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董事會經過投票決議透過以下方案:
三鎮人才集團下屬三鎮人服二級子公司,作為試點,跟能夠為業務及上市提供有力幫助的企業進行合資公司的成立;
三鎮人服在股份上需要保持51%及以上的數字,確保在上市後依舊為國有企業的性質不變;
三鎮人服需要確保66.7%及以上投票權,確保經營管理權的絕對控制;
在此基礎上,可以用三鎮人服的股份和投票權進行相關的合資公司的條件。”
這個方案裡面,其實有一個模糊點,那就是為業務和上市提供有力幫助這個含義的定義!
什麼叫做為業務和上市提供有力幫助?
具體的標準沒有制定出來,也不會制定出來,這就是為了更好的讓婁屹進行決斷,所以說,婁屹在三鎮人才集團的話語權再次被加重了。
會議結束後,婁屹再次組織了線上的會議,只不過這次換成了經理層的會議。
把迪美集團的情況、董事會形成的決議進行了通報之後,婁屹說道:
“各位總這次帶隊巡查,除了之前的業務,還要多增加一個,那就是聯絡我們的大客戶,聯絡我們還沒有合作的國內的大型人員眾多的企業,比如順風、狗子、鳥兒、醜團等等這些員工數量眾多的企業;
把我們的這個政策告訴他們,看看他們能不能和我們達成合作!
各位,這個有力幫助,我跟董事會那邊進行了溝通,暫時我們以服務人數為切入點,按照5萬人的規模為最低的基數;
只要是能夠為我們提供5萬人的服務人數的,都可以加入到這個計劃中來,股份股權我們採用ab股,目前我們暫定的是1比10的比例;
具體的換算,這個就要辛苦嚴總這邊了,你需要找專業的評估機構,對三鎮人服進行一個估值,到時候我們要用到的,怎麼來把我們的估值做到應該有的水平,我相信嚴總這邊是沒有問題的。”
會議結束之後,婁屹一看時間,都已經十二點多了。
上午十點鐘,婁屹準時出現在了迪美集團的總部,帶著幾個核心的成員在蔣雷的迎接下到了會議室。
這次參會的就是蔣雷之前提到過的郭建總裁、文新總裁,以及生產、採購、法務等相關部門的負責人,還有一些中層列席了會議,總共有二十來人,看起來迪美集團的確是很重視這次的事情;
尤其是在婁屹他們剛坐下互相介紹暖場的時候,迪美集團現在的老大波董居然進來了。
“大家不要拘束,你們該怎麼開會就怎麼開會,我今天來主要是學習的。”
這位雖然是這麼說,但是誰要是真的當真了,那就是傻蛋一個!
所以,婁屹在自己身邊的把為什麼要成立人力資源合資公司的原因講了出來,重點把成本、風險、服務這三塊的做了講解後,最重要的合資公司的成立這件事婁屹就是直接接了過來,講道:
“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公司做,這是一個趨勢,就像迪美集團,在家電行業的地位為什麼難以撼動?
因為你們迪美集團在自己專業的領域不斷的在突破,不斷的在創新,所以即便是那些網際網路公司營銷做的厲害,宣傳的厲害,但是經過兩三年的時間後,大家都回歸到了理性,迴歸到了質量和價效比;
所以,那些每天喊著遙遙領先,每天喊著創造了銷量奇蹟的網際網路企業,現在我們都能看到結果:
造車車行業亂,然後他們死;家電行業,亂七八糟一片,也是這幾年他們死的差不多了;
到最後現在我們這些普通的消費者回頭一看:
好傢伙,買車還是要買那些傳統造車勢力,買家電還是要選擇你們迪美的,為什麼?因為你們都是在各自領域最專業的!
有技術壁壘的行業,不是喊幾句新勢力新能源新創造,砸錢就能創造出奇蹟的!
而現在,人力資源行業在國家大力整頓,合規後的現在,國家今年大力傾斜相關的政策,扶持人力資源行業,也就是在讓這個行業為社會提供更多的貢獻!
我們三鎮人才集團有專業的服務,迪美集團有龐大的員工群體,我們兩家的合資公司專門為迪美集團和你們集團相關聯的一些企業服務,能夠在員工的技術提升等方面做出切實的提升,能夠在用工成本上做出切實的降低,能夠在風險方面做出最合理的規避和應對;
當然了,我們三鎮人才集團並不是你們的唯一選擇,所以,我們昨天連夜進行了和上級主管部門及領導的申請和會議,拿到了我們所能給出的最優政策:
合資公司,我們三鎮人才集團只要一票否決權,財務、人事、業務監督權;
跟貴集團成立合資公司的三鎮人服公司,也是我們正在推動上市的公司,我們可以按照ab股進行股份和投票權給到貴集團。
三鎮人服公司,截止3月底,我們的服務人數突破了50萬人,預計年營收會在30億左右,淨利潤會在1.35億左右,按照這個數字,按照目前同行上市公司的pe數值,我們達到25是問題不大的;
而且在我們自己內部,我們正在和我們的主管單位進行申請,會把我們員工福利住房的一部分資產劃到其中,作為三鎮人服的固定資產;
到時候,我們預計pe可以在35左右,這樣的話,我們三鎮人服的市值是在30-50億之間的。
而這僅僅是截止到今年3月底的資料!
我們集團目前正在進行合資戰略的大力推廣,尤其是這次迪美集團的事情上,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接下來我們也會和其他的公司進行推廣跟貴司一樣的合資戰略;
如此一來,我們計劃在11月底之前,把我們的服務人數增加到100萬以上!
雖然這多出來的50萬人的實際淨利潤到我們三鎮人服之後會只有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但是這依舊會貢獻四千萬到七千萬之間;
市值按照這個標準算,我們會在50到70億之間;
但是,如果我們的這個計劃成功了,那麼三鎮人服上市的時候,我們認為,再往上走一走,突破一百億這個數字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了,我們知道即便是百億的市值,對於七千多億的迪美集團而言並不會有什麼大的意義,但是,迪美集團透過合資公司,透過我們三鎮人服的上市,展現出你們在人力成本的專業提升,這必然會帶動你們的股價,不是嗎?”
這就是婁屹最大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