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3章 承諾的份量

大興機場,童嘉鷺早早地等候在接機口。

她一身幹練的職業裝,一頭烏黑的長髮整齊地紮在腦後,手裡舉著一塊寫著“張啟明教授”的接機牌。

飛機落地,乘客陸續走出。

童嘉鷺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尋,直到一個略顯疲憊的身影出現。

張啟明穿著簡單的襯衫和外套,揹著一個黑色的雙肩包,步履有些緩慢。

“張教授,您好!我是童嘉鷺,砥立私募陳誠董事長的秘書,董事長讓我來接您!”

看著這熱情的笑容,張啟明難掩疲憊和歉意地笑了笑,“童小姐,你好,麻煩你了。”

他這一路都在思考陳誠的背景和目的,雖然陳誠表現得坦誠且充滿善意,但他仍然有些難以置信,一個年輕人竟然能有如此大的能量。

不僅在短短十幾天內解決了新能公司的問題,還解決了自己兒子張陽的問題。

這讓當初在哈爾濱相見時的承諾一一兌現。

“不麻煩,這是我的榮幸。”

童嘉鷺臉上始終帶著笑,“請跟我來。”

張啟明跟著童嘉鷺的腳步來到了停車場,陳東海已經在這裡等著了。

見到兩人到來,他拉開了車門。

“張教授,請。”童嘉鷺邀請他上車。

張啟明彎腰坐進寬敞舒適的後座,一股淡淡的清香縈繞在鼻尖。

他略微調整了一下坐姿,才開口問道:“童小姐,我們現在是去見陳…董事長嗎?”

他對於陳誠的稱呼有些不習慣,從“陳誠”到“陳總”,現在又變成了“董事長”,這年輕人的身份一層層撥開,讓他感覺愈發神秘。

童嘉鷺坐在副駕上,繫好安全帶,轉頭微笑著回答:“董事長今天上午有個重要的會議,現在應該還在會議室。他已經安排好了,等會議結束就立刻過來和您見面。”

“重要的會議?”張啟明不自覺地重複了一遍,心裡暗暗揣測著會議的內容。

能讓陳誠如此重視,想必不是尋常的商務會談。

他想起陳誠提到的京氣和中鎢高新,或許和這兩家企業有關?

“是的,”童嘉鷺似乎察覺到了張啟明的疑惑,補充道,“是和京氣集團以及中鎢高新的高層領導進行的專案合作會議,和您之後的研究方向也息息相關。”

聽到這裡,張啟明心中瞭然,看來陳誠確實是在認真推進合作,並非空口承諾。

他略微鬆了口氣,又問道:“那…大概還要多久才能見到他?”

他迫切地想和陳誠當面聊聊,瞭解更具體的合作細節,也想知道張陽到底多久能回國。

“預計會議會在一個小時左右結束,”

童嘉鷺看了眼時間,“我們先去酒店安頓好,董事長應該很快就能趕過來。”

她頓了頓,又貼心地說道,“張教授,您一路舟車勞頓,如果累了可以在車上休息一會兒。酒店已經準備好了您喜歡的綠茶和點心,到了之後您可以先放鬆一下。”

張啟明點點頭,心中對陳誠的細緻安排感到一絲溫暖。

他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思緒卻依然活躍。

陳誠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也為他開啟了新的篇章。

...

...

中鎢高新。

落地窗外的京城,高樓林立,車水馬龍。

屋內,紅木會議桌上,陳誠、京氣以及中鎢高新端坐三方。

陳誠坐在主位上,他的對面分別是京氣的代表李國強和中鎢高新的代表周建國。

“兩位領導,關於張啟明教授的個人實驗室建設,我們砥立私募初步擬定了幾個方案,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商討一下。”

陳誠將手中的檔案推向兩人,微笑著。

李國強是代表曹越出面的,來之前,他就已經領會了精神。

但當他看到陳誠拿出的檔案後,還是忍不住眉頭微微皺起:“陳董,這個A方案,初期投入就需要五個億,是不是有點太多了?”

“李總,您說的沒錯,A方案的投入確實比較大。”

陳誠不慌不忙地解釋道,“但它也是目前最完善的方案,可以一步到位地建設一個國際頂尖的實驗室,無論是裝置、環境還是人員配置,都能夠滿足張教授最高的研究需求。這對於我們後續的電池技術研發至關重要。”

周建國推了推眼鏡,說道:“陳董,我理解您的想法,但從企業的角度來說,我們更傾向於穩步推進。B方案的投入相對較小,可以先滿足前期的研究需求,後期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擴建,這樣可以有效控制風險。”

“周總的顧慮我也理解。”

陳誠點點頭,“但我們需要考慮到張教授的研究方向,他主攻的是新型鈮酸鋰電池技術,這需要大量的尖端裝置和穩定的實驗環境。如果採用B方案,可能會影響研究進度,甚至影響最終的成果。”

李國強沉吟片刻,說道:“陳董,我建議,我們先採用一個折衷的方案。

在B方案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必要的核心裝置,既能控制成本,又能保證研究的順利進行。等專案取得初步成果後再考慮全面升級到A方案,您看如何?”

B方案就是陳誠和曹越之前商定的方案,透過新能和創能兩家公司已有的產能進行整合,從而為張啟明提供出科研的沃土。

陳誠見李國強如期提出了既定的方案,他笑著說:“李總的建議很有建設性,我們可以按照B方案執行,初期投入控制在三個億。”

他接著說:“這三個億的投資比例,我準備分為四份。”

“由砥立私募、京氣集團、中鎢高新各出資一個億,佔比25%,作為啟動資金。”

李國強和周建國互相看了一眼,一個億對兩家大型企業來說並不是一筆鉅款,都在可接受範圍內。

而且,新型電池技術的前景廣闊,這筆投資很有可能帶來豐厚的回報。

“那剩下的25%呢?”周建國問道,他隱約猜到了陳誠的想法,但還需要最終確認。

陳誠微微一笑,說道:“剩下的25%,是留給張啟明教授的,以技術入股。”

李國強點點頭,表示贊同:“這樣安排很合理,體現了我們對張教授技術的重視,也有利於激發他的科研熱情。”

他之前和曹越討論過,對於張啟明的技術實力非常認可,給予技術入股是必然的選擇。

周建國也表示同意:“我也沒有意見。技術是核心競爭力,張教授的技術值得這個比例。”

中鎢高新本身就對鈮酸鋰電池技術非常感興趣,能夠與張啟明合作,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陳誠見兩人都同意,繼續補充道:“這25%的技術股,在專案正式盈利後,張教授可以選擇將其轉化為實際股份,成為新公司的股東之一。

當然,如果他更傾向於專注科研,也可以繼續持有技術股,每年享受分紅。”

“陳董考慮得很周到。”李國強讚許道,“我相信張教授會對這個方案感到滿意的。”

周建國也表示贊同:“這個方案很公平,也體現了我們對科研人才的尊重。”

陳誠站起身,瀟灑地笑著:“那我們就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出了中鎢高新的大門,美香已經在車上等著了。

“談好了?”

陳誠點頭,他發動了車,“差不多了。現在帶你去見張教授。”

“恩!”美香點頭,“誠哥,我真的沒想到,鈮礦真的可以做這麼多事情。”

“要是沒這個價值,當初三井集團為什麼會費這麼多精力來搶呢?”陳誠笑了笑。

“也是!”

車輛緩緩起步,陳誠開著車,他突然想到了什麼。

“那什麼...美香...”

“恩?”美香側過臉。

陳誠深吸了一口氣,“在陵水別墅的那一晚,是我考慮得不周到。我不應該......”

“沒事的誠哥。”美香知道陳誠想要說什麼,“當時的情況吧...而且...那天晚上,我也沒有不舒服的地方。”

她臉上泛起一絲紅暈,聲音也低了下來,“你最應該做的,是去找小凝。”

“恩,等忙完這攤子事,我回去見她。”

美香淡淡一笑,她伸手握住陳誠的手,十指相扣,“誠哥,我從來都沒有怪過你。”

陳誠的餘光掛在她的臉上,見她並沒有表現出抗拒或者不悅,心裡稍稍鬆了口氣。

“小美香最懂事了。”

...

...

王府半島酒店。

陳誠帶著美香走進大堂,童嘉鷺已經等著了。

“誠哥,”她迎了上來,又對著美香點頭,“美香小姐。”

“童小姐,你好。”美香微微欠身。

陳誠問:“人呢?”

“入住了。”童嘉鷺說出房間號,“81306。”

“好。”陳誠邁出一步,目光又落在童嘉鷺的身上,“今天的穿搭還行。”

“是嗎?”童嘉鷺驕傲地上下打量了自己一遍,“不能給你丟臉呢~”

陳誠笑了笑,“我和美香先去見他。”

“我在這裡等你們。”

兩人朝電梯間走去,電梯平穩上升,數字跳動著,最終停留在13層。

走廊裡鋪著厚厚的地毯,幾乎聽不到腳步聲。陳誠和美香來到81306房間門前,陳誠按響了門鈴。

很快,門開了。

再次見到陳誠的張啟明很是激動,“陳董?!”

“張教授,你還是叫我小陳好了。”陳誠笑著伸出手,“讓你久等了。”

“不,不,是我應該感謝你。”張啟明回握住,“謝謝你為我,還有我兒子…做的一切。”

“您太客氣了,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陳誠語氣真誠,“您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您的研究成果對國家,對社會都意義重大。我們只是希望能夠為您提供一個更好的科研環境,讓您的才華得到充分的發揮。”

“謝謝,真的謝謝你。”張啟明側著身子,“我們進來聊吧。”

兩人進了屋,門重新關上。

陳誠介紹道:“張教授,這位是日本星野物產株式會社的星野美香小姐,您科研要用的鈮礦原料,就是出自她名下的礦場。”

“張教授,您好。初次見面,請多關照。”美香禮貌地打著招呼。

“你好......”

“星野物產、中鎢高新以及砥立成立了產業基金,我今天帶美香小姐來,就是為了給您吃一顆定心丸。”陳誠接著說。

美香也立馬說道:“張教授,我以星野一族的名譽以及星野物產的聲譽向您保證,只要是您科研要用的鈮礦原料,星野物產將會無條件優先供給。”

張啟明聽到美香的保證,激動得雙手微微顫抖。

鈮礦原料的穩定供應,是他一直以來最大的擔憂。

之前在新能公司,他經常為了原料問題四處奔波,甚至不得不妥協於一些不合理的條件。如今,星野物產的承諾,無疑為他解除了後顧之憂,讓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謝謝你,真的太感謝你了!”張啟明眼眶溼潤,他深知這份承諾的份量。

陳誠見狀,微笑著說道:“張教授,您不必如此客氣。我們之所以成立這個產業基金,就是為了保障您的科研工作順利進行。除了原料供應,我們還為您準備了其他的驚喜。”

他從公文包裡拿出幾份檔案,遞給張啟明:“這是我們今天會議的成果,關於為您建立個人實驗室的方案。”

張啟明接過檔案,仔細閱讀起來。

檔案中詳細描述了實驗室的建設規劃、裝置配置、人員安排以及資金投入等方面的內容。他越看越激動,實驗室的規模和先程序度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

“這…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張啟明難以置信地看著陳誠,“這麼短的時間,你們就完成了這麼多工作?”

他知道建立一個這樣的實驗室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陳誠竟然在短短十多天就做已經拿出方案來了。

陳誠笑了笑,說道:“為了能讓您儘快開展研究工作,我們一直在加班加點地推進這個專案。當然,這也要感謝京氣集團和中鎢高新的大力支援。”

他繼續解釋道:“根據我們的商議,實驗室將採用B方案,初期投入三個億,由砥立私募、京氣集團和中鎢高新各出資一個億,另外,我們還將預留25%的股份,以技術入股的方式邀請您加入。”

張啟明聽到這裡,更加激動了。

他沒想到,自己不僅能夠擁有一個世界一流的實驗室,還能成為新公司的股東之一。

這對他來說,不僅是物質上的獎勵,更是精神上的肯定。

“陳董事長,我…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張啟明的聲音有些顫抖,“我一定不會辜負你們的信任,我一定會盡我所能,研發出最好的電池技術!”

“張教授,我們對您充滿信心!未來,新能源的新開篇,我相信,我們會攜手書寫!”陳誠灑脫地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