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神秘消失的訊息如同一道驚雷,瞬間在李旦腦中炸響。
李旦面色陰沉,眼中閃爍著寒芒。
今晚計劃如此周密,他不可能讓此事功虧一簣,必須儘快找到太平公主!
他深知太平公主的狡詐與手段,若讓她逃脫,必將後患無窮。
因此,他毫不猶豫地下令,命李元芳、李多祚和李敬業三人各自率領一支精銳兵馬,分別向城南、城東和城西展開地毯式搜尋。
而他自己則親自披掛上陣,帶領一支親兵直奔城北,誓要將太平公主揪出。
然而,整整一天的搜查卻毫無所獲。
城北的每一條街巷、每一處宅院都被翻了個底朝天,甚至連太平公主的影子都未曾見到。
夜幕降臨,四路人馬疲憊不堪地回到豫王府,齊聚議事廳內。
廳內燭火搖曳,映照出眾人凝重的面容。
李敬業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眉頭緊鎖,抱拳說道:“殿下,依末將之見,太平公主恐怕已經逃出城外。”
“城內搜查無果,不如派兵出城追擊,或許還能截住她。”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顯然對太平公主的逃脫感到不安。
然而,李多祚卻搖了搖頭,沉聲反駁道:“不可能!昨晚我們圍攻薛府之前,已經下令封閉了四門,嚴加把守。”
“除非她插上翅膀,否則絕無可能悄無聲息地出城。”
他的語氣堅定,目光如炬,顯然對自己的判斷極為自信。
李元芳微微頷首,附和道:“多祚將軍所言極是,城門封鎖嚴密,太平公主若想出城,必然會引起守軍的注意,既然無人報告異常,她必定還藏在城內。”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深思:“或許,她藏在了某個我們尚未搜查到的隱秘之處。”
李旦坐在主位上,手指輕輕敲擊著桌案,冷笑著說道:“太平公主如今已是喪家之犬,無處可去。”
“她唯一能投靠的,只有她認為最可信或是同盟之人。”
他的目光掃過眾人,聲音愈發冰冷:“就目前來看,這個人很可能是武三思。”
廳內頓時一片寂靜。
武三思的名字彷彿一塊巨石,壓在眾人心頭。
李旦繼續說道:“武三思在朝堂上配合太平公主,阻攔本王登基稱帝。他們二人有著共同的目標,太平公主走投無路之下,必然會去投靠他。”
李元芳眉頭微皺,若有所思地說道:“殿下所言不無道理,武三思府邸守衛森嚴,若太平公主藏身其中,我們貿然前去搜查,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衝突。”
李多祚冷哼一聲,道:“武三思雖為天后侄兒,但若敢包庇逆賊,便是與朝廷為敵,我們奉殿下之命行事,何須顧忌?”
李敬業卻顯得有些猶豫:“武三思在朝中勢力不小,若無確鑿證據,恐怕難以服眾。”
“萬一打草驚蛇,反而會讓太平公主趁機逃脫。”
李旦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沉聲道:“證據?本王的話就是證據!太平公主謀反作亂,罪證確鑿。武三思若敢窩藏,便是同罪!”
他猛地站起身,下令道:“傳令下去,明日一早,包圍武三思府邸,徹底搜查!若遇抵抗,格殺勿論!”
眾人見李旦決心已定,紛紛抱拳領命。
然而,就在此時,一名侍衛匆匆進來,跪地稟報:
“殿下,剛剛收到密報,有人在城西的廢棄道觀附近發現了可疑人影,疑似太平公主的隨從。”
李旦眼中精光一閃,立即問道:“訊息可屬實?”
侍衛答道:“密報之人是我們在城西的暗哨,應當可信。”
李元芳迅速說道:“殿下,不如兵分兩路。一路繼續監視武三思府邸,另一路前往城西道觀搜查,以防太平公主聲東擊西。”
李旦略一思索,點頭道:“好!李元芳,你帶人去城西道觀,李多祚,你負責監視武三思府邸,李敬業,你帶人在城內繼續巡查,防止太平公主趁機轉移。”
眾人領命而去,廳內只剩下李旦一人。
他望著搖曳的燭火,喃喃自語道:“太平,你逃不掉的。這一次,我一定要讓你付出代價!”
夜色深沉,長安城內的暗流湧動。
太平公主的消失,如同一顆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
而李旦的憤怒與決心,也將這場權力的角逐推向了更加激烈的境地。
同時,接到訊息的霍王李元軌和劉仁軌也趕到了豫王府。
夜色深沉,豫王府內燈火通明。
李旦剛剛部署完搜捕太平公主的行動,正獨自沉思,忽聞侍衛來報——霍王李元軌與三朝老臣劉仁軌深夜來訪。
李旦眉頭微挑,心中已猜到了幾分來意,立即命人請入。
不多時,李元軌與劉仁軌匆匆步入內堂,二人神色凝重,顯然已得知薛府被滅、太平公主失蹤的訊息。
李元軌率先開口,聲音低沉而急切:“殿下,如今薛紹已死,太平公主下落不明,朝中局勢已變,正是我們行動的大好時機!”
他目光灼灼,繼續說道:“明日早朝,殿下應當立即提出登基稱帝一事,趁朝野震動之際,一舉定下大局!”
劉仁軌雖已年邁,但眼神依舊銳利,他微微頷首,附和道:“霍王所言極是。”
“如今朝中支援殿下的勢力已佔上風,若再拖延,恐夜長夢多。”
然而,他話鋒一轉,面露憂色:“不過……武三思絕不會坐視不理,他是天后侄兒,又野心勃勃,若他明日當朝反對,恐怕……”
李旦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武三思?他若敢阻攔,本王便讓他連朝堂都上不了!”
李元軌與劉仁軌對視一眼,皆露出疑惑之色。
李旦見狀,緩緩起身,負手踱步,語氣森然:“明日一早,我會讓李多祚率兵圍住武府,以搜查太平公主為名,封鎖府門,不準任何人進出。”
“武三思縱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公然對抗監門衛,屆時,他無法上朝,朝堂之上,還有誰敢反對本王登基?”
李元軌聞言,眼中精光一閃,撫掌笑道:“妙計!如此一來,武三思縱有千般手段,也只能被困府中,眼睜睜看著殿下登基!”
劉仁軌亦露出讚許之色,拱手道:“殿下深謀遠慮,老臣佩服!只要武三思不在朝堂上興風作浪,其餘朝臣絕不敢違逆大勢。”
李旦嘴角微揚,目光如刀:“明日之後,這天下,就該換主人了。”
李元軌與劉仁軌對視一眼,同時躬身行禮,齊聲道:“殿下英明!”
夜色更深,一場決定大唐未來的密謀,已然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