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尚安對管月嬈……
他自己都說不清對她是什麼態度。
開始時無視,漠視,疏遠,防範。後來得知她為自己生了一對兒子,震驚,不敢置信,心裡又有點觸動。
但對她的監視不減。
後來見到了一雙兒子,見到了她,心裡又起了一絲變化。
把她當自己人了。
當自己屋裡人了。
但這屋裡人……又不全然相信她。對她做的諸多事情,總會無端猜忖她的用意。
但他對兩個兒子,似若眼珠。
比他對待柳氏生的兒子還要看重。不知是不是因為端陽重午是長子的緣故。
就像當初他做為長子,父親看重他對他寄予厚望一樣。
他覺得他的看重他的喜歡可能來緣於祖父父親。
如今得到訊息,說一雙兒子可能遭人陷害,哪裡呆得住。
“查!”
哪怕把北齊把大朔找遍,都要把暗害兒子的人找出來。
魯束見他情緒激動,表示理解,只怕是心裡惦記回去看那兩個孩子,這會心急如焚,想回去看看他們是否安好。
畢竟親生血脈。
“世子,不能等了。今夜我們就夜襲。”
秦無缺等人均點頭表示同意。
這麼大一座煤山杵在面前,這麼大一座寶山,放任不去挖,是不可能的。煤球帶來的利益眾人有目共睹。
有了它,北齊大軍吃飽穿暖,悄摸換一批精良的武器,指日可待。
眾人自從得知那是一座煤山後,無不蠢蠢欲動。
陸尚安從武門關大營選出一萬精騎,日夜訓練,把隊伍打散悄悄出關,貓在山溝溝裡,尋找最佳作戰時機。
“傳令下去,今晚夜襲!”
“是!”
子時末,人困馬乏,東胡那邊早已進入夢鄉。
大朔自詡禮儀之邦,從不主動挑釁,從來只是被動防禦,守著武門關等著他們出手,東胡那邊放心的很。
東胡已自動忽略去年武門關小規模搶牛羊一事。
不過是饞肉了。
搶牲畜而己,對百姓沒有動手。
要是他們東胡,必定大開殺戒,都衝到家門口了,還不把他們的根鏟了?
只有把他們的男丁鏟盡,才能打碎他們的魂,讓他們失了兵力。
而女人能生產,當然要殺要搶。小孩也不能放過,留著長大來滅他們東胡?
大朔就是一群孬種。
東胡的勇士瞧不起他們!
自認為摸準了大朔將士作戰風格的東胡,很是放心地睡過去。
結果,半夜火起,嘶殺聲震天。
“怎麼回事?”
“夜襲!大朔軍隊殺過來了!”
“什麼!”
將士們衣服鎧甲都來不及穿好,就被陸尚安帶人殺到跟前。
一萬精騎越殺越勇,一路往前推進。毫無防備的東胡如潰堤之水,節節敗退。
越退軍心越是渙散,黑夜裡根本組織不起隊伍抵抗,被陸尚安帶著一萬精騎連夜嘶殺,推進數十里。
天矇矇亮,反應過來的東胡帶兵馳援。
沒想,陸尚安沒有半點迎戰的意思,讓人帶著繳來的戰利品,把東胡將士、百姓串成一串,拖回了武門關。
把東胡援軍整懵了。
這是怕了?
還是又饞肉了?
聽說帶兵的是北齊王世子,有了解他的東胡將領,開始懷疑北齊王世子是不是換人做了?還是換芯子了。
這怎麼作戰方式與以往大相徑庭?
看不懂了。
東胡這邊損失慘重,靠近武門關的落部因為此地水豐草美,是天然的牧場,東胡一些部落散居在此,養了大批牛羊牲畜供應軍中。
此次他們不僅損失大批牛羊,還死傷近兩千人。
開始糾結各部落,集合兵力,打算反攻。
結果收到武門關遞來的信件,要他們拿錢來贖他們的族人。
贖人是兩軍交戰正常操作,東胡沒有異議。可一看價格,牛眼差點瞪裂。
“竟要這麼多銀子?!”
武門關開出天價贖人清單。
是他們給不起的價格。
東胡將領破口大罵,罵北齊王世子奸詐狡猾,把能說出口的髒話都罵了一遍。
但人又不能不贖。
東胡和大朔不同,他們本來就是由各個部落集結而成。
靠近武門關的部落最擅長放牧,被大汗委以重任,結果他部落的首領及妻妾家人都被人捉去了,能不贖人?
萬一其他部落瞧著心寒,分崩離析可怎麼辦。
可贖銀……
這天價贖銀,給不起。
東胡派人去武門關談判。
陸尚安沒把人放進來,只讓魯束帶人出關談條件。
銀子可以少給,那個地方陸世子看上了,要用來放牧。你們東胡自動往草原腹地退後二百里。
陸世子要把那塊地圈起來。
放牧事小,挖石墨事大。
陸世子不可能放著眼前的肉不吃。
東胡咬著後槽牙應了,領回族人,退後二百里。
但自覺受到了屈辱,想報以陸世子顏色。
陸尚安自然知道東胡的尿性,派隊伍親自盯著他們,見他們果然後撤,開始築牆圈地。
準備對煤山開挖。
落風鎮,土地化凍,勤懇的百姓已經開始犁地準備春耕。
春雨綿綿,管月嬈又一次召人種樹。
樹苗有來自落風鎮及北齊各處,花國位面,港下村位面,還有系統商城。
管月嬈花大價錢從系統商城買了適合落風鎮種的果樹苗,準備試種。
寂寞可以忍耐,但食材匱乏,少吃少喝不能忍。
北齊也有果子,但種類極少,落風鎮又作為邊境,離北齊最大城池慶元府路上要走十來天,什麼水果運過來都爛了。
必須豐富落風鎮的水果和各類食材。
落風鎮各處城門再次張貼用工資訊。
這回只要青壯。
待遇也提到二十五文。
管月嬈的幾家作坊,幾乎是各年齡層都有,每次招工都優先考慮持有落風鎮戶籍的自己人,後來軍眷來了之後,第二考慮軍眷。
但凡居住落風鎮的百姓想找工作的,各年齡段幾乎都可以在各處作坊和工地找到工作。
本來落風鎮人口就少,如今哪怕人口增長,各處作坊和建築工事處都需要人。
再有各家還要留人打理自家莊稼,如此幾乎每家都有人在上工,就沒有閒人。
即便如此,還經常缺人。
漸漸名聲傳開去,樂平縣其他各鎮的百姓都跑來落風鎮尋找活計。
外地人的對著頭高高昂著的落風鎮百姓無比的羨慕,只因上面寫著落風鎮百姓及軍眷優先考慮。
落風鎮百姓看著紛湧來找工的外地百姓,那是相當驕傲自豪。
而這些風塵僕僕趕來尋活計的百姓,是各種羨慕妒忌。
“差爺,這次是什麼活計?在哪做事?”
等差役在一旁把告示唸了一遍,蹲守的百姓蜂擁而上,把差役圍了個水洩不通。
這也沒什麼瞞的,差役解釋:“落風鎮附近水土流失嚴重,世子妃這回要找人種樹,工作地點不在落風鎮內,活重,辛苦,這回只要青壯。”
“啊,只要青壯?”
“差爺,能不能通融一下,我們大老遠來的,哪怕少拿一些工錢也好啊。”
牛大壯上前扒拉住差役。
他是樂平縣黃沙鎮的百姓,過年時候聽親戚說落風鎮這邊時常有招工資訊,待遇還很不錯,而且不只要青壯,老人婦人半大孩子都要。
遂起了心思。
他們黃沙鎮地貧,家中幾畝貧地一年到頭就算精細照顧,也養不活一家人。
雖說落風鎮是邊鎮,離外族近,害怕有兵禍,之前大夥都不敢往這邊來。可如今飯都吃不飽了,餓死和被人打死都是死。
還不如拼一拼。
他家裡有父母,妻子,和一兒兩女,如果一家人都能應上工,就不會再餓肚子了。
才來落風鎮兩日,沒錢住客棧,腳店也住不起,一家人搭了個草房宿在離城牆不遠的地方。
聽說前些天招過一次工,是輕省活,連老人和孩子也要,二十文錢還包兩頓飯,牛大壯一個勁的懊悔,怎麼就來晚了幾天呢。
要是早幾天出發,他們一家都能應上工了。
再不敢輕慢,白天夜裡就蹲在城牆外頭,害怕錯過招工資訊。
結果,這回只要青壯?
他們家少少那點積蓄,在路上已經用完了。帶來的米糧也不夠吃了。
“差爺,我父母,妻女都是麻利人,一定能把活幹好!”
拉著差役,細述自家的情況,想為家人爭取上工機會。
這次只有他和兒子符合條件。可父母妻女怎麼辦,總不能留在落風鎮外頭捱餓。
與牛大壯一樣,很多從別處趕來的人,也拉著差役要活計。
差役也不生氣,只道:“規矩就是規矩,這回種樹是趕天時,誤了天時,種下的樹不發,責任誰擔?買樹苗的銀子誰付?”
掃了一圈,有些詫異怎麼忽然來了這麼多找活計的。
掃了一圈,見這樣的天氣,還好多人赤著腳,衣裳單薄,想起自己做為落風鎮百姓,睡著火炕,燒著煤球,身上暖暖和和,也不再為溫飽發愁。
心生不忍。
安慰道:“放心吧,過幾日指不定還要招工,到時條件會放寬,估計招的人也不少。”
春耕在即,光世子妃手裡就有大量田地要招人,還有不少軍眷也分了不少田地,也都需要人。
“差爺,這是真的嗎?”
牛大壯生出幾分希望,拉著差役確認。
“是真的,估計要不了幾天了。”
“好好,謝謝差爺,那我讓我家人在另等訊息。”
不敢打擾差役辦事,拉著兒子趕緊去報名,勢必要佔下兩個名額。他兒子十五歲了,怎麼不算青壯行列。
他們父子都是捨得下力氣的,種樹,累是累的,可這活他們能幹!
因為牛大壯就守在城牆告示下等招工資訊,所以很快就報上名,並被錄用。
父子二人幾乎是跑著回到草房。
“爹孃,我們找到工了!”
父子二人一天就能得五十文,還包兩頓飯,省下的工錢老父母和妻女都能吃飽了。
一家人聽了都很高興,在送了牛大壯父子去上工後,牛父和牛母也到城牆下蹲守用工資訊。
管月嬈聽到管鳴善稟報,城外來了許多外地百姓,都是來尋活計的。
大多還是拖家帶口。
生怕這些人閒著無事,會生出事端,立刻讓管鳴善把地裡招工的資訊張貼出去。
“是,屬下馬上安排。”
聽說兩位小公子痊癒,大大鬆了一口氣。
“如今衙門又招了五十個差役,日夜巡守,也在訓練捕快,屬下有交待各城門,對進城人員務必要仔細核對。”
而且他還親自帶人走遍整個落風鎮每個角落,對每條大街每個小巷每處門牌號裡住的什麼人都一一核對。
就怕有不軌之人對留園不利。
管月嬈聽完點頭,對管鳴善的工作表示滿意。
“你回去再招一些更夫,協管,更夫和協管最好從落風鎮本地百姓中選擇……”
管月嬈向管鳴善強調這些人的重要性必要性。
她要的這群人,就跟朝陽大媽志願服務隊一個性質。
無官無職,但人家火眼金睛,別人發現不了的細節她們能發現,別人揪不出的人她們能揪出。
有什麼不妥的外來人,有什麼異樣,能瞞得過本地這些土著?
落風鎮年長的大爺大媽不少,土生土長,跟外族都戰鬥過,維護當地治安之心比誰都強。
再者,落風鎮哪個角落他們不熟悉?
管月嬈目前需要這樣一群人幫著管理落風鎮的治安。
管鳴善聽完,眼睛亮得驚人。
世子妃這角度清奇啊。招這樣一群土著,沒準能產生大作用。
再把這群人一部分放在明一部分放在暗,整個鎮子都被他們盯著,哪個地方哪個人有異樣,沒準他們都能發現。
大大方便衙門差役的工作。
衙門的差役,目標太明顯,有心之人自然會避著他們。
這什麼朝陽大媽,妙啊。
“世子妃,屬下馬上回去找人手!”
管鳴善腳步匆匆離開。而這群街頭治安服務隊,管月嬈心中有幾個人選。
立刻讓人去叫人。
蔣婆子和伍婆子被人從豆腐坊叫到留園,一路心中惴惴,不知道世子妃為什麼找她們。
難道是嫌棄她們年紀大了,不能勝任豆腐坊的工作?
“這段時間,聽說鎮上來了好多找活計的人,很多青壯,年輕婦人,比咱們能幹多了。”
兩人都不想失了這份工作,心中不安,想著一會如何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