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章 老廠新生

一開始,他只當是上面為了解決廠裡幾個老大難職工的出路,搞的一個權宜之計,沒抱任何希望。

誰曾想,這個年輕人竟然真把“振興經營部”搞得風生水起,不僅讓那幾個職工拿到了遠超以前的工資,還時不時地給廠裡賬戶上打點“管理費”,雖然不多,但也解了廠裡幾次燃眉之急。

“劉廠長,我今天來,是想跟您商量個事。”林衛東開門見山,眼神中閃爍著決心,“我想對這個廠子,進行一次徹底的改造。”

劉廠長一愣,渾濁的眼睛裡閃過一絲警惕:“改造?怎麼個改造法?”

他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板,生怕這個年輕人要徹底吞併這個廠子,把他這個有名無實的老廠長也給踢開。

“您放心,廠子還是您的廠子,您還是廠長。”林衛東看出了他的顧慮,微微一笑,伸出手按在老廠長的肩膀上,“我打算投入一筆資金,把這些舊廠房修繕一下,再添置一些新的生產裝置。我們'振興經營部'現在業務多了,需要一個穩定的後方基地。以後,這裡不僅能做電子產品的組裝,說不定還能生產點別的東西。”

“這……”劉廠長有些難以置信,灰暗的眼神中透出一絲微弱的光。

他不是沒想過讓廠子起死回生,可縣裡財政緊張,根本撥不下來一分錢。

這年輕人,竟然願意自己掏錢來修廠房、買裝置?

圖什麼?

林衛東沒有過多解釋,直接用行動說話。幾天後,幾輛滿載著水泥、沙子、紅磚的卡車就開進了沉寂已久的廠區。

“又一批材料到了!”李強在廠門口大聲喊道,招呼工人們卸貨。

緊接著,專業的施工隊進駐,開始對破舊的廠房進行翻修。

屋頂重新鋪設了防雨油氈,漏風的窗戶換上了嶄新的玻璃,斑駁的牆壁也重新粉刷一新。

改造並非一帆風順。

第三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讓剛鋪好的一部分屋頂滲水。

施工隊長撓著頭:“林老闆,這老房子底子太差,得全部重新做防水層。還得多花三千多。”

林衛東二話沒說,從口袋裡掏出一疊現金,又追加了一筆資金:“質量不能將就,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要做就做最好的!”

與此同時,林衛東又透過之前在省城跑電子產品時積攢下的一些關係,聯絡採購了一批二手的但效能尚可的電子組裝裝置——幾臺小型流水線工作臺、幾臺焊接裝置、還有一些檢測儀器。

雖然不是頂尖的,但對於目前組裝收音機、手電筒這類簡單電子產品來說,已經綽綽有餘。

裝置到廠後,一個大問題出現了——沒人會安裝除錯。

林衛東站在車間中央,看著那些還未拆封的裝置,眉頭緊鎖。

正在這時,一個在角落默默抽菸的老工人突然開口:“我以前在省機電廠實習過,對這些裝置有點了解,讓我試試。”

這位名叫老張的工人,之前在廠裡一直是個沉默寡言的角色,誰也沒想到他竟有這樣的技術底子。

在他的指導下,裝置安裝除錯進展順利,一臺臺機器開始在車間裡煥發新生。

錢,像流水一樣花了出去。這裡面,有之前電子產品銷售的利潤,也有王明預付的那筆服裝貨款。

李強看著都有些肉疼,不止一次地小聲提醒:“老闆,這投入可不小啊,前後加起來快兩萬了,萬一……”

“沒有萬一!”林衛東的眼神堅定如鐵,拍了拍李強的肩膀,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自信,“這是'啟航'的第一步,必須走穩了!別擔心,回報很快就會來。八五年通脹才開始,未來幾年市場需求只會更大!”

李強欲言又止,最終只是點點頭:“我信您的眼光。只是這資金週轉……”

“我心裡有數。”林衛東笑了笑,目光堅定中帶著運籌帷幄的從容,“這批服裝賣出去,再加上電子產品的穩定收入,我們能扛過這個階段。困難只是暫時的,接下來就是收穫期!”

老廠的變化是驚人的。

短短半個多月,原本那個破敗不堪、死氣沉沉的小廠,就煥然一新。

廠房變得明亮整潔,新購置的裝置在車間裡排列整齊,雖然還沒開動,卻已經透著一股工業特有的力量感。

那些原本在廠裡無所事事、靠打零工度日的老職工們,看著眼前這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像是做夢一樣。

“我的乖乖,這……這還是咱們那個破廠子嗎?”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鉗工,撫摸著嶄新的工作臺,聲音都有些顫抖。

“林老闆這是要動真格的了!咱們廠,這是要活過來了啊!”

另一個工人興奮地說道,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不過,也有人持懷疑態度。

“別高興得太早,”一個姓王的工人嘀咕著,眼神中滿是掙扎的不信任,“誰知道這個年輕人能堅持多久?說不定玩膩了就撒手不管了,到時候咱們又得回去吃救濟糧。”

林衛東恰好路過,聽到了這句話。

他並沒有生氣,而是笑著走過去,直視王師傅的眼睛:“王師傅,我理解你的擔憂。但請相信,我不是來玩票的。這個廠子,對我來說,是'振興'未來發展的根基。我們要在這裡幹一番大事業!至少把產值做到百萬,讓每個工人的收入翻三倍!”

王師傅被他的誠懇打動,紅著臉低下了頭,粗糙的手指不安地搓著工裝。

林衛東趁熱打鐵,把廠裡原有的十幾個職工,加上從社會上招募的幾個手腳麻利的年輕人,組織起來進行技術培訓。

他特意從省城請來了一位退休的電子廠老師傅,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操作新的組裝裝置,如何看懂電路圖,如何進行焊接和初步的故障排除。

“這根線連錯了,整個電路就廢了!”老師傅嚴厲地指出一個年輕工人的錯誤,敲了敲電路板,“電子產品不比其他,容不得半點馬虎!這可是要上千伏的電壓,弄不好就是火災!”

年輕人被訓得滿臉通紅,林衛東及時上前鼓勵:“慢慢學,不急。誰都有第一次,錯了再來就是。失敗是成功之母,犯錯沒關係,但不能重複犯同樣的錯。”

孫娟雖然是紡織出身,但她心思細膩,學習能力強,也跟著一起學,很快就掌握了不少電子組裝的竅門,甚至能幫著老師傅指導其他人。

“孫姐,你這手真巧,這焊點比老師傅的還漂亮!”一個年輕女工驚歎道,滿臉崇拜。

孫娟笑著搖頭:“這沒什麼,認真就行。我琢磨著,等電子產品穩定了,咱們這兒也許還能做一些簡單的服裝加工,到時候我的老本行就用上了。”

工人們的熱情被徹底點燃了。

以前是混日子,現在是實打實地學技術,學本事。

廠裡不僅管午飯,每天還有肉腥,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待遇。

林衛東專門設立了一個小食堂,請了附近有名的大嬸掌勺,每天中午車間裡都飄著誘人的香氣。

“工人們幹活累,吃得好才有力氣。”林衛東這樣對劉廠長說,手指輕輕在廠長肩上一拍,“劉廠長,我們要對員工好,他們才會對企業好。這是最基本的道理。”

這一舉措,讓工人們感動不已。看著林衛東每天在廠裡忙前忙後,親自檢查每一個細節,那股子拼勁兒和對未來的篤定,深深感染了每一個人。

“跟著林老闆幹,有奔頭!”這句話,成了廠裡工人們私下裡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他們對這個年輕的“老闆”,從最初的懷疑、觀望,徹底轉變成了敬佩和信賴。

企業的歸屬感,在不知不覺中悄然建立,一股生機和活力在這個曾經死氣沉沉的角落重新湧動。

農機修造廠第三分廠的“復活”,像一陣風,迅速傳遍了紅星縣城。

縣裡其他那些半死不活的國營廠的領導和職工們,聽到訊息後,第一反應都是不信。

“開玩笑吧?老劉那個破廠子,除了耗子多點,還能幹啥?”一位廠長在縣供銷社喝酒時滿臉嘲諷。

“聽說是個體戶承包了,瞎折騰唄,能折騰出什麼名堂?不出半年準賠的褲子都沒了!”另一個廠長不屑地附和。

可當他們偷偷跑到廠門口,看到那些進進出出的運料卡車,看到廠房裡透出的燈光和隱約傳來的機器除錯聲,看到那些職工臉上久違的笑容時,一個個都傻眼了。

“嘿,邪了門了!這姓林的年輕人,到底使了什麼魔法?”他們面面相覷,眼中滿是難以置信和一絲嫉妒。

“咱們廠要是也能……”一些心思活絡的職工,看著自家廠裡那副死氣沉沉的模樣,再對比人家熱火朝天的景象,心裡不由得泛起了嘀咕。

有幾個廠的廠長甚至偷偷找到劉廠長,打探情況:“劉老弟,這個林衛東到底怎麼回事?真有那麼大本事?他背後是不是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