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悉跟鴻臚寺專門負責北方與遼東事宜的同僚溝通,詳細瞭解韃靼和女真各部的具體情況。當然這樣還不夠,他還打算安排雲祥號的人去打探情報,更全面詳盡地瞭解韃靼和女真各部的情況。
除此之外,他還要跟進工部的鑄造程序。自從把那些機械圖交到工部手裡後,就一直在忙都察院的事,也沒時間去過問鑄造進度。也不知道那些工匠是否做得順利,有沒有遇到難以理解的地方,得抽個空去工部跑一趟才行。
這麼一忙起來,閔悉就不怎麼去都察院了。只在上早朝前一天去都察院點個卯,瞭解一下都察院的基本情況,差不多也算是瞭解朝中的動向。當然,雲霽那邊也會密切關注朝中動向的。
新的首輔大臣剛定,鄭拓雖然是變法派,但他也未必會完全遵照張居正的政策來,可能會出一些新政,朝局也算不上穩定,他們還得多留神朝堂變化。
閔悉忙了許久,又跟雲霽商討,最後寫了一份奏摺,詳細闡釋了對女真的政策。除了從內部分化女真各部,均衡三部實力互相制衡外,還要適當培植韃靼的勢力,以此來牽制女真部落。
此外還提到了對女真的通商政策:嚴格控制大明對女真的商貿資格,嚴禁商人走私,尤其控制鹽鐵貿易,禁止向女真輸出鐵器等;加強對走私商販的打擊力度,畢竟滿清能夠有底氣入關,少不了吃裡扒外的晉商鹽鐵糧食的走私。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晉商走私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氣候的。閔悉估摸著晉商早就已經在向關外走私了,只是如今大明國力衰微,地方官僚腐敗懶政,並沒有引起重視。閔悉既然已經知道這其中的危害,就不可能聽之任之,需得好好整頓一下才行。
閔悉沒有把奏摺交給上司,而是直接拿去呈給了萬曆皇帝。
萬曆皇帝看完了奏摺,將它隨意地扔在桌上,並沒有重視:“這些都是小事,交由內閣處理就好,閔卿如何還要專門把摺子拿給朕看?”
閔悉表情十分嚴肅:“陛下,邦交無小事!北方強敵始終都是中原王朝的勁敵,萬不可輕忽。韃靼雖已與我朝達成盟約,不動干戈,互市互惠,但並不意味著這些威脅就不存在了。只要有機會,周邊的蠻夷部族無不想咬上我大明一口。除了韃靼,遼東的女真各部也在積蓄力量,他們實力日益見長,甚至都能與韃靼抗衡,如果不予以重視,假以時日,他們未必不能像金國一樣捲土重來!陛下總不想重蹈靖康之變的覆轍吧。”
萬曆聽到這裡,不由得打了個寒顫。靖康之變是刻在每一個漢人骨子裡的恥辱,女真確實不容小覷,畢竟他們祖上確實闊過,若有機會,他們絕對會捲土重來。
“那依閔卿的意思,除了分化牽制他們,就是嚴禁與他們通商?”萬曆的右手指在案几上輕點著。
“如今大明國力不足,自然只能以懷柔政策對待。好在變法初顯成效,待過些年兵強馬壯,國庫充盈了,便可以出兵破之,至少能換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和平。”對敵人,閔悉毫不仁慈,在這個尚未有國際秩序的混亂時代,只有弱肉強食、成王敗寇。
萬曆詫異地看著閔悉:“沒想到閔卿還是個主戰派。”
“和平與疆土,從來都是從戰場上贏得的。一旦國力許可,時機合適,出兵未嘗不是好事。”有能力主動發動戰爭,總比打不動的時候被動挨打的好。
萬曆輕輕擺手:“罷了,此事朕會與內閣大臣們商議的。”
閔悉和雲霽從宮裡出來:“七哥,你要加油啊!早日成為內閣大臣,最好是做到內閣首輔。”
雲霽挑了挑眉:“此話怎講?”
閔悉看著他笑:“我看陛下對出兵女真並不太感興趣,這仗也不是現在就要打,等個十年二十年也不遲,到時候你應該能進內閣了吧,那時這事就可以由你來主導了。”
雲霽聞言,無意識地用修長的手指摸了摸自己的眉毛,嘴角彎起一個好看的弧度:“九弟這樣看好我,那我努努力吧。把遼東地區納入大明版圖,了卻你的心願。”
雲霽太懂閔悉的擔憂了,他害怕大明躲不開命運,最終還是亡於女真。
閔悉拍拍他的肩,笑盈盈的:“我看好你哦!”
閔悉的奏摺還是引起了萬曆的重視,不久後,內閣下達了對韃靼和女真的政令,內容跟閔悉奏摺上的差不多,只是更為詳盡。還在市舶司下設立了一個緝私隊,專門負責對外商貿的稽核與盤查,嚴禁走私違禁物品。
按照雲霽當前正五品的資歷,要熬進內閣,走正常流程,至少需要再熬上二十年。
這年從夏天開始,京師地區就開始出現旱情,而且持續時間非常長,災情非常嚴重,一直到第二年,京師地區也沒下過幾場雨雪。連續兩年莊稼嚴重歉收,就連飲用水都成了問題。甚至連惠通河水都乾涸了,連京杭運河的最後一段也受到了影響,漕船都進不來京城,只能停在幾十裡外的碼頭,物資得靠陸路轉運進京。
京師地區旱情嚴重,糧食歉收,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好在戶部多年來一直在多地推廣紅薯、包米和土豆的種植,全國糧食連年豐收,糧庫充盈,可以從各地調來糧食支援京師地區,沒有釀成流民四起、餓殍遍野的慘狀。
閔悉製造的蒸汽抽水機發揮出了前所未有的功用,保證了京師地區百姓的基本飲用水問題。
戶部和工部都立了大功,雲霽和閔悉更是最大的功臣。
年末考成時,雲霽擢升為通政使司左通政,正四品,負責呈轉、封駁奏章,也就是說,全國各地官員呈上來的奏章,都要經過他的手呈轉給皇帝或者駁回,還有參預大政、大獄以及文武官員推選的權力,是個有實權的官。
閔悉是個舉人,意味著學歷限制,在仕途上前途幾乎到了頭,職務不能再往上提拔,皇帝除了在銀錢上進行賞賜外,便開始往橫向發展,讓他身兼多職,任命他為工部製造庫主事,還專門為他設了一個製造廠,專門用來製造他設計的那些機械,以改善大明人民的生活。
萬曆二十二年,四十八歲的雲霽重回翰林院,任翰林學士,次年入內閣,成為大明歷史上最年輕的內閣大臣之一。
閔悉依舊是個六品小官,不過他此時已經身兼數職,要不是他自己拒絕,萬曆還打算繼續給他加官。雖然官職不高,但他是宮中常客,是萬曆十分倚重信任之人。
如閔悉所願,萬曆皇帝雖然很多時候不著調,但重大國事上還是聽勸的,也沒有如歷史上那樣三十年不上朝。大明雖然骨子裡已經腐朽了,但並未像歷史上那樣爛得扶不上牆,應該還能苟個幾十上百年,大明亡於女真的詛咒也許真的可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