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東西太離譜了,這輩子怕是碰不到邊,除非真能跑到外太空去幹架。可這機率小得可憐。
買不起總能看點吧?朱允熥換了頁面,開始找些能買的又實在的東西。
“改良土豆:一噸1000民望。”
“改良紅薯:一噸也是1000民望。”
“超級雜交稻種:一公斤1000民望。”
“改良玉米種:一公斤1000民望。”
系統裡的東西最低也得1000民望,品種還挺多,不過大部分跟農業或養殖有關。
“土豆、紅薯、雜交稻……”
朱允熥越看越心動,這些都是能讓人口漲上去的好東西,糧食能吃飽,人口就多,人口多民望自然高,這是個好迴圈。
於是,他二話不說就換了這些。
冬天沒法種?搭幾個棚就行。不過他不想在系統裡買塑膠棚,想自己弄玻璃棚。為什麼?窮唄!
系統裡的塑膠棚雖然不貴,一個才1000民望,但他手裡也就不到兩萬民望,換了土豆紅薯後,最多隻能換十個。十個棚能收多少糧食?
他咬咬牙選了自建玻璃棚。
買完這些,他又逛了一陣,最後在武器區挑中了一個寶貝。
“燧發槍圖紙:100000民望。”
這東西值了,要是能批次造出來,哪怕老爹派兵來打他,他也完全不怕。你別說,朝廷也有火銃?
開玩笑呢,那破玩意兒,射程不說,瞄都不好瞄,裝填還麻煩,在戰場上基本就是擺設。說實話,這種火銃,送給他也不要。
朱允熥琢磨著要把燧發槍的圖紙弄到手,可一看那價格,頓時洩了氣。不過他心裡早就下定決心:燧發槍非得快點弄到不可。
雖然造燧發槍本身不難,但要是大批次生產就麻煩了。朱允熥現在手裡的資源有限,要大規模生產根本撐不住。再加上他手下的工匠不多,這一切都需要時間慢慢籌備。
至於讓老百姓真心歸附自己,這倒不是難事。只要能讓大家信服就行。想到這裡,朱允熥立刻叫來了姚少寶。
“姚少寶,有件事得你去辦。”
朱允熥說。
姚少寶畢恭畢敬地站在朱允熥面前,等著聽他的指示。
“趕緊著手招募工人,只要能找到人,工資高點也無妨!”
朱允熥叮囑道。
“還有,對外宣佈,不管哪來的難民都可以到捕魚兒海來找我,只要願意幹活,絕不會虧待他們。”
眼下朱允熥最缺的就是人手,錢對他來說完全不是問題。別人可能會為錢發愁,可他賺錢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是,吳王殿下!”
姚少寶看到朱允熥嚴肅的表情,明白這事非常重要,必須立刻行動。
……
“你們聽說沒?捕魚兒海那邊正在擴城牆招人,工資還蠻高的,據說一天能拿三十文呢!”
“三十文?真的假的?我在李員外家幹活,一天才給十文!”
“十文你還覺得少,我那老闆,一天只管頓飯,再加五文!”
“不會是騙人的吧?我從沒聽說過一天給三十文的!”
“騙人?不可能!那是皇上親孫子、吳王殿下,王爺級別的大人物,怎麼可能騙人呢!”
“聽說吳王殿下很得他那些皇叔的歡心,在去封地前,那些皇叔給了他不少錢。”
“真的嗎?要是這樣,我就想去海城試試!”
“我也想去,這寒冬臘月的,閒在家裡也是浪費,不如出去掙點錢。”
“那咱們一起到海城去吧!”
……
在姚少寶的安排下,海城招募建城牆工人的訊息很快傳開了。類似這樣的對話,在許多地方都能聽到。
不少人被一天三十文的工資吸引,成群結隊地往海城趕。
……
“鄉親們,我們有希望了!吳王殿下把我們當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不忍心看我們受苦。他說只要願意幹活,都可以去海城找他,絕不會虧待我們。”
“只要能活著,能讓家人吃飽,這點活算什麼?我這就帶著全家去投奔吳王殿下。”
“吳王殿下真是活菩薩,願意救我們於困境之中。”
“走走走,聽說吳王殿下正在擴海城急缺人手,咱們趕緊過去幫忙吧!”
這冬天冷得邪乎,到處都是雪災。邊境地區也不安生,北元的騎兵老是往南邊跑,搶東西搶人。好多村子和鎮子都遭了殃,根本熬不過這寒冬。
朝廷那邊忙得團團轉,可那麼多地方哪裡顧得過來?災民聽說吳王敞開大門收留所有人,全都往捕魚兒海湧去。
北平這邊,燕王朱棣聽到了這事,呆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
“朱允熥這小子到底打的什麼主意?”
他皺眉嘀咕,“說是要擴海城招工人,工錢給三十文一天,他哪來的這麼多錢?這點錢撐不了幾天。”
“擴建海城也就算了,那是為了防備敵人。但現在他還拿錢救濟災民,這錢要是拿來練兵,能多出不少兵吧?”
朱棣對朱允熥的做法很不理解,覺得他在瞎折騰。
朱棣心裡清楚,朱允熥自掏腰包擴海城的事,他之前還給了十萬兩銀票幫忙,他知道捕魚兒海的情況。可他沒料到,朱允熥開出的工錢這麼高。
要把海城擴到能擋住北元攻擊的規模,面積至少得五平方公里以上,城牆至少三丈高。而且得趕在春天前完工,不然北元知道了,肯定會大舉進攻。
要達到這個目標,朱允熥至少得找兩萬工人。就算按最低標準算,一人一天三十文,一天就是六十萬文,六百兩銀子,一個月就是一萬八千兩。這工程至少得半年,光是工錢就最少十萬兩。再加上日常開銷和建城成本,還不提他還在大規模救濟災民。
朱棣覺得,朱允熥的錢袋肯定撐不住,這簡直是在玩火。
“王爺,我覺得吳王這樣做肯定有他的考量。看他以前在北平的表現,他不是個魯莽的人,肯定明白這樣做的後果。”
姚廣孝平靜地說。
“他明知結果還這樣做,為什麼?”
朱棣疑惑地看向姚廣孝。
“王爺,我先問問您,如果吳王真兌現了他的承諾,他能得到什麼好處?”
姚廣孝沒直接回答,反問了朱棣一句。
“能得到什麼?”
朱棣摸著下巴思索了一會兒,突然恍然大悟,眼睛一亮,笑著說道:“民心!他這麼做能贏得這些難民的心。”
“對,就是民心的事,而且吳王殿下還能籠絡不少老百姓,正好解決了捕魚兒海那邊人手不足的問題。”
“民心?朱允熥這小子也太膽大了,真以為離開應天府就能為所欲為了?難道他覺得錦衣衛是擺設不成!”
朱棣忍不住罵道。老爺子心眼小,疑神疑鬼的,要是知道朱允熥在收買人心,哪會輕易放過他?得民心者得天下,這不是說著玩的。
要是老爺子稍微懷疑朱允熥有篡位的想法,肯定得動手除掉他。
“想當皇帝,沒有膽量可不行。”
“看樣子,吳王殿下是不甘心,想爭一爭這皇位呢!”
姚廣孝眯著眼睛說道。朱棣聽了這話,眼睛也變得深意十足。
朱允熥和朱允炆鬥法,倒是挺有意思。在應天府的明皇宮裡,奉天殿中,朱元璋滿頭白髮鬍鬚,顯得威嚴無比,正看著一份奏報。旁邊,大太監陳洪畢恭畢敬地站著,大氣都不敢出。
這洪武大帝脾氣越來越暴躁,尤其是今年冬天,北方多地下了百年難遇的大雪,災情嚴重。北元的人還老是騷擾邊境,搶咱大明百姓的東西。
老爺子現在正看著各地的奏報氣得不行。身邊伺候的人都戰戰兢兢,生怕哪裡做錯,惹怒了這位皇帝。
忽然,原本一臉陰沉的朱元璋看到某份奏報內容,竟然高興得大笑起來。
“哈哈,沒想到我那平時不愛說話的孫子,竟有這麼大魄力,這麼關心百姓,好!好!好!”
朱元璋連著說了三個“好”
,把陳洪都給驚到了。不愛說話的孫子?吳王殿下?吳王殿下到底做了什麼,讓陛下如此開心?“別在那裡憋著了,想問什麼就問吧,今天咱高興!”
朱元璋看著陳洪的樣子,笑著罵了一句。
“陛下,吳王殿下到底做了什麼,讓您這麼高興?”
陳洪伺候朱元璋幾十年,深知這位洪武大帝的脾氣,於是直接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你自己看看吧!”
朱元璋隨手一甩,把朱允熥送來的奏摺丟給陳洪。
“本來我還以為朱允熥那小子從他幾個皇叔那裡弄了些錢,會像在應天府時那樣揮霍享受,沒想到他竟然用來擴建城池了,有遠見,有魄力。”
朱元璋為何不喜歡朱標這個小兒子,僅僅因為他不聲不響嗎?如果只是因為他性格呆板,朱元璋也不會蠢到用朱允熥去引誘藍玉那些淮西的武將,那簡直是自尋死路。朱元璋之所以厭煩朱允熥,主要是在應天府的時候,這傢伙生活得太過奢侈。但朱元璋不知道的是,朱允熥的奢侈模樣都是裝出來的,就是為了讓他厭惡自己,好趕自己出應天府。
老朱做夢也沒想到,朱允熥去了捕魚兒海之後,像是變了個人。從前那個在他面前傻乎乎、說話都不利索的廢物,忽然成了有遠見、膽子又大的人物。
海城的情況,老朱心裡跟明鏡一樣亮堂。只要有點見識的人都知道,要是佔了捕魚兒海,肯定想把海城擴大,畢竟北元威脅太大,海城又太弱不禁風。不過這事想想容易,真做起來就難了。
擴建海城要花不少錢,跟建一座新城差不多,至少得幾十萬兩銀子。朝廷不給錢,誰也沒那麼大的本事,就算自己有錢,誰敢這麼幹?
可朱允熥這個以前被老朱嫌棄的小子,一到海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給自己修個豪華府邸,而是著手擴城。不僅如此,他還放出話來,只要是四肢健全、願意幹活的難民都能投奔他。
這得花多少錢,連老朱都覺得頭疼。不然的話,他也不會為賑濟災民的事煩惱。
“不錯不錯!不愧是我們朱家的血脈,以前真是小瞧他了。要是早知道把他派到邊疆能成長這麼快,我們早就這麼做了。”
老朱開心得鬍子都要飛起來了。
陳洪看朱允熥的奏摺,越看越驚訝,眼睛都快瞪出來了。
“老傢伙,怎麼樣?咱這孫子還行吧!”
老朱得意地炫耀著,完全忘記了之前有多討厭這個孫子。
“吳王殿下是陛下的親孫子,懿文太子的兒子,當然出色。只是以前在應天府的日子太舒服了,才耽誤了他的成長。”
陳洪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但臉上的笑容一時半會兒退不下去。
“可是陛下,吳王殿下這麼花錢,他手裡的錢夠嗎?”
誇完後,陳洪說了自己的擔憂。
“那小子有多少錢?他那兩個舅舅給的,加上從燕王、寧王那裡要的,加起來最多五六十萬兩。”
“就這點錢,擴城勉強夠,但如果再救濟難民,肯定不夠。”
“陳洪,你趕緊讓戶部早點準備好救災的錢和物資,等那小子撐不住找咱們幫忙的時候,我們好給他送過去。”
老朱嘴上一直嘟囔抱怨,但心裡其實很看重這個孫子的變化和成長。
這不,捕魚兒海那邊地方大人口少,正好把這些災民交給他去處理,讓他藉此機會好好發展,也算是對他的一種補償。以後他也能像燕王他們一樣,在邊境守護大明。
“不過,我們的小子還是太年輕了點!”
老朱笑罵了一句,“這麼高調地幫災民,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別人,我朱允熥有的是錢和糧,快來找我要飯吃。”
“要是北元聽說這事,不就把這小子當成肥羊搶了嗎?他手下加上原來海城的守軍,一共才兩千人,就算訓練新兵,時間也不夠,怎麼擋得住北元進攻。”
“陳洪,你去知會寧王和遼王一聲,讓他們在海城擴建完成前,多注意捕魚兒海那邊北元的動靜。”
以前那個不受待見的朱允熥,連老朱都不讓北元欺負,現在朱允熥表現這麼好,老朱就更不會讓他受委屈了。
“奴才遵旨!”
陳洪恭敬地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