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官員急得團團轉,臉上滿是慌亂,這麼多人聚集,要是被皇上知道,肯定會給他們定個失職的罪名。
不少官員急得掉眼淚。
……
金鑾殿上。
關於吳王的事,爭論得不可開交。
總共有十七位大臣站出來,對老朱說,一定要嚴厲懲罰吳王朱允熥,否則的話,大明的法律就形同虛設,大明的面子也沒了。
其中有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刑部尚書、戶部尚書這些三品大官。
常升、徐輝祖他們看到這麼多氣勢洶洶的大臣,心裡那無力感直往上冒。
他們本來就處於劣勢,加上幾乎沒人替吳王說話,朝堂上幾乎是一邊倒地主張懲罰吳王,甚至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大臣也開始表態,說要懲罰吳王。
他們最後只能唉聲嘆氣,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那塊免死金牌上。
可從頭到尾,老朱對此事一點態度都沒有表露,臉上的表情跟剛上朝時一樣,十分平靜。
朱允炆一直沉默不語,因為他就算再想除掉朱允熥,也不能在老朱面前表現出來。
且不說別的,光是這麼些大臣一起彈劾,朱允熥這次算是栽定了。
正說著,金鑾殿外匆匆跑進個小太監。
“陛下,大事不好啦!應天府的百姓都聚集到皇城門口去了……”
譁!
這話一出,滿朝文武都傻了。這麼多百姓聚在皇城門口,這是想幹嘛?集體鬧事?
巡防營的人呢?應天府的知府又在哪裡?這些人都白吃飯的嗎?
老朱的臉色終於有點變化了。
“百姓聚在那裡是為什麼?”
老朱坐直身子,輕輕問道。
“回陛下,百姓們是來給吳王求情的。說吳王雖然殺了個戶部官員,觸犯了大明律法,但他是為保護災民利益,不該受罰。”
“他們還寫了份超大的萬民書,紅彤彤的,看著嚇人得很!”
轟!
最後一句說完,滿朝大臣全都震驚得眼珠子差點掉出來。
吳王居然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應天府的百姓不僅替他求情,還拿血寫了萬民書。
這……
他們的震驚已經無法用語言形容。
朱允炆心裡一沉,他那不成器的弟弟在百姓心中的地位竟高到這個份上。
要是他遇到麻煩,應天府的百姓會這樣做嗎?
肯定不會。
這……
常升聽了太監的話,整個人都蒙圈了。
他外甥在應天府的名聲到底怎麼樣?
就算不是臭名昭著,至少也不該受人喜歡!
昨天,他三弟告訴他,百姓都誇吳王,當時他還震驚了,因為在常升看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現在,他聽到了什麼!成千上萬的百姓為了吳王跑到皇城門口,還寫了萬民書。
得要有多少威望才能做到這一步!
別說在大明,從古至今能做到這種地步的人也沒幾個!
徐輝祖都有點懵了。
他開始懷疑自己,難道三妹是對的?
他對吳王太瞭解了,那傢伙根本就不靠譜。如果不是徐妙錦一直勸他幫忙,他才懶得管呢。
但現在,他覺得自己可能錯了。能讓百姓聯合上書的人,怎麼會不靠譜呢?
三妹的眼光真是一流!
不行,這樣的人可不能錯過,散朝後得趕緊去找常升攀談攀談。
藍玉平時那張堅毅的臉龐第一次露出驚訝的表情。
他開始思考,自己放棄朱允熥的決定是不是太急躁了,甚至可能是錯的?
這樣一個深得民心的皇孫,不正是他們一直在尋找的可以取代朱允炆、維護他們自身利益的人選嗎?
不行,得調整計劃,得在暗地裡幫幫朱允熥這個小子。
那些原本打算彈劾朱允熥的大臣們都愣住了。
萬民書?
吳王居然有這樣的威望?
但眼下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因為這萬民書可能會直接影響到皇帝的決策。
如果真是這樣,那他們今天的努力就全都白費了。
然而,就在他們準備再加把勁促使皇帝儘快做出決定時,老朱開口了。
“去,把百姓寫的萬民書拿上來!”
“另外,把吳王留下的那幾個戶部官員帶過來,我要親自問問他們。”
金鑾殿裡的文武大臣們心裡一驚。
皇上終於要對付吳王了嗎?
可是,剛才皇上說什麼?吳王留下的戶部官員?
這語氣聽著,怎麼像是對吳王做的事挺滿意的呢?
不知道為什麼,一些大臣心裡開始忐忑不安。
難道說,今天的事情要泡湯了?
但現在,他們什麼都做不了,只能等著皇帝發話。
沒過多久,萬民書送來了。
這是一塊一丈見方的白布,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紅字,看起來非常震撼。
“陳洪,你給大家念念這萬民書上寫了些什麼!”
老朱瞥了大太監陳洪一眼,平靜地說。
“奴才遵旨!”
陳洪彎了彎腰行禮,然後走下高臺,來到文武百官面前。
四個小太監已經將萬民書完全展開了。
“啟稟皇帝陛下,我們百姓聽說……”
大太監陳洪的聲音慢慢響起,金鑾殿裡的官員們表情越來越凝重。
這份萬民書大致意思是說,雖然吳王這次觸犯了大明律,但他這麼做是為了保護受災的百姓,拯救他們的性命,避免被戶部那些腐敗官員欺壓。因此,百姓認為那些戶部官員該死,而吳王不該受到懲罰。
讀完之後,老朱輕輕敲了敲桌子。
“咱懂了,你們爭得面紅耳赤的,不就是在爭論吳王到底有沒有罪嘛!”
“好了,別吵了,吵得咱頭都疼了!”
“現在告訴你們,按照大明律,吳王未經上報就擅自處死朝廷官員,確實有罪!”
一聽老朱判定朱允熥有罪,朱允炆和那些想要陷害朱允熥的大臣們都喜笑顏開。
總算有了結果,吳王這次算是完了,皇太孫再也不會構成威脅了。
常升和徐輝祖臉上沒有表情,因為他們早就有辦法用免死金牌救吳王了。
就在這時,老朱話鋒一轉。
“不過,咱們先不急著處理吳王,咱們先來聊聊戶部的救災制度到底合不合理。”
嗯?
朝堂上,大臣們的腦子裡都冒出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皇上這是要幹什麼?
老朱和那些想害朱允熥的官員心裡咯噔一下,難道事情有轉機?
\"皇上,咱們戶部的救災法子可是集了幾百年經驗才定下來的,又加上了大夥商議,肯定最靠譜。\"
既然老朱提起救災的事,戶部尚書李明啟自然得出來撐場面。
\"李明啟,你真這麼肯定?\"
老朱眯著眼睛瞄了瞄陳洪,問:\"人都齊了嗎?\"
\"回皇上,都在外頭候著呢!\"
\"讓他們進來!\"
\"是,皇上!\"
陳洪作了個揖。
過了一會兒,劉傑那些從海城活著回來的戶部官兒,全被侍衛帶進來了。
這……
滿朝文武一看這些官員,眼睛都瞪得老大。
這些人真的是朝廷命官?
沒搞錯吧?
瞧瞧他們那黃瘦臉、骨頭突出的模樣,大臣們心裡都想,這分明就是逃荒來的難民嘛!
劉傑他們一看高高在上的老朱,立刻覺得日子有盼頭了。
\"皇上,皇上,小官要告吳王!\"
\"咱們都是按規矩辦事,幫吳王救災,可他不但不謝,還亂殺咱戶部的救災官兒。\"
\"不僅如此,他還把咱們關起來,還不給飯吃。\"
\"嗚嗚嗚~\"
\"求皇上替小官做主,給那些死在吳王刀下的官兒討個公道!\"
劉傑趴在地上,腦袋壓得低低的,那慘樣,誰都心疼。
劉傑一開頭,別的官兒也跟著告吳王。
他們從頭到尾都覺得自個沒錯,錯的是吳王。他們遭這罪,全因吳王倚勢欺人。
如今,在皇上面前,再也不用怕吳王了。
皇上一定會替他們主持正義的。熬了三個月,他們終於見到光明瞭。
\"跟朕說說,自從被吳王關進牢裡,你們每天吃什麼,吃得飽不飽?\"
老朱面無表情地問劉傑等人。
皇上這是關心咱!
這下吳王完蛋了!
劉傑他們心裡美滋滋的,趕緊老實交代。
\"回皇上,自從被吳王關起來,小官每天就喝米湯,一天兩頓!\"
\"那點米湯哪管飽,坐那兒不動,肚子就咕咕叫,手腳都沒勁,這幾個月,小官也不知道瘦了多少。\"
劉傑擺出副可憐巴巴的樣子,看的人想同情他。
戶部尚書一看,覺得這是個好機會,能讓吳王早點倒臺。
畢竟,皇上都關心起戶部的官兒了,肯定要狠狠罰吳王。
可他剛邁一步想站出來,上面的老朱忽然說了句話,把所有人都驚呆了。
\"行!朕知道了!\"
朱元璋一聲令下:“蔣瓛,把人都拖出去,統統砍了!”整個金鑾殿頓時鴉雀無聲。文武百官全都傻了眼,這才剛誇獎戶部官員呢,怎麼一眨眼就要殺人了!
戶部尚書李啟明背後冷汗直冒,剛才要是再往前走一步,這會兒自己早成刀下鬼了,他可不敢多想。“全……全砍了?”劉傑徹底懵了,心想皇上不是該幫我教訓吳王嗎?
可身體已經被架起來了,這一切千真萬確。
“皇上開恩,求您饒命!”劉傑撲通跪下,大聲哀求,但朱元璋面無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