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王道。
孰輕孰重,漢宣帝有一句話能夠總結。
那就是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
今天,贏辰也有句話要送給扶蘇。
“大兄,我知今日小弟的話,可能會讓大兄困惑。”
贏辰深吸了口氣,隨即朝著扶蘇開口道,“我大秦自有制度,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
“周政能夠治八百年分封天下,但成周時期天子之尊早已不存。”
“法無錯,仁德無措,對於君王而言,任何制度,都只是‘工具’而已!”
這一番言語,不免讓扶蘇如遭累積,踉蹌的更是向後退了半步,臉色慘白,毫無血色。
他的每一句話,都狠狠砸在了扶蘇用儒家構建的理想國度。
尤其是他所信奉的「仁德」,就在贏辰那套冰冷、現實的‘統治成本論’面前,更是顯得蒼白幼稚。
對叛賊行仁德,就是對功臣的不公;為了一時的寬和,卻要付出帝國未來無休止的內耗。
這筆賬,又該如何算呢?
淳于越急眼了,這六公子說的,怕是想要他的命了。
再這樣說下去,他們儒家推出的天子豈不是沒戲了?贏辰這一套套的理論,跟儒家也不對付啊。
而王翦的眸子中,更是閃過一套精光。
他下意識的看向了身旁的蒙武,二人皆從對方的眼中,見到了濃濃的震撼。
作為帝國的大將,贏辰的一番話,說到他們的心坎裡了。
治國!
尤其是剛用武力征服六國的大秦帝國,想要徹底收服六國,依靠的可不是溫情脈脈的說教。
而是建立秩序,立規矩。
讓六國人不敢挑戰、更不能挑戰,大秦定下的天下秩序。
李斯雖然被鐵拷束縛,寬大的袖袍遮住了他微微顫抖的手。
作為法家集大成者,他比起任何人根據能夠理會贏辰口中的話語,這不是單純的法術勢,而是能夠從更高層面。
將利益、成本、人性都計算在內的,帝王心術。
第一次,他對於這位原本不起眼的六公子產生了忌憚。
心中也絕望天幕的自己,為何當時不選擇六公子,不然的話,也不會落到腰斬的下場。
他的心中忐忑不安,相比之下,贏政的心情才是七上八下的。
深邃的眸子中,湧現出濃烈的不安。
贏辰的話語,意外給他開啟了不同的視角,他沒有想到一個帝國的統治,還能透過這樣的方式理解。
然而,贏辰對於《呂氏春秋》的引用,讓嬴政的心情一下就變得不快。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呂不韋是他人生的重大陰影之一。
…
與此同時。
章臺殿內,氣氛變得更加安靜。
就在群臣都被贏辰的話語鎮住,原本黯淡下來的天幕,畫面悄然流轉,開始了新的篇章。
女主播清冷的聲音響起,迴盪在天際之間。
“之前,我們探討了昭武大帝在大秦一統後,所行的幾個重要國策。”
“那麼我們將目光投向更久遠的過去,那就是昭武帝如何評價自己的父親,嬴政,以及昭武帝后的大秦史官,是如何看待始皇帝的呢?”
“我們來翻閱一下《秦實錄》中的記載。”
所有人,無不被女主播的這樣一番話吸引。
而天幕的視線,因此不由自主的落在了天幕上,隨著天幕變化。
一卷以金絲串聯、通體閃耀著非凡光澤的竹簡史書,在天幕中央緩緩展開。
簡牘之上,幾個龍飛鳳舞的篆字熠熠生輝——《秦實錄·始皇本紀》。
只一瞬間,嬴政的呼吸猛地一滯,心跳驟然加速。
緊接著,女主播開始一字一頓地念誦其中那段總結性的論斷。
“帝承六世餘烈,振長策以御八荒,並二週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功超三皇,德邁五帝,實肇基垂統之至聖也!”
開篇這極盡讚頌之詞,讓他方才的鬱結與不快,頃刻間煙消雲散。
正當他龍心大悅,心中已在盤算該如何嘉獎贏辰時候。
天幕上的史書文字,卻毫無預兆地急轉直下。
“然,帝晚年,好大喜功,營宮室而竭民力,燔詩書以愚黔首,溺方術而求長生,法令峻刻,致海內騷動,怨聲載道。”
“其失足為後世之深戒也!”
“故,昭武曰:始皇之功,七分在天下;其過,三分在蒼生。”
“功過相抵,帝國基業,險些二世而亡!”
這“功過三七開”的冷酷定論,讓嬴政臉上那即將舒展的笑意瞬間凝固、破碎。
天幕的話語,卻並未因此停歇。
“評判始皇帝,有兩項傾盡國力修建的超級工程是繞不開的焦點,我們來看北方的長城與南方的靈渠。”
“北有長城,拒匈奴於千里之外,為中原文明帶來此後數百年的安寧;南有靈渠,貫通南北水運,使帝國五十萬徵南大軍的糧草得以維繫!”
“無可否認,此兩大工程,皆是澤被後世、功在千秋的不世之業!”
“如此雄才大略,放眼青史,無人能出其右!”
讚譽之聲猶在耳邊,話鋒卻再次變得冰冷。
“但其急功近利,亦是明證!”
“長城與靈渠,兩項工程同時進行,透支了帝國的人力、物力、財力,到了何等恐怖的境地?”
“這,也正是大秦帝國在煊赫強盛的巔峰,卻險些‘二世而亡’的根本所在!”
“若無昭武帝此番定論,後世史書對其最終的評價,恐怕只會是兩個字——”
“暴君!”
天幕上的言語,差點讓嬴政方寸大亂。
章臺殿上的眾人。
不約而同在此刻,感受到了有關於皇帝的怒火。
最主要的是那段被冠以“昭武帝欽定”的官方史書評價,還是因為自己親兒子的緣故。
不然,自己就得落的“暴君”的名頭。
可笑!
簡直是可笑至極,他的心中不由得燃起滔天怒火,卻無法對著天幕咆哮。
更無法讓天幕修改這來自於未來官方的‘最終定論’——
所以,他將目光落在了大殿上的罪魁禍首身上。
“好,好一個昭武大帝。”
“贏辰,這就是未來的你,對朕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