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又將一顆丹丸,扔在方仁和尚腳邊。
只聽“嘭”一聲,霎然冒出的藍霧,驚的方仁和尚連連後退。
那豪豬少年見此,雖然心有不甘,倒也還是躍到了徐鴻儒身旁。
一行人就這麼消失在了藍霧之中。
等陳子正將方生和尚安置好,一個縱躍跳到高處時。
舉目四望,哪裡還有徐鴻儒一夥人的蹤影。
那方仁和尚,見陳子正站在房簷上直搖頭,頓時氣的哇哇大叫。
不多一會兒,少林弟子也趕到了李家大宅。
雙方一溝通才知道,少林弟子在各個方向,都撞見了“徐鴻儒”的身影。
由於他們都只窺見了對方的一鱗半爪,也不敢確定是不是本尊。
所以才自己先追過去確認。
哪曾想如此正好中了對方的誘敵之計。
這些“徐鴻儒”都是旁人假扮的!
當少林弟子或是將人打跑、或是將人擒下。
這一來一回,時間也給耽擱了,所以才沒能及時趕到李家大宅。
待眾人說道此處,都不由唏噓道,這徐鴻儒太會騙人了。
之後方生和尚,先是安排少林弟子,再出去搜尋徐鴻儒的去向。
然後才去尋了永寧縣最好的大夫看眼睛。
結果還好,那李大夫說方生和尚的眼睛,只是暫時性灼傷並無大礙。
只是最近幾日記得要避過光線,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那方生和尚聽了大夫所言,卻是皺起了眉頭道:
“徐鴻儒此人太過危險!”
“若是這次讓他走脫,只怕今後貽害無窮!”
“陳少俠!”
“這次卻是方生拖累了少俠啊!”
今日陳子正與徐鴻儒為難,他日那徐鴻儒少不得會找上陳子正。
方生和尚心裡,對此十分過意不去。
那陳子正聽罷,反而沒放在心上。
他當即勸慰道:
“方生大師莫要如此!”
“那白蓮教意圖禍亂天下。”
“今日能在河南現身,他日又難保不會在陝西現身。”
“左右都要對上,早一時晚一時又有什麼打緊?”
那方生和尚見陳子正如此上道,也是唏噓不已。
只說陳少俠高義,少林寺必會銘記於心云云。
雙方表明了心意,便不再提此事。
而是在永寧縣尋了處客棧住下,等待徐鴻儒的訊息。
看得出來,那方生和尚是鐵了心想要將徐鴻儒留下。
這次試出了徐鴻儒的深淺,方生和尚立即去信少林寺。
不僅憑少林寺的聲望,調動河南境內江湖勢力在各關口設卡。
還請出了三十六棍僧,前來助陣。
這三十六棍僧雖然不是絕頂高手,但卻均是擅長少林七十二絕技中的十八小羅漢陣。
陳子正在徵得方生和尚同意後,也去這“十八小羅漢陣”中走了一遭。
只見此陣迎敵時,十八人先是分為六組。
每組都是三人成陣,猶如一個個三頭六臂的羅漢。
三條棍影翻飛,叫人難以近身。
待到將對手困於陣中時。
六臂羅漢們,又迅速分為內外兩層。
內層六人禦敵、外層十二人防止對手走脫。
一十八道棍影重重落下,便要叫敵人插翅也難逃。
如此陣法,不愧為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
只是在那陳子正試過之後,雖然嘴上連道厲害,心中卻是在嘆氣。
若不是顧忌少林寺的臉面,陳子正很想對方生和尚說一句:
“大人,時代變了!”
他如此嘆氣,倒不是說此陣不夠精妙。
論其精妙程度,這十八小羅漢陣法,比華山派的靈蛇三盤陣精妙多了。
但問題就在對方有生化武器啊。
這十八小羅漢陣,若是對上那駝背老頭。
對方只需灑出藍色煙霧,敢問這一十八名羅漢又該如何應對。
這方生和尚,明顯還是抱著舊思想在打新戰役,對自家絕學太過自信了。
不過不管別人,到時候要怎麼應對。
這話都不該陳子正來提,否則徒惹人煩。
於是趁還有空閒,陳子正只與方生和尚交流武學心得,其他一律不管。
如此匆匆七日過去。
方生和尚的眼睛,已經勉強恢復了視力。
但在太陽底下看東西,依然會有刺痛感。
陳子正琢磨著,他這種情況跟雪盲症有點像。
於是就讓他用紗布將雙眼蒙起來試試,看看能不能避免刺激到眼睛。
這麼一試,果然讓方生和尚再不受光線影響。
就在方生進化成了盲僧時,少林弟子傳來了訊息。
說河南江湖勢力,在搜尋熊耳山時,發現了對方遺留下來的痕跡。
最後眾人掐蹤尋跡,一路追到熊耳山北面。
卻不想徐鴻儒等人早已藏身在側。
一波奇襲下來,不少武林人士,都突然變成了嗜血的怪物。
在大家相互攻擊的同時,徐鴻儒他們突然現身,趁機殺死了不少武林同道。
不過好在熊耳山東南段山勢高峻。
由少林弟子帶頭守在關隘處,雖然徐鴻儒等人多次嘗試突圍,卻都沒有成功。
他們一夥人被困在了熊耳山北面!
陳子正與方生和尚聞言,均是大罵其生性兇殘。
當日李家大宅發生慘案過後。
陳子正他們也將活著的李家人,綁起來觀察過。
那種藍色煙霧,似乎和天王護身丹不是一個東西,甚至此物更加兇殘。
凡中毒者,即使是渾身沒有絲毫損傷。
也會在幾個時辰後,心力衰竭而亡。
如此效果令眾人膽寒不已。
感慨過對手的冷酷後,陳子正與方生和尚,又忍不住面面相覷。
話說這兩日,二人多有談論徐鴻儒此人。
均覺得此人心思縝密,絕不是好相與之輩。
哪知才剛說了沒幾天,那徐鴻儒竟然自投羅網,被困在了熊耳山。
一時間,二人甚至有些不大相信。
最後經過二人,反覆推敲其中細節。
陳子正跟方生和尚一致認為,這是徐鴻儒又出招了。
雖然猜不透,他自個兒把自個兒逼到絕境是怎麼個意思。
但此人既然光明正大的擺下了擂臺,方生和尚又哪裡有不應戰的道理。
當即由方生和尚拍板,眾人一路往熊耳山趕去。
熊耳山北面,離永寧縣並不算遠。
不到一日的功夫,眾人便抵達此地,準備再戰徐鴻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