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菲德爾等人被安排在了最好的驛館之中休息。
還會有幾位隨行人員跟隨。
一來,是帶著他們熟悉一下京師,二來,也是監視著他們,好知曉安德烈和菲德爾這些西洋人的一舉一動。
而前往西班牙的大明使團們,則是第一時間就被禮部官員們帶著一起進入了皇宮。
他們這大半年來吃住都在艦船上,身上早就已經醃入味兒了。
好在,官袍一直都被他們保護的非常好。
先是在驛館裡面洗漱,整理了一下儀容儀表,再穿上了官袍,進宮面聖。
這些使臣們幾乎是航行了一年的時間。
可謂是吃不好、睡不好。
也有一些體質比較弱一些的,在路上就因為水土不服而上吐下瀉,最終拖垮了身子,死在了大海上。
回來的,也不過是骨灰。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現在的技術水平有限,就算是西洋的艦船,速度其實也沒有多快。
在二次1工業1革1命還沒有開始之前。
蒸汽機沒有被創造出來之前。
所謂的艦船,其實也是超大型的帆船而已。
而明朝全盛時期的永樂年,鄭和下西洋的艦隊,可以說,稱得上是當時世上第一遠洋艦隊。
便是現在,也很難擁有當時的高光時刻了。
萬曆帝朱翊鈞坐在了高堂之上,看著使臣們走進了大殿。
他很想知道,西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
在這之前。
他先是聽過顧青的描述,接著又是聽過利瑪竇等人的描述,隨後還聽過安德烈等人的描述。
在這些人的口中,西洋之地有好有壞。
總體來說,依然還是比不得大明。
如今,萬曆帝朱翊鈞想要再聽一聽這些出使西洋,親眼見到了西洋之地的面貌的使臣們講述的西洋。
“微臣拜見聖上,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萬曆帝朱翊鈞大手一揮,說道:“免禮。”
使臣們起身之後,當首一人便躬身道:“聖上,臣等幸不辱命,帶著國書前往西洋,面見西班牙的國王,傳達了聖上願意與其交好之意。”
“西班牙國王腓力最終也同意了兩國交好,上交了聯盟國書。”
“請聖上查閱!”
這一份國書比他們的命還重要,自然是被保護的非常好。
國書用的還不是紙張。
因為西方現在的造紙術技術非常的落後,造出的紙張和大明的小作坊造出來的草紙差不多。
就這樣的質量,在西洋那邊,也是價格不菲。
西方的造紙術的技術改良,還要得等個百年左右的時間,才會有人把中原的造紙術傳回去,然後對原本的造紙術進行了改良。
再到後來,西方的工業1革1命之後,技術開始井噴,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影響。
造紙術也是同樣如此,在得到了更高技術的加持之下,才有了更大的進步。
所以,萬曆帝朱翊鈞手中拿著的是一份羊皮卷國書。
這一點,顧青已經和利瑪竇、安德烈等人瞭解過,知道如今的西洋工業到底是一個水平。
簡單點兒來說,中原人發明火藥之後,用來放煙花。
而西洋人把火藥傳回去之後,用來造火炮了。
西洋人開啟大航海時代,同時,也開啟了戰火,一直盲目地擴張。
在永樂年,大明的艦隊是這世上第一,結果永樂年之後,西洋人就慢慢地趕超上來。
他們開啟大航海時代,成為了海上霸主。
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大明的雄主並沒有把目光放在海上,不然,以大明的實力,絕對也能夠縱橫四海。
畢竟,大明也不是沒有在海上交過手,便是最大的海盜,都被鄭和的艦隊打敗過。
只不過,大明當時並沒有想過開啟大航海,並沒有把目光放在海上。
大明朝從上到下的目光,依然還是在治理北地,在平定北地蠻夷的大業上。
同時,也因為後來的倭寇猖狂,導致大明開啟海禁。
只能說,時也命也。
而如今,因為顧青的到來,走向自然有所變化。
他直接用一座銀山,讓大明朝野上下所有人,開始睜眼看世界起來。
萬曆帝朱翊鈞看著手中的羊皮卷,看著上面的西班牙文字。
嗯。
一個都不認識。
不過嘛。
這羊皮卷國書也不過是一個象徵罷了。
大明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能夠少一個海上的敵人,能夠安心地開始挖掘倭寇島嶼上的那座銀山!
同時,擴大海上貿易,提高外銷,拉動內需。
萬曆帝朱翊鈞讓張誠收好羊皮卷國書,又對使臣們說道:“諸卿一路辛苦了。”
該賞的,肯定是要賞賜。
畢竟,這些使臣之中,可是有人直接死在了海上。
就足以表明,這一次的出使西洋,並不是那麼的順利,也不是一路享受,風風光光就到達了西洋。
隨後,萬曆帝朱翊鈞就讓張鯨宣讀了聖旨。
獎賞都是昨天就擬定好了的。
使臣們其實等的也就是這一刻。
為何會自願站出來,成為大明的使臣,然後前往西洋?
不就是想要上進嘛。
作為寒門學子,沒有身份背景,沒有人脈關係,也不會阿諛奉承,更不想成為貪官汙吏,想要上進,惟一的辦法,那就是拼命。
而出使西洋,就是他們上進的最佳時機。
能安然回來的使臣們,全都升了官,並且也得到了比較豐厚的賞賜。
“臣等,跪謝聖恩!”
萬曆帝朱翊鈞也稍感欣慰,語氣都緩和了不少,說道:“諸卿免禮,此乃你們應得之賞賜。”
“朕明白,這一路,必定是萬分艱難,比之蜀道過尤而不及也。”
“你們能夠在海上航行一年,又能前往西洋之地,見到他們的國王,使得大明和他們結盟。”
“此乃大功一件。”
“諸卿也必定能青史留名也!”
使臣們聽了之後,也不免感動地直接抹淚了。
有了萬曆帝朱翊鈞這一番話,他們這一趟也算是值了!
萬曆帝朱翊鈞又問道:“諸卿前往西洋,說一說,西洋之地又是一個什麼情況吧?”
“正好,大家也都聽一聽,多多瞭解西洋之地。”
使臣們也都是有著小本本做記錄的。
禮部這邊甚至是第一時間,就已經收走了他們的小本本,進行匯總,好整理出來一部詳細而又通俗易通的遊記書籍。
如今,禮部那邊還在整理。
萬曆帝朱翊鈞則是等不及,想要現在就聽一聽使臣們口中的西洋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使臣的代表就躬身道:“聖上,臣等跟隨西洋人一起出發,先是到達了香山。”
“那裡有著西洋人的商船,我們組成了差不多有著一百二十多艘的商船船隊。”
“有著八十多艘的西洋商船,還有四十多艘大明東海海商商船一起,前往西洋。”
“先是順著南海,到達了萬國疆域圖上面標記的馬六甲地區。”
“這裡有著很多的海盜。”
“……”
使臣講述著自己的一路所見所感。
他們穿過了印度洋,從地中海到達了西班牙皇都。
相當於是從南走到北,穿越了一次西洋之地。
所見之景象,大部分其實都是落後、破敗,甚至是比大明還要落後一些的領地、城堡、村落等。
而西班牙的國都建造的還算是輝煌,看起來,和大明的一些都城,有的一比。
可要和這京師紫禁城相比,還是差了一些。
再然後,就是西班牙人的生活習慣,貴族們和貧民百姓就是一個天,一個地。
他們也是見到過這京師的權貴的生活,本身自己也算是權貴,生活習俗也還算是富足。
而西班牙的貴族們則是完全純享受,極致的奢侈了。
黃金打造的碗筷,白銀做成的菜碟等。
時不時就會來一場宴會,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酒到酣處,還會直接開啟歌舞昇平。
當然,使臣不會把自己一行人左擁右抱的事兒,也當堂講出來。
風月是風月。
出使西洋不易,稍微享受一下,怎麼了?
萬曆帝朱翊鈞和大臣們聽著使臣們描述著他們所見到的西洋,心中對於西洋又有了更深的認識。
顧青也在認真地聽,畢竟,他也沒有親自去看過。
便是睜眼看世界,其實也不過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透過穿越者的優勢,去看的世界。
看的也並非是這個世界的真正面貌。
西洋之地到底是個什麼樣子,西班牙的國都又是什麼樣子,他並沒有親眼見到過。
所以,想要了解西洋,自然還是要這些使臣們講述他們親眼看到的西洋,切身感受到的西洋的風土人情等。
萬曆帝朱翊鈞聽到最後,看了看顧青。
隨後笑了笑。
揮手讓使臣們回去好生地休息,給他們一個月的休沐假期。
隨後也讓百官們回去繼續值班,該幹什麼的,就去幹什麼,只留下了申時行、許國、餘有丁、王錫爵、顧青、曾省吾、嚴清、徐學謨、張學顏、梁夢龍、楊巍,繼續商討國政事宜。
“朝陽,你來說說,如今大明朝該如何利用好海上貿易,從而使得民富國強?”
御書房中。
萬曆帝朱翊鈞直接開口,讓顧青發言。
畢竟,擴大外銷的思想,也是顧青首先提出來的,一本《貿易論》裡面涉及到的知識點也非常多。
外行人看到的是一本書,能夠成就一位富商。
內行人看到的卻是一本書能夠富裕一個國家!
還沒有當甩手掌櫃的萬曆帝朱翊鈞,自然還是心存一點兒雄心壯志,想要來一個文治武功、中興大明。
特別是當大明打敗了倭寇,並且把倭寇島嶼上的銀山搬回來,這算得上是張居正病逝之後,萬曆帝朱翊鈞親政之後的第一件大業。
可以說,又是開疆擴土了,又是富裕了大明,使得國庫充盈起來。
也算是激起了萬曆帝朱翊鈞的雄心,讓他有了一些自信心。
顧青躬身道:“聖上,臣以為,當遷徙西北之地的百姓,讓他們前往京師至瓊州府的東南沿海一線。”
“我們可以在薊州、密州、通州、徐州、青州、德州、揚州等東南沿海之地建立工廠。”
“曬海鹽、織布匹、造紙張、甚至是生產木床、木椅、木桌、木凳,又或者是炒茶、果乾、堅果等儲存時間長一些的食品。”
“西洋人也是人,也有著衣食住行的需求,我們可以按照需求來生產商品。”
“然後讓海商們組建船隻出海,這樣一來,我們的百姓們在工廠裡面生產出來的產品,透過海商們出售給西洋人,賺取他們的黃金白銀珠寶玉石等。”
“還能夠讓我們的皇家造船廠造出來的船隻促銷,海商們想要出海,想要把貨物賣給西洋人,肯定是需要船隻的,這時候,我們的造船廠造出來的船隻,就可以賣給海商。”
“同時,還需要在東南沿海之地設立商稅司,對出海的商人,以及進入我大明內地的西洋商人,收取一定的商稅。”
“商稅不必太重,以免給商人增加了負擔,便是收的少一些,以海上貿易的發展,海商越來越多,對大明也有著更多的好處。”
“商稅不過是一種掌控海商們的手段,並非是充盈國庫的重要手段,想要充盈國庫,自然還是國有造船廠、織布廠、鹽廠等。”
這就相當於是建立健全大明的商業體系。
既然是大航海時代!
大明就沒有理由被落下。
永樂年的鄭和七次下西洋,也不能白費,成為大明在海上最大的輝煌和榮耀。
顧青要做的就是讓大明的東海之濱、南海之濱,擁有著萬船竟帆。
讓大明的輕工業走在世界的最前沿,從而開始帶動重工業的發展,甚至是開啟工1業1革1命!
大明現在有這個基礎,不管是人口、還是技術,又或者是思想,甚至是國防實力,都不差。
歷史上,要不是萬曆帝朱翊鈞不理朝政三十年,從而使得大明停止了發展。
努爾哈赤又趁勢崛起。
說不定,國祚還能延續下去呢!
顧青想要讓西北之地的百姓遷移到沿海之地,並且在沿海之地建立工廠和碼頭。
畢竟,這也是最快,也是已經被偉大的人驗證過的一條路。
先東南沿海發展起來,再中1部1崛1起。
這樣才算是讓大明和西1班1牙的聯盟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