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天晴,晨光熹微。京城城牆在一夜廝殺後,宛如一位傷痕累累的戰士,默默矗立。空氣中瀰漫著濃烈的血腥味與硝煙味,久久不散。
于謙佇立在正陽門城樓上,望著滿地狼藉,疲憊的眼神中透著堅毅。地上橫七豎八躺著敵我雙方的屍體,鮮血浸透了土地,染紅了磚石。城牆上的守軍們雖然疲憊不堪,但眼神依舊堅定,他們強撐著身體,清理著戰場,修補著破損的防禦工事。
“大人,清點完畢。此次戰鬥,我軍傷亡八百餘人,神機營火器損耗過半,箭矢也所剩不多。”一名將領匆匆趕來,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慮。
于謙微微點頭,沉聲道:“傳令下去,讓城內工匠即刻開工,加緊趕製箭矢和火器。糧草方面,再仔細核查一遍,務必確保能夠支撐到援軍到來。”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慌慌張張地跑上城樓:“大人!瓦剌軍在離城十里處安營紮寨,看樣子正在休整,不過……不過他們還在不斷有援兵趕來!”
于謙的眉頭緊鎖,他知道,敵人不會輕易放棄,下一場戰鬥只會更加慘烈。他望向城牆下,百姓們自發組織起來,有的在搬運屍體,有的在為受傷計程車兵包紮傷口,還有的在準備食物,送往城防一線。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帶著幾個年輕人,抬著幾筐剛烤好的麵餅,走到城樓下,大聲喊道:“將士們!吃點東西,補充體力!咱們京城百姓和你們一起守!”
守城的將士們聽了,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齊聲高呼:“謝鄉親們!我們定死守京城!”
于謙看著這一幕,心中感慨萬千。他轉身對身旁的將領說道:“傳令各城門,務必加強戒備,不得有絲毫懈怠。另外,派幾個機靈的探子,密切監視瓦剌軍營動向,一有情況,立刻來報。”
時間在緊張的氛圍中緩緩流逝。午後,烈日高懸,炙烤著大地。瓦剌軍營突然一陣騷動,戰鼓聲再次響起。于謙站在城樓上,遠遠望見塵土飛揚,瓦剌軍隊如潮水般再次湧來。這次,他們的陣仗更大,士氣似乎也更加高昂。
“準備迎敵!”于謙一聲令下,城牆上的守軍迅速各就各位。神機營計程車兵們握緊火器,弓箭手們搭箭拉弦,目光緊緊盯著逼近的敵軍。
瓦剌軍隊漸漸靠近,他們齊聲吶喊,聲音震天動地。當進入射程後,于謙果斷下令:“放箭!”霎時間,萬箭齊發,如雨點般射向敵軍。然而,瓦剌軍隊早有準備,他們舉起盾牌,組成盾牌陣,箭矢大多被擋了下來。
緊接著,瓦剌的騎兵開始衝鋒,他們揮舞著馬刀,如疾風般衝向城牆。城牆上的滾木礌石紛紛落下,砸在敵軍騎兵身上,慘叫聲此起彼伏。但瓦剌軍隊悍不畏死,前赴後繼地衝來。
“火器發射!”于謙再次下令。神機營的火器噴出火舌,巨大的轟鳴聲中,瓦剌軍隊的衝鋒隊形被打亂。但很快,他們重新集結,開始架雲梯攻城。
城牆上,明軍將士們與爬上雲梯的瓦剌士兵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他們用長槍刺、用刀砍,甚至用拳頭砸,誓不讓敵軍登上城牆半步。一名年輕計程車兵,在與瓦剌士兵搏鬥中,被對方砍中手臂,但他依然咬緊牙關,用另一隻手抓住對方,一起從城牆上摔了下去。
戰鬥愈發激烈,瓦剌軍隊憑藉著人數優勢,不斷髮起猛攻。明軍將士們雖然英勇抵抗,但傷亡也在不斷增加。于謙看著身邊計程車兵一個個倒下,心急如焚。他不斷地激勵著將士們:“兄弟們!援軍馬上就到,我們一定要守住!就算戰死至一人,也要等到援軍的到來!”
就在局勢危急之時,一名傳令兵滿臉喜色地跑來:“大人!大同總兵率領的援軍已在三十里外,不日便到!”
于謙眼中閃過一絲光芒,他立刻將這個訊息傳達給守城的將士們。士氣大振的明軍將士們,彷彿又注入了新的力量,他們更加奮勇地抵抗著敵軍的進攻,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堅守,再堅守,一定要等到援軍到來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