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章 皇上,瓦剌兵打進來了,請皇上移駕

驚變紫禁城

公元1449年,北京紫禁城籠罩在一片壓抑的氛圍中。剛剛經歷土木堡之變的大明,看似逐漸恢復元氣,實則暗流湧動。

乾清宮內,明英宗朱祁鎮正端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手中緊攥著奏摺。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他身上,卻無法驅散他心中的陰霾。

自土木堡之變後,他雖被贖回,但大明的威望已一落千丈。這些年推行改革,本想重振朝綱,沒想到此時瓦剌又來犯。

“皇上,瓦剌兵打進來了!”

隨著一聲焦急的呼喊,一位氣喘吁吁的太監匆匆跑入殿內,跪倒在地,聲音中充滿了恐懼。他額頭滲出豆大的汗珠,身上的太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雙手止不住地顫抖,連膝蓋都在青磚地上磕出了聲響。

朱祁鎮猛地站起,龍袍在身後飛揚,“慌什麼!快說,到底怎麼回事?”他的聲音裡帶著一絲強撐的威嚴,可微微發顫的尾音,還是暴露了內心的不安。

太監嚥了口唾沫,顫抖著說道:“啟稟皇上,瓦剌首領也先親率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已經突破了好幾處邊關,正朝著京城而來,離京城不過百里之遙了!”太監說著,想起路上看到的那些潰敗逃回來計程車兵,心有餘悸,“沿途守軍死傷慘重,根本無力阻擋,瓦剌人燒殺搶掠,百姓們流離失所……”

殿內瞬間陷入死寂,空氣彷彿都凝固了。

朱祁鎮只覺得一陣眩暈,差點站立不穩。他強撐著扶住龍椅,眼前浮現出土木堡那場慘敗的慘狀,耳邊似乎又響起了士兵們的哀嚎聲。

這些年的改革,投入了無數心血,可邊境的防禦竟還是如此不堪一擊。他的指甲深深掐進龍椅的扶手上,指節泛白。

“傳於謙、石亨等大臣速速進宮議事!”朱祁鎮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透著一股難以掩飾的焦慮。隨著他的命令,幾個小太監立刻飛奔著去傳旨,腳步聲在空曠的宮道上回響。

不多時,于謙、石亨等一眾大臣匆匆趕來,個個神色凝重。于謙踏入殿內,官服上還帶著匆忙趕來沾上的塵土,目光堅定地看向朱祁鎮,“皇上,如今瓦剌來勢洶洶,我等需立刻商議對策。”他說話時,眼神中透著憂慮,卻也有一股不容置疑的沉穩。

朱祁鎮微微點頭,“於愛卿,你有何見解?有人提議朕移駕南京,暫避鋒芒,你意下如何?”說罷,他的目光掃過殿內其他大臣,看到有些人微微低頭,似有贊同之意,心中不禁一沉。

于謙神色一凜,向前一步,大聲說道:“萬萬不可,皇上!京城乃大明根基,若皇上移駕南京,民心必亂,瓦剌定會乘勝追擊,屆時大明江山恐將不保。如今之計,唯有堅守京城,調動各地兵馬勤王,與瓦剌決一死戰!”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在大殿內迴盪,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敲在眾人心中。

石亨也抱拳說道:“于謙所言極是,皇上。末將願率京城將士,死守城門,定不讓瓦剌軍踏入京城半步!”石亨身材魁梧,此刻虎目圓睜,手握拳放在胸前,盡顯武將的豪邁與決心。

然而,朝堂之上並非所有人都支援堅守。一位文官顫顫巍巍地站出來,說道:“皇上,京城兵力不足,糧草也未必充足,如何能抵擋瓦剌的虎狼之師?移駕南京,儲存實力,才是保全之策啊。”他話音剛落,又有幾位大臣紛紛附和,一時間,殿內爭論不休,各方意見僵持不下。

朱祁鎮聽著大臣們的爭論,心中愈發煩躁。他時而皺眉,時而搖頭,眼神中滿是糾結。他看向于謙,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猶豫,“於愛卿,你可有把握守住京城?”

于謙挺直腰板,目光如炬,“皇上,臣雖不敢說有十足把握,但只要皇上下定決心堅守,臣願傾盡所能,組織京城防禦,調集糧草,整頓軍隊,定能擊退瓦剌!臣願以全家性命擔保!”說罷,他重重地跪在地上,額頭貼地,表達著自己的決心。

朱祁鎮沉思良久,腦海中不斷閃過這些年改革的艱辛,以及百姓們對太平的渴望。最終,他重重地一拍龍椅,“好!朕決定堅守京城!於愛卿,朕命你全權負責京城防禦,石亨將軍協助於愛卿,務必守住京城!”

于謙跪地領命:“臣定不負皇上重託!”起身之後,他立刻開始有條不紊地安排防禦事務。他先是詳細詢問了太監關於瓦剌軍隊的規模、行軍速度等細節,隨後又和石亨討論京城現有兵力的分佈。

隨後,于謙迅速行動起來。他一面派人快馬加鞭向各地發出勤王令,要求各地將領務必星夜兼程趕來支援;一面組織京城百姓加固城牆,收集糧草。他深知,時間就是生命,每一刻的拖延都可能讓京城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于謙親自來到京城的糧倉,檢視糧草儲備情況。糧倉內,一袋袋糧食整齊堆放,但他仔細估算後發現,這些糧食僅夠京城守軍和百姓支撐半月有餘。他立刻下令開啟官倉,將部分糧食分發給百姓,同時號召京城內的富商大戶捐糧。

京城內,百姓們聽聞瓦剌來犯,人心惶惶。街道上,到處都是驚慌失措的人群,有的收拾行囊準備逃離,有的圍在一起議論紛紛。于謙親自走上街頭,站在一個高臺上,大聲安撫百姓情緒:“鄉親們,莫要驚慌!皇上已下定決心堅守京城,我等眾志成城,定能擊退瓦剌!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加固城牆,運送糧草,就是為保衛京城出力!”他的聲音堅定有力,漸漸地,百姓們圍攏過來,安靜地聽他講話。

在於謙的號召下,百姓們漸漸安定下來,紛紛投入到防禦準備工作中。老人們自發組成後勤隊伍,幫忙運送物資,在路邊燒水煮飯,為忙碌計程車兵和百姓提供食物;青壯年們則拿起工具,與士兵們一起加固城牆。城牆上,錘打聲、呼喊聲此起彼伏,所有人都在為保衛家園而努力。

而此時,瓦剌大軍正浩浩蕩蕩地朝著京城逼近。也先騎在馬上,嘴角掛著得意的笑容,“大明經土木堡之變後,不過是個空架子,此番定能一舉拿下京城,重現大元榮光!”他身後,是一望無際的瓦剌軍隊,戰馬嘶鳴,軍旗飄揚,氣勢洶洶。

京城之外,一場生死之戰即將拉開帷幕。于謙站在城牆上,望著遠方的地平線,心中暗暗發誓:“大明江山,絕不能在我手中丟失!瓦剌,我定要讓你們有來無回!”他知道,接下來的日子,將是對大明,對自己最嚴峻的考驗。但他無所畏懼,為了守護大明,為了不負皇上所託,他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城牆上的風呼嘯而過,吹起他的衣袍,他卻巋然不動,眼神堅定地望向遠方,等待著即將到來的惡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