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章 匹諾康尼——小劇場擴充套件

遊戲中,存在著三枚基礎的同諧光椎。

分別是齊頌,輪契與調和

「合指為拳,眾志成城。我獻出自我,而後收穫更高之物——我們。」

「沒有比這更和諧的聲響,人人各就其位,龐大的機器應聲而動。」

「還有什麼比消除不諧音律更愉快的事麼?」

以上是光錐的介紹。

正如之前所講。

希佩是千人千面,劇情中也講道,希佩是來自諧樂天體世界的叢集星神。

為了對抗宇宙無情的法則,智慧生命需要抹煞孱弱的私慾和個體的差別,融入同一闕諧樂譜中去。

我想這幾段文字,幾乎是昭然若揭了,希佩所行走的同諧命途。

祂信奉將個體比作器械內的齒輪,按照預定的位置,承擔相應的職責。

在這個工程中,你需要摒棄一切思緒,如同機械般為了整體去運轉。

【也正是所謂的,獻出自我,成就我們】

“家族,不允許任何脫離同諧的聲音,

不允許任何損害家族利益的聲音,

不允許任何質疑家族統治的聲音”

那這時,你真的具有自我意識嗎?

這讓人,不由得想起了某位德三的著名人物。

在他活著的時候,國家就如同全力運轉的器械。

他等同於希佩,他的追隨者就如同追隨希佩的家族。

如同獵犬,將所有的不諧和雜序,抹去。

這必然,是錯誤的。

---

試問,當宇宙自原始的大爆炸誕生時。

當構成這個世界運轉規律的大道出現時。

是先誕生了命途,還是先誕生了星神?

是星神發現了命途的存在,成為先行者,他們才成為了星神。

還是星神的存在,開拓出了命途的概念,使得追隨者們能夠成為命途行者?

命途行者們的行為,就一定符合星神們踐行的理念嗎?

究竟是希佩影響了她的追隨者。

還是她的追隨者產生了異樣的思緒呢?

或許,可以看看他的答案。

明朝

王陽明正坐在自己的書齋內,挑燈夜讀。

他此刻還處於青年時期,還在相信朱子的格物致知。

明日,他就將踏入那片竹林中,命運已經到了他人生第一次覺悟的階段。

“不對,不應該是這樣”,他眉頭微皺的看著天幕。

“這裡面一定存在什麼問題,團結一致,共同建設家園自然是好的,但....”

王陽明思緒飛轉,他一時間有些語塞,不知該如何去將心中產生的異像感描述出來。

緊接著,他的腦海中回想起自己孩童時在學堂上的經歷,想起了自己父親因為宦官弄權而被貶。

更想起了自己曾喬裝打扮,化作農戶,去加入了“暴動”的農夫中,想要知曉他們為什麼要反抗陛下的統治。

"是了,是了”,他喃喃自語道:“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良知,天生的靈性不應該被後天的環境和教育所矇蔽”

“小時的學堂老師不對,朝廷內的那些宦官不對,天幕中的星神也不對”

“心即理也,每個人都應當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他們應當有著自己的價值”

“人人皆可成聖”

王陽明說出了會令周邊人大驚話語。

一句極其簡單,極其平凡,卻又難以說出口的話語:“我認為,同諧星神的主張是錯的”

但是

或許希佩沒有錯,太一也沒有死亡。

兩者或許是都預見了自身命途中的缺漏處,所以互相融合。

秩序,是在一個穩定的統治者領導下,自上而下進行的。

必須存在一個強大且令人信服的外力存在。

但極端的秩序,將會導致人們毫無自由,令其心生不滿。

而同諧,是自下而上的。

它是由大量有著同一個目標的不同人,自發集合形成的。

只要信念一致,即使沒有領導者,也能穩定向前行走。

但絕對的自由,只會導致社會的崩塌。

過於特立獨行,將會令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劇。

所以,秩序需要同諧。

同諧,也需要秩序。

---

在這時,光幕中插入了一段特殊的片段。

一道位於宇宙星系的另一側,

在那裡居然存在著一道圓盤般的巨型建築。

建築的中心處,是一棟高聳的巨型樓宇,下方則是一道如同日晷般的奇怪物體。

這顯然不是星球般的人造物,被一團絢麗多彩的紫色星河所裹挾在其中。

恍然蒙上了一層面紗,增添了一股神秘的色彩。

建築內四射而出的巨型光束在星屑組成的星雲中不斷折射,彷彿一道絢麗的紫色霧氣。

光幕上適時的打出了它的名字。

【盛會之星】——匹諾康尼

畫面的鏡頭瞬間拉近,進入這未知的神秘建築中去。

原來,這竟是一座供人休憩,娛樂的場所。

所有看見光幕的古人們不由自主的沉溺在,這富麗堂皇,彷彿夢境之地的匹諾康尼中去。

“這、這難道是仙神們居住的場所嗎,真是天上樓閣啊”

“我連做夢都夢不到如此富麗堂皇的奢靡之所,居然懸浮在太虛中”

“若能有幸去上一次,某死而無憾啊”

兩側高聳數百層的走廊,奇異的建築風格,寶石般耀眼的裝飾,夢境一樣的色彩以及美豔無比的侍女。

都深深吸引了古人的眼光。

但這幅畫面也是一閃即逝。

光幕的鏡頭突然一斜。

彷彿摔了出去一樣,落入一片深藍色的大海中。

無數的泡沫遮蔽光幕的畫面。

下一秒,只聽見噗通一聲。

畫面突破了海底,竟從天空中摔落下去。

“大海深處居然是連線另一個世界的天空?!”

“我記得,曾在某志怪異聞中看到過,地點深處有狹隘隧道,可以進入地底的仙人所在,難不成?”

一位穿著青衣的文人看著光幕的畫面,喃喃自語道。

希望他不要去做些傻事吧,可不要學那李太白落水而亡哦。

(李白:勿cue。詩、詩仙的事能叫失足落水嗎?,這叫醉酒撈月!}

總之,伴隨著某位詩仙的抗議聲。

一座極其盛大,恍若異世界的巨型都市出現在眾人眼前。

風格迥異的建築,豔麗炫目的彩色燈光,新奇神秘的交通設施。

在空中飛行,透明狀的魚兒。

以及那些穿著樣式各異,引人注目的奢華服飾的“人”

共同組成了響徹寰宇的盛會之星,匹諾康尼。

在這裡,你可以做到你想要做的一切。

【這是同諧的駐足之地,這裡是同諧的樂園

大明

“盛會之星?”,朱元璋倒吸一口冷氣,“我的老天爺啊,這天上的仙神們過的真是闊綽無比”

“居然那如此多的鋼鐵和寶石在宇宙中專門建造了用來娛樂的所在”

(他不認識這些建築材料和燈光)

“咱要是有這麼多錢,也就不必日夜操勞了”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正在宮內舉行一場,號稱窮盡天下奇珍異寶,窮奢極欲的極樂之宴。

(注:極樂之宴不存在,這是借用電影內的橋段,方便大家想象)

他正滿臉笑容的,蔑視那些番邦之人,似乎在說:讓這群鄉巴佬們見識見識大唐的富庶。

可天幕中出現盛會之星,卻輕而易舉的將他比了下去。

大家都忙著看仙神們的居所,哪有功夫看你李隆基啊,你又不是楊玉環。

不過,根據笑容守恆定律。

笑容不會消失,只會轉移。

李隆基笑不出來了,可宴會中的那位詩仙卻是抱著酒罈子,對著光幕上的城市開懷大笑。

他滿臉醉意,舉起酒罈將其一飲而盡。

隨後以地為紙,用手指沾著酒液就洋洋灑灑寫下一篇,辭藻華麗的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