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帶著哭腔,聲音顫抖得如同秋風中飄零的落葉,脆弱而無助。
哽咽著說道:“今晨偶得前朝遺墨,墨香盈袖間只盼能與皇兄共賞雅趣。
未料踏入御書房時,只見龍案前金軀忽傾,硯中殘墨尚溫,皇兄已昏厥案牘。
怔忡之際,窗外驟湧黑袍如浪,更有近身內侍忽露獠牙,寒光直指榻上龍顏。
幸得暗衛如暗夜玄鴉瞬至,與殿前侍衛結成銅牆,刀劍相擊聲震九霄,血染丹墀方退敵寇。
如今想來,猶覺後脊發涼,若不是暗衛與侍衛拼死護主,皇兄怕是凶多吉少。”
說著,寧辰星的淚水奪眶而出,順著臉頰肆意滑落,滴落在地上,濺起小小的水花。
彷彿是他內心恐懼與自責的真實寫照,整個人彷彿真的被這場變故嚇得心力交瘁,癱軟在原地,彷彿失去了所有的力量。
寧辰星站在養心殿內,身軀如遭狂風肆虐的弱柳,止不住地劇烈顫抖。
那顫抖從他的指尖蔓延至全身,彷彿每一寸肌膚都在訴說著無盡的恐懼。
他的聲音帶著一種難以抑制的顫音,恰似深秋枝頭那片搖搖欲墜的枯葉,在凜冽寒風中發出絕望的哀鳴。
他的雙眼睜得滾圓,眸子裡滿是驚恐與惶然,空洞而無助的眼神。
彷彿仍深陷在剛剛經歷的那場猶如噩夢般的可怕場景之中,無法掙脫。
那眼神,恰似迷失在黑暗森林中的羔羊,面對未知的危險,充滿了恐懼與迷茫,每一絲目光的遊移都透著無盡的驚惶。
整個人瑟縮著,雙手緊緊抱在胸前。
彷彿試圖透過這種方式,從自己逐漸冰冷的身體上汲取一絲溫暖,抵禦那如影隨形、深入骨髓的恐懼。
蕭婉兮目睹這一幕,原本光潔如玉的額頭瞬間緊緊皺起,兩道秀眉緊緊擰成了一個深深的“川”字。
宛如一座即將爆發的火山,蘊含著她內心深處深深的疑慮與不安。
李公公竟然背叛皇上,做出如此大逆不道、背主求榮之事,這實在是超出了她的理解範疇,如同一場荒誕不經的噩夢。
在她的記憶中,李公公自入宮起便始終侍奉在皇上左右,歷經無數宮廷風雲變幻。
宛如忠誠的衛士,始終對皇上忠心耿耿,從未有過絲毫懈怠與異心的跡象。
多年來,他伴隨皇上處理諸多事務,每一個決策背後都有他默默支援的身影。
每一次宮廷危機中,他都堅定地站在皇上身側,宛如守護主人的忠犬,不離不棄。
可是,眼前的寧辰星,那失魂落魄的模樣實在太過逼真,讓人難以質疑。
他的身體顫抖得如此劇烈,彷彿下一秒就會因恐懼而癱倒在地。
聲音中滿是恐懼的哭腔,那哭聲猶如受傷的野獸,充滿了絕望與無助。
眼神裡的驚恐也絕非能夠輕易偽裝出來,彷彿真的經歷了世間最可怕的事情。
而且,事發當時,御書房內暗衛與侍衛重重守護,他們各個訓練有素,對皇上忠心耿耿。
倘若寧辰星編造謊言,以這些人的敏銳洞察力與對皇上的赤誠之心,必定會在第一時間戳穿他的謊言,讓他無所遁形。
更何況,滿朝文武皆知,整個承霄國上下也都清楚,五王爺寧辰星向來對風花雪月之事情有獨鍾。
整日沉醉在詩詞書畫的風雅世界裡,痴迷於琴棋酒茶的悠然生活,是個名副其實、眾人皆知的閒散王爺。
他對朝堂紛爭似乎毫無興趣,對權力的追逐更是彷彿與他絕緣。
這樣一個看似淡泊名利的人,要說他精心謀劃了這場刺殺皇上的驚天陰謀,實在是讓人難以置信,猶如天方夜譚。
如今,局勢如同亂麻般錯綜複雜,一切都陷入了混沌不清的迷霧之中,讓人摸不著頭腦。
蕭婉兮深知,當下也只能將全部希望寄託在太醫的診治結果上,期盼能從那裡找到一絲解開謎團的線索。
她在心中暗暗長嘆一聲,無奈地思索至此,輕輕點了點頭。
算是暫且預設了寧辰星的說辭,儘管心中的疑慮依然如烏雲般籠罩不散。
寧辰星察覺到蕭婉兮的舉動,微微垂著頭,繼續佯裝出一副驚魂未定、深受驚嚇的模樣。
他微微顫抖的身軀,時不時發出的幾聲低低的抽噎,彷彿都在訴說著剛剛經歷的那場可怕變故給他帶來的巨大創傷。
然而,就在他低垂的眼眸之中,陡然閃過一抹如同利刃般的狠厲光芒。
那光芒轉瞬即逝,卻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瞬間劃破了他眼底深處隱藏的黑暗深淵。
這抹狠厲,猶如來自地獄深處的惡鬼凝視,帶著無盡的冷酷與決絕,彷彿要將所有阻礙他的人都斬於無形。
他在心中暗自思忖,看來這皇后蕭婉兮絕非等閒之輩,心思如此敏銳,洞察入微。
日後必定會成為自己邁向權力巔峰路上的一塊絆腳石,如芒在背,斷斷不能留。
又想到二皇兄已被自己巧妙地藉故支開,按照精心安排的行程,需三四日之後才能返回京城。
想到這裡,寧辰星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揚,暗暗勾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
那笑容中充滿了算計與得意,宛如一隻隱藏在暗處的狡黠狐狸,正謀劃著一場驚天陰謀。
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一旦太醫竭盡全力也無法喚醒皇兄,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
為了穩定朝局,安撫民心,眾人必定會為了大局考慮,將他推舉到監國的位置上。
只要大權在握,往後的一切便都如同棋盤上的棋子,任由他擺佈。
所有阻礙他的人,無論是朝中大臣,還是後宮嬪妃,都將被他一一清除。
如同秋風掃落葉般,不留一絲痕跡,而他,將成為這天下真正的主宰。
在養心殿內,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夕,讓人喘不過氣。
幾名太醫神色凝重,腳步匆匆卻又小心翼翼地圍聚在龍榻之畔。他們清楚,榻上之人的安危,關乎著整個王朝的命運。
此刻,太醫們全神貫注地為皇上診脈。為首的許太醫,雙眸緊閉,額頭上隱隱沁出細密的汗珠。
他將全部的心神都凝聚於指尖,試圖透過那細微的脈搏跳動,感知皇上體內每一絲微妙的變化。
他的神情嚴肅,彷彿正在與病魔進行一場無聲而激烈的較量。
其他太醫也各施其法,有的微微皺眉,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疑惑,手指輕輕搭在皇上的脈搏處。
如臨深淵般謹慎,試圖從那若有若無的脈象中,捕捉到病症的任何一絲線索。
有的則一邊診脈,一邊在心中默默回憶著各類醫案,期望能從中找到相似的病症與解法。
漫長而煎熬的診脈過程終於結束,幾人緩緩聚攏在一起,頭挨著頭,低聲交流起來。
他們的聲音如同秋日裡的微風,輕柔卻又帶著幾分沉重,每一個字都彷彿承載著無盡的憂慮。
“這脈象實在古怪,除了虛浮如遊絲,竟無其他明顯異樣。”一位太醫輕聲說道,語氣中滿是無奈。
另一位太醫微微點頭,緊鎖眉頭回應道:“是啊,我翻閱了諸多醫典,卻從未見過如此病症,實在棘手。”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神色間滿是凝重與無奈,彷彿在探討著一個無解的難題。
空氣中瀰漫著緊張而壓抑的氣氛,彷彿時間都在這一刻凝固,每個人的心頭都沉甸甸的。
許太醫眸中閃過一抹沉思,看了眼同僚們的神色,沒有說話,而是悄悄將手中的銀針收回袖中。
片刻之後,這位資歷最深、醫術最為精湛的許太醫,邁著沉重而緩慢的步伐,一步一步。
彷彿每一步都承載著千斤重擔,緩緩走到皇后蕭婉兮和五王爺寧辰星面前。
他先是恭敬地整了整衣衫,每一個動作都顯得莊重而肅穆,而後俯身行了一個大禮,身姿低伏,久久未起。
他緩緩抬起頭,神情黯然,眼中滿是自責與愧疚,那眼神彷彿是一個戰敗的將軍,充滿了不甘與悔恨。
他的聲音微微顫抖,帶著一絲忐忑與沉重,彷彿這些話語用盡了他全身的力氣。
緩緩說道:“啟稟娘娘、王爺,經臣等多方查探,陛下龍體雖無毒素侵體之象,然沉沉睡意如寒潭覆冰,至今未醒。
脈象顯示寸關尺虛浮如遊絲外,再無其它異象,臣等窮盡醫典良方,仍難窺破其中玄妙。
面對聖駕沉痾,實感才疏學淺,未能力挽天傾,心中愧疚難安,懇請娘娘、王爺責罰。”
說罷,他再次緩緩低下頭,不敢直視皇后與王爺的目光,身形微微顫抖。
那微微顫抖的身軀,盡顯他內心深處的自責與惶恐,等待著皇后與王爺的發落。
蕭婉兮聽聞許太醫那番言辭,面色剎那間宛如被寒霜侵襲的嬌花,微微一變。
原本如春日初綻桃花般嬌豔紅潤的臉頰,陡然間褪去了幾分鮮活的血色,變得仿若薄紙般蒼白。
她下意識地將手中那方繡工精美的繡帕緊緊攥起,那繡帕上精心繡制的繁花,在她纖纖細指的用力擠壓下,彷彿也瑟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