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言每天都去山洞裡煮一鍋野菜,裡面放著一些栗子,一些山裡的山貨,還有很多的吃的。
當然都是這個地方有的,並且這裡的人認識的,許三嬸也會來這邊幫她整理一下,畢竟這個地方也有她的一部分。
許言也明白許大丫為什麼能活下來了,因為有許三嬸的幫忙,山裡的這些東西只靠她一個人採集,自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許三嬸也是知道大丫走了,但是她沒說什麼,甚至連大丫去哪兒了都沒問,只是像照顧大丫一樣照顧著許言。
許言已經能夠找冬天的柴火,但是不算好柴火,還會去山上和人換點大一點柴火,她撿起細碎的小柴背過去找一些大人,幫她砍一些大的,讓她揹回來。
重肯定是重,但是她很滿意,甚至四歲的時候,成功的為自己弄好了過冬的柴火。
家裡好像之前的那些可怕都消失了,但是死去的人命時刻的提醒著所有人,這個家裡稍不小心就會被弄死。
許小姑一直在暗中找機會,後面卻發現家裡人根本就不給她機會,那些男孩子被父母強制要求一起玩,她每次動手都找不到機會。
王寡婦帶來的兩個姑娘,平日裡忙著洗衣餵豬,根本沒時間。
許言每天都在山上瘋跑,颳風下雨都阻擋不了她必須去山上的決心。
許小姑被老太太養的又懶又饞,根本就不樂意動,自從老太太走了以後,整個人就開始躲在房間裡不願意出來。
人開始越來越胖,面板卻是越來越白,整個人像那大白蟲一樣。
許老爺子對於胖起來的閨女也不說,甚至像個真正老實憨厚的老頭一樣,每天除了吃飯都在村裡遊。
許言知道,這個家裡看似平靜的湖面下隱藏的都是假的。
四個兄弟明爭暗鬥,兩個兒媳婦和許小姑也是,家裡每天都很熱鬧,許言這個透明人偶爾也會上桌。
許老爺子一直盯著她,從來沒有一天放鬆過,甚至有時候會特意游到她儲藏食物的地方,看著她準備的那些食物,伸手進去衡量一下消失的東西。
許言有一次來這邊累了,直接進空間睡覺,然後就看著老爺子拿著一根樹枝比劃來比劃去比劃那些消耗的東西。
許言從不小看人,所以她一直等到老爺子把所有東西檢查好,然後離開半個時辰以後才回到這邊。
許言現在每天喝奶粉,吃肉,吃金貴的糧食,然後又在這邊吃野菜,把那些味道全部壓下去,回去以後老老實實的打豬草餵雞,打掃院子。
這些活都是他們三個女娃娃做,許言不做的話,老爺子盯她的目光就會更多。
如果不是她還是個孩子,三拳難敵四手,不然她早跑了。
許言又苦等了一年,終於等到了自己五歲,她被允許上街去賣雞蛋,可是老爺子卻是一個雞蛋都不給她。
許言對此很無語,她不明白老頭子為什麼總喜歡盯著自己,但是並不影響她去逛逛,看熟了趕集的時候悄悄的可以過來買點東西。
——————
話分兩頭。
許大丫這邊被敲了腦袋,又被許言砸了一下後腦勺,砸在地上的石子上,成功的幹失憶了一陣子。
老獵戶本來就沒錢娶兒媳婦,瞧著這姑娘身上的衣響又破破爛爛的,當時天黑的很,只看見牛上的一個小屁孩兒,長啥樣他都沒看清楚 。
如今人撿回來了,也給買了藥,還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名叫山月,姓氏為林,跟著獵戶的妻子姓,成了獵戶家的童養媳。
獵戶他們屬於山民,進不了縣城,去鎮子上又太遠,這才會選擇較近的村落,和他們換一些必需品。
許大丫他們也見過,就是他們經常去的那個村子裡一家的女娃,但是看著那女娃後腦勺上的傷,他們默契的沒有說。
白撿的一個媳婦,又失憶了,不知道以前是哪兒的,做事又勤快,老獵戶的妻子也樂意編個故事哄她。
“你是我表舅家的姑娘,後面來山上找我們的時候被狼追了掉坑裡摔了腦袋,後面就一直住在姑姑這,你家和我家有婚約,你和悅哥兒以後本就是夫妻,所以乾脆給我表舅說,讓你在我這住著。”
許大丫也不知道是信了還是沒信,反正她被留在了山裡,成為了那家的童養媳。
在這裡她可以每天都吃飽,穿上了用葛布做的衣服,雖然有些磨人,但是衣服確實是新的。
也換上了新鞋子,甚至每天都有飽飯吃,許大丫(林山月)雖然覺得現在的日子有些古怪,但是心裡有一種感覺,現在的日子比之前的日子好了很多。
漸漸的她也放下了追尋過往的想法,如今一家人打獵的打獵種地的種地,也算過得不錯。
許大丫越長大就越來越像她娘,許家的基因倒是沒有帶多少,而且為人勤快,在周圍的幾個山頭,大家都知道她的身份。
這個結果已經算是最好的了。
隨著吃的東西越來越多,林山月身體也越來越好了,整個姑娘長高了不少,她又比許言大,已經有一些少女的風采了。
老獵戶也是高興,他們山民本不容易娶媳婦,畢竟他們沒有戶籍,誰家好人願意把閨女嫁給他們這種山裡的,除非花大價錢去買。
當時看到這個丫頭把人救回來的時候還想著送回去的時候看看能不能要一筆藥錢,結果他們去村裡打聽卻聽到許大丫被人拐販子拐走,許老婆子死了。
後面他們寧可走遠一點也不來這個村子換了,甚至有時候會特意去鎮上多待兩天,多買一點帶回去。
林山月就如同山間的月亮,每日辛勤勞作,有吃的有喝的,家裡的婆母每天還會關心她,自己的未婚夫見到她就會臉紅結巴。
她的小日子過得不錯,每天都能吃飽飯,每年還能有兩套衣裳,冬天的時候冷,老獵戶兒子特意去打了一些兔子,給她縫製了一套兔皮衣服。
林山月婆婆還為她買了個銀簪,算作給她的添妝,不想委屈了這懂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