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入庫穹霄裂鷹羽翼7487對,其中6245對一階,1132對二階,110對三階……”
一名年輕的錦袍修士,正站在庫存門口,清點著此番大戰的收穫。
其中被覆雪團滅的穹霄裂鷹一族,算是其中大頭。
數以萬計的屍身,給東海域賺回了一筆不小的財富。
其中,尤以穹霄裂鷹的羽翼最為值錢。
無論做扇,做羽衣,還是做飛翼,都是上等材料。
一些丹方,功法,也需要此物。
而巧的是,作為這批戰利品的擁有者,覆雪與青鸞一族都是妖族。
對他們來說,妖族的屍身,除了進食也無他用。
不如將其換成更適合他們的獎賞,比如各種好吃的,丹藥,奇珍異寶等……
於是這堆妖獸材料就落到了江嵐手中。
但由於數量太過龐大,逍遙仙宗消化不了,於是為了感謝戰士們的英勇作戰,便拿出一部分將其分發了下去。
所有參戰計程車兵都分得一二,喜不自勝。
餘下的,一部分進了研究院,或許能借此湧現出奇功異法,又或者稀奇法寶。
太平書院也有數具標本送入其中,作為授課道具。
還有一批,則在逍遙仙宗的能工巧匠手中,變作各式新型法寶,輸出到了市場之中,引發了飛翼之寶的大跌。
即便如此,其恐怖的利潤,依舊為逍遙仙宗,挽回了絕大部分的戰爭開銷。
經過多輪分贓後,這些餘下的便被封裝入庫,留待後用……
除此之外,也有繳納的中域制式武備,符籙,丹藥等,都丟給了研究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不得不說,中域地大物博,乃世界中心,道統術法的碰撞尤為激烈,發展極快。
僅僅這數十年的修生養息,便湧現出了不少新式‘法符丹器’,又充實了一波東海域的術法傳承。
如今,源源不斷吸收外界道統的‘知識閣樓’,已有200層往上。
這些仙靈大陸古往今來的道統傳承,正漸漸的透過太平書院這個口子,向著外界輻射。
讓東海域的修仙文明,有了跨越式的提升。
從原先的蠻荒墊底,攀升到同中域分庭抗禮的地步,且還未有減緩的趨勢。
以這樣的速度,超過中域已是指日可待了。
除了這些明面上的好處,一些隱形的收穫也不少。
比如‘聲望’……
這一戰,算是徹底打響了‘彼岸宗’,‘逍遙仙宗’的名聲,也扭轉了人們對於東海域的看法。
不同於之前的太平書院招生,以及江嵐的結丹突破。
這些動靜雖大,但在其他地域,也只是引來了各大勢力的關注……
更多的平民百姓,還是更加註重自己的一畝三分田。
但此戰過後,就連凡俗的販夫走卒,對東海域的逍遙仙宗也是有所耳聞。
隨著人們的重視與探尋,東海域的各種變化開始浮現水面。
太平書院的教學主旨,靈道法器的更新迭代,生活環境的太平舒適……
如此種種,越傳越魔幻,一度成為了眾人眼中桃花源,理想鄉……
於是,遷途發生了……
北漠,南疆,中域,越是靠近東海的,越是率先做出了反應,有隻身單影的,也有舉族遷移的。
他們認為,擊敗了中域十萬大軍的東海域,將會是下一個騰飛之地。
這裡或許有著能讓他們更進一步的契機。
本就在鬥爭中敗下陣來的邊境勢力與散修,自然不願放棄這個機會。
而他們的到來,也給東海域帶來了財富、道統,以及大量人口。
東海域近百年,接連震盪所凋零的人口正在極速填充,儼然一副中興之勢。
不過麼,這個中興之勢,對於某些人來說,就是純純的打臉了……
中域,西蜀邊境的某個酒肆之中。
一青年書生看著手中的簡報,憤怒直衝腦門。
“謠言!絕對是謠言!”
“那可是十萬大軍!那可是世幽真君!”
“豈會敗於區區東海蠻荒之地?!”
酒肆之中,剛剛平息的議論,因為這番話,再次翻湧。
而他們的議題,自然就是近些日子的東伐之戰。
還別說,書生的說辭,支援的人不在少數,反倒認為東伐失敗的人佔據下風。
之所以這般,便是因為仙朝隱瞞了東伐之戰的戰報。
仙朝子民們對於戰局的認知,依舊停留在了全軍進發東海域之時……
如此已有一月之久。
但起初,人們並未對此感到疑惑,畢竟對於一場大型戰爭來說,一個月…真的蠻短的。
沒有戰報傳來,倒是也能理解。
然而,隨著一些東伐失敗的小道訊息漫天飛,且說的那叫一個有模有樣。
漸漸的,也有人開始相信了。
畢竟若是謠言,那朝廷為何沒有出面平息輿論,反而對此事三緘其口。
隨著這些人收集到的資訊越來越多,越發覺得仙朝的各種決策很是可疑。
於是,關於東伐成敗之論,仙朝陰謀論等,在極短時間內,擴散到了整個中域,引得人們人心惶惶。
擁躉黨與質疑黨各點開花,隨處上演著激情對峙,各有輸贏。
雙方都試圖找尋蛛絲馬跡證明自己的論點。
甲說:東伐軍兵強馬壯,再怎麼著也不可能一個月就敗亡吧,那可是十萬大軍,元嬰真君親率,數十位結丹真人隨行……
乙說:要是沒有失敗,為何朝廷不闢謠,任由此等言論鋪天蓋地?要是沒有失敗,又為何有人遷徙東海域?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雙方各持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
吵吵嚷嚷已有半月有餘。
此處酒肆也不過是其中一個縮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