“陛下賜字即可”】
【中祖問要什麼字】
【盧忠說:“寫[陛下座下第一寵臣]即可”】
【中祖寫了,賜給了西廠提督盧忠】
【據說當天晚上,順天府爆發了一場大戰,錦衣衛指揮使朱驥樂呵呵地邀請西廠提督盧忠前去順天府最貴的酒樓吃飯】
【盧忠感覺朱驥不懷好意,於是拒絕,但朱驥發誓他絕對沒有惡意,盧忠信了】
【到了酒樓後,剛喝完三杯,朱驥就朝著盧忠臉上打一拳,盧忠冷笑,說他早有準備】
【錦衣衛圍了酒樓,西廠又圍了錦衣衛】
【朱驥又說他早料到了這種情況,錦衣衛又圍了西廠】
【盧忠繼續冷笑,西廠又圍了錦衣衛】
【……】
【於是大明兩大特務部門爆發衝突,一時間衝上了《大明日報》熱搜榜,那一期的《大明日報》據說賣斷了貨,漲價了十倍都還有人催貨,給大明的財政賺了不少】
【事後,朱驥和盧忠被中祖狠狠訓斥,並革職在家禁閉反省半年】
【回到家後的朱驥越想越氣,於是在家寫小說,瘋狂地黑盧忠】
【如此,中祖座下第一寵臣的爭鬥暫時告了一段落,申佑、沐璘、孟懷安,暗自鼓著勁,開始了新一輪的爭鬥】
彈幕——
“我是萬萬沒有想到,率領西廠發現澳洲、美洲的盧大人,竟然是這樣的腹黑。”
“不是,為了爭個第一寵臣有必要嗎?要是讓我穿越到昭啟年代,要是能讓我做個第二寵臣,就算是給我封個公爵,我也願意啊!”
“可憐的朱大人和盧大人,一直都在中祖的掌控之中,他倆的爭鬥,是中祖故意促使的,中祖的目的就是為了製造噱頭賣報紙……要知道,報紙的收入,後面成為了大明的一個重要財政來源……”
“這些朝中重臣的花邊新聞,大明的老百姓們最是喜愛,一經推出,便火爆了整個大明。”
“《大明日報》半月一期,大明的百姓到後面人手一份,裡面涵蓋了當時大明的政策,大明對海外的探索,朝堂中發生的趣事,天下發生的樂子,以及一些民間廣告和婚事,包羅永珍。”
“甚至還教人什麼外野外求生,以及教人各種手藝如何自力更生,例如燒烤、燒餅。”
“聽說那時候大明的乞丐,也要買一份報紙看著,很多乞丐就是學了報紙裡面的手藝擺脫了乞丐身份。”
……
大明·應天府·奉天殿——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吶!”有大臣見到盧忠和朱驥如此爭寵,怒斥他倆簡直就是敗壞士紳的形象。
“陛下!臣等皆忠臣於天子,可如何行徑,實在是有辱斯文,讓人不恥,定不可助推此種風氣,還請陛下勸告明王,萬不可沉迷臣子們的恭維啊!”
“俗話說,捧得越高,摔得越慘,臣就要明王沉迷於這種恭維,荒廢了政務!”
有大臣勸諫。
朱元璋也是緊皺眉頭,他印象中,朱祁鑠不會是這種沉迷臣子恭維,鼓勵臣子爭寵的人,若是這樣做,也是為了朝堂平衡。
但現在朝堂都在他的掌控中,他沒必要這樣做啊。
直到天幕說出朱祁鑠是為了製造噱頭賣報紙,朱元璋才恍然大悟。
之前斥責的大臣也是愣住了,不是,還能這樣玩?
但是,這也是變相地鼓勵士紳在皇帝面前喪失氣節啊,幾個大臣猶豫,大明的財政確實重要。
可大明臣子的氣節,一樣重要啊,還是在報紙中發行,會影響到整個大明百姓的氣節,難道明王意識不到這其中的問題?還是說明王另有手段消弭這次的消極影響?
不確定,再看看。
天幕——
【與盧忠還有朱驥二人爭寵的方式不同,申佑、沐璘和孟懷安爭寵的方式,便高階多了】
【尤其是在對外戰爭中,沐璘和孟懷安是將大明的氣節貫徹到底,讓大明的百姓們更有了榮譽感和參與感】
【他們的故事也經常在《大明日報》上連載,是《大明日報》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中祖還親自誇獎他們三人:“鎮家國,撫百姓,給餉饋,不絕量到,朕不如(申)佑;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朕不如(沐)璘、懷安;朕有此三人,大明天下可安,朕才可威加海內,安得猛士守四方。”】
【孟懷安的故事,還要從阿剌知院率領大軍北歸,背刺俺檀汗開始說起,也是這一戰,孟懷安向世人證明了,中祖的眼光不差,沒有選錯人】
【就像漢武帝當年抽到SSR武將卡衛青和霍去病一樣,中祖也抽到了屬於他的SSR武將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