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章 八百里加急

話音未落,殿外又傳來通報:“劉宗周、何如寵求見!”

“宣。”

兩人進殿行禮,崇禎並未讓他們起身,而是直接下令:“傳旨!著禮部在全國各州府、縣城、甲裡張貼反腐標語,讓百姓知道朝廷的決心!”

劉宗周應聲:“臣領旨!”

“第二件事,”崇禎目光掃過眾人,“全國推行新軍制!論武官體系與軍事規章制度,全部重整!”

何如寵聞言,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陛下,此事是否太過倉促?各地將領恐怕一時難以適應,軍心可能...”

“軍心?”崇禎冷笑一聲,手按在腰間的佩劍上,“你是在質疑朕的決定?”

何如寵頓時跪伏在地,額頭緊貼地面:“臣不敢!”

崇禎冷聲說道:“這事兒得軍委會親自抓,各地官員必須全力配合!違者,軍法從事!另外,”他頓了頓,“朕決定設立建軍節。從今年起,每逢金秋九月初,便是我大明建軍節!”

殿內一片寂靜,群臣這時才恍然大悟。

三權分立的格局已經初現端倪。立法院主持立法,廉政督察府負責司法,軍委會掌管軍政,內閣主持行政。四大系統各司其職,直接跟陛下彙報。

這是一個全新的朝廷架構!

“退下吧。”崇禎揮了揮手,群臣魚貫而出。

待殿內只剩下王承恩,崇禎才長舒一口氣,重新走到窗前。夕陽已經西斜,給宮牆染上一層血色。

“陛下,”王承恩猶豫片刻,還是開口道,“這些改革,會不會太快了些?”

崇禎沒有回答,只是凝視著遠方。良久,他才低聲道:“朕已經等不及了。”

王承恩不敢再問,默默退到一旁。

大明的積弊已深,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改革,等待他的將是更大的風暴。

就在這時,外面又傳來通報聲:“啟稟陛下,八百里加急,遼東有緊急軍情!”

崇禎的眉頭微微一皺,心中已有不祥的預感。

拆開一看,果然如他所料。朵顏衛出事了。

萬丹偉徵聯合八千建奴鐵騎,發動兵變,已經控制了元上都。親明的固魯思齊布人頭掛在城門,鮮血還在滴落。

“來得真快。”崇禎冷笑,眼中閃過一絲寒意。

他站起身,走到掛在牆上的地圖前。目光在喀喇沁部的位置停留了片刻,隨即轉向宣府、薊鎮。

這是朵顏衛的核心,就在宣府、薊鎮以北。一旦喀喇沁部倒向建奴,宣薊防線將徹底暴露在建奴鐵蹄之下。

這場席捲朝野的驚天大變,皇太極就是從這裡長驅直入的。

“聲東擊西,好一招聲東擊西。”崇禎喃喃自語,眼中閃過一絲寒光。

皇太極在遼河以西佈置重兵,表面上是要進攻,實則是為了吸引朝廷注意力,好讓他暗中拿下喀喇沁部。

這種謀略,不得不說,確實高明。

但崇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可惜,你遇到的是我。”

遼東之戰的勝利,已經徹底打亂了皇太極的部署。

八千建奴鐵騎已經是極限,皇太極再也抽調不出更多兵力了。一來要防備袁崇煥和孫傳庭隨時渡河,二來遼河大敗後,他內部矛盾重重,必須留著親衛穩定局勢。

“這盤棋,該我來下了。”崇禎眼中精光閃爍,彷彿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他立刻喚來心腹太監,吩咐道:“去,把王承恩叫來。”

不多時,王承恩匆匆趕到。

“臣參見陛下。”王承恩躬身行禮。

崇禎擺擺手:“免禮。朕有要事交代。”

他將朵顏衛的情況簡要說明,然後道:“你立刻寫兩封信。一封密信給張之極,命令切斷元上都糧道,嚴防多爾袞突襲。一道聖旨給阿蘇特部臺吉,痛斥萬丹偉徵罪行,號召蒙古各部共討叛逆。”

王承恩聽完,不禁暗暗驚歎。陛下這一招,可謂是釜底抽薪。沒有援軍,沒有糧食,多爾袞必然會選擇突圍。到時候,就看誰的刀更快了。

“臣遵旨。”王承恩應聲道,隨即退下去執行命令。

崇禎走到窗前,看著北方天際。朵顏衛的局勢,看似突變,實則已在掌控之中。

這就是運籌帷幄,這就是決勝千里。

與此同時,朝中大臣們也沒閒著。

“李自成此人不除,我等難安啊。”一位官員低聲說道,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此事需從長計議。”另一人附和道,“畢竟現在他深得聖心,我等不可輕舉妄動。”

“不過是個上不得檯面的泥腿子,也敢在朝堂上耀武揚威?”有人不屑地說。

“諸位放心,自有應對之策。”一個沉穩的聲音響起。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說話的是禮部尚書徐光啟。

“徐大人有何高見?”有人急切地問道。

徐光啟環視四周,確定沒有外人後,才緩緩開口:“李自成雖得聖寵,但畢竟根基淺薄。我等不妨藉機向皇上進言,說他不通禮法,有辱朝廷體統。”

“妙啊!”有人拍手叫好,“這樣一來,即便皇上不肯罷黜他,也會對他有所防備。”

“不錯,”徐光啟點頭,“我們還可以暗中安排人盯著他的一舉一動。只要他有半點差錯,我們就可以借題發揮。”

眾人紛紛贊同,一時間群情激昂。

不知不覺間,已經有上百位官員在暗中謀劃對付李自成了。

這就是大明朝堂,表面平靜如水,暗流洶湧。每個人都在算計,每個人都在佈局。

而在這錯綜複雜的局勢中,崇禎就像一個冷眼旁觀的棋手,靜靜等待著最後的收官。

北方的風越來越冷,元上都的城頭上,固魯思齊布的人頭依然在風中搖晃。

多爾袞和萬丹偉徵佔據了城池,卻不知自己已經落入了一個更大的棋局。

沒有糧草補給,沒有援軍支援,他們就像是被困在籠中的困獸,只能等待著獵人的收網。

而在這盤棋局中,真正的獵人,是那個坐在乾清宮中的年輕天子。

他在等,等著多爾袞按捺不住,等著蒙古各部蜂擁而至,等著這場聲東擊西的戲碼收場。

因為他知道,勝利已經近在咫尺。

這就是權謀,這就是帝王之術。

在這個爾虞我詐的時代,能活到最後的,從來都不是最強的,而是最聰明的。

而崇禎,顯然屬於後者。

幾天後,一個訊息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朝野上下的軒然大波。

李自成,這個剛剛被皇帝重用的新貴,竟然在朝會上大放厥詞,公然質疑朝廷政策。

“這個李自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有大臣憤怒地說。

“就是,他以為自己是誰?不過是個剛剛得勢的小人罷了。”另一位官員附和道。

然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見。

“諸位別急著下定論,”一個沉穩的聲音響起,“李自成雖然言辭激烈,但他說的未必沒有道理。”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說話的是兵部尚書孫承宗。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