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棠正用布巾擦著手,見狀莞爾一笑,走到窪地邊蹲下,拿起一根截短的竹管比劃著:“齊老爺別瞧著簡單,這裡面也是有門道的。您看,這些埋在地下的竹子都是打通了竹節的,一頭連著壁爐,另一頭通到洞外散熱。燒火時,熱氣順著竹管在地下的淺溝裡流動,就像給地面鋪了層暖毯子。我們再用黏土把竹管介面封死,防止熱氣跑掉,用薄土蓋在上面,既不影響走路,又能把熱氣鎖在洞裡。”
她一邊說,一邊指著壁爐的方向:“等會兒壁爐燒起來,您摸這地面,不出一個時辰就能熱乎起來。竹子雖比不上銅管結實,但勝在隨處可見,黏土也是現成的,尋常人家稍微花點力氣就能做,冬天再也不用縮手縮腳了。”
齊老爺聽得眼睛越來越亮,手指無意識地敲著膝蓋,腦子裡像有算盤在飛速撥動。他早年在北方做皮毛生意時,見過多少百姓冬天凍得手腳生瘡,富戶人家為了取暖,光是買炭的銀子每年就得花上幾十兩。若是這竹管地暖真像吳月棠說的這麼簡單便宜……
“好!好一個就地取材!”齊老爺猛地一拍大腿,站起身來,臉上是掩飾不住的激動,“吳姑娘這法子,簡直是雪中送炭啊!”他快步走到洞口,望著外面連綿的山巒,又回頭看向那些不起眼的竹子,彷彿看到了無數商機在眼前跳動。
“月棠姑娘,”齊老爺轉過身,語氣帶著前所未有的鄭重,“你看這樣行不行?等咱們出了這雪山,我在府城開個鋪子,專門賣這套地暖的材料——提前打通竹節的竹筒、按比例配好的黏土,再請幾個手巧的匠人,教他們怎麼挖溝、鋪管、封介面。百姓家裡要裝,咱們包材料包安裝;富戶人家瞧不上竹子,咱們就換成銅管,照樣能用這個法子。”
他越說越興奮,走到吳守田面前拱手道:“守田老哥,這法子是你家丫頭想出來的,我若是要做這生意,少不了要借你們的門道。賺了錢,咱們三七分賬,你們佔七,我佔三,如何?”
吳守田和幾個兒子都愣住了,手裡的活計也停了下來。他們當初琢磨這地暖,不過是想在山洞裡過個暖冬,何曾想過這東西還能換銀子?吳勤耕撓了撓頭,看向妹妹,眼裡滿是“這能行嗎”的疑惑。
吳月棠也有些意外,但很快鎮定下來,笑道:“齊老爺抬舉我們了。這法子算不上什麼機密,只要見過一次,有心人總能琢磨出來。您有門路有本錢,我們不過是出了個點子,三七分賬實在太多了。不如這樣,等您的鋪子開起來,我們幫著把法子教給工匠,分成就五五開,您看如何?”
齊老爺沒想到她如此通透,不僅不貪多,還懂得互相讓利,頓時對這個小姑娘更添了幾分敬重:“吳姑娘年紀輕輕,倒是比許多生意人還懂分寸!好,就依你說的,五五分成!等出了雪山,咱們就立個字據,這事就這麼定了!”
他高興地搓著手,又忍不住看向那片窪地,彷彿已經看到了無數百姓用上地暖的景象,連帶著看吳家人的眼神都越發親切——這哪是遇到了戶尋常農家,這分明是撿到了個能生金蛋的寶貝啊!
洞外的風還在呼呼地刮,但山洞裡的氣氛卻因為這個突如其來的商機,變得格外火熱。連正在抹黏土的李氏都忍不住笑著打趣:“照這麼說,咱們家月棠不僅能讓咱們過冬不挨凍,還能讓咱們賺上銀子了?”
吳月棠笑著沒說話,心裡卻也覺得暖意融融。她原本只想讓家人安穩過冬,卻沒想到這小小的地暖,竟可能成為改變吳家境況的契機。陽光透過石縫照進來,落在那些等待被埋入地下的竹管上,彷彿真的映出了幾分金燦燦的希望。
山洞裡的熱鬧勁兒沒持續多久,就傳到了不遠處其他村民的耳中。大溶洞裡本就擠著幾十號人,各家各戶挨著近,吳家這邊的動靜早被有心人看在了眼裡。
孫嬸子瞥了眼吳家那邊言笑晏晏的模樣,往地上啐了口唾沫,拉著陳春荷躲到角落裡,壓低聲音道:“你瞧見沒?那吳家不知走了什麼運,竟被齊老爺看上了,就幾根破竹子也能換銀子,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陳春荷攏了攏身上單薄的衣裳,眼裡滿是嫉妒:“誰說不是呢?當初咱們還笑話他們瞎折騰,挖地埋竹子像瘋了似的,如今倒成了香餑餑。齊老爺是什麼人物?能看上的東西,準能賺大錢!”
周圍幾個村民也圍了過來,有人酸溜溜地說:“都是一個村子出來的,他們發了財,總不能忘了咱們吧?”
“就是!那地暖的法子,說不定還是聽了誰無意中說的呢,憑什麼他們獨吞好處?”
“要不……咱們去說說,讓他們也分咱們點?就算不分錢,教咱們做套地暖總該行吧?”
孫嬸子眼珠一轉,拍了下手:“找他們要?吳守田那人看著老實,實則倔得很,指不定不肯。我倒想起個人來——王曉彬!”
這話一出,眾人都愣了愣,隨即反應過來。誰不知道當年吳月棠對王曉彬掏心掏肺,十里八鄉都傳遍了,若不是王曉彬後來攀上了山長大人的女兒柳琳琳,說不定早和吳月棠成了親。
“對呀!”陳春荷立刻點頭,“王曉彬現在還跟咱們在一塊兒,他要是去跟吳月棠開口,憑著往日的情分,吳月棠總不能不給面子吧?”
“就是,讓王曉彬去說,就說大家都是鄉親,冬天都難熬,讓她把地暖的法子交出來,或者讓齊老爺的生意也帶著咱們分點利!”
一群人越說越覺得可行,當即簇擁著去找王曉彬。
此時王曉彬正和柳琳琳坐在一塊石頭上,聽著旁邊傳來的議論,眉頭微微皺著。他自然也聽到了吳家要和齊老爺合夥做生意的事,心裡正有些不是滋味。但轉念一想,這雪山寒冬難熬,吳家既然有法子取暖,還能做出地暖這種新鮮東西,若是能借上他們的力,別說過冬,往後說不定都能沾點光——尤其是吳月棠那手好廚藝,若是能讓她幫忙打理飲食,這逃荒路上也能舒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