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4章 偷襲

可等到李景孝因功恢復祖上的伯爵爵位的訊息,傳到了金陵時,王伯騰那叫一個後悔。

隨後又傳來李景孝升侯爵,還是世襲,王伯騰恨不得扇自己幾巴掌。

就連王子騰都後悔的很。

王仁自然也是後悔,想了想後,忙問那驛卒,可知道李景孝為何一人一馬出現在這裡。

那驛卒不敢得罪王仁,但更怕李景孝怪罪。

所以只說自己僅知道,那位大人中午時,從薊州趕過來的。

沒想到下午又快馬回到驛站,看樣子,應該是趕回薊州。

王仁不得要領,想了想後,忙安排家僕快馬回京打聽訊息。

還專門派人去問王夫人,說不定就能打聽出有用的訊息。

等王家的人快馬加鞭抵達賈府,賈母和王夫人正好從李家出來,回到榮國府外。

王夫人一聽是侄子王仁,派人來打聽自己女婿的事。

臉上的笑容立馬燦爛了三分。

即便王夫人心裡向著孃家,但女人嘛,炫耀的心思是難免的。

好在王夫人還不算太蠢,只說了李景孝率軍北上,其他的,就不是她一個內宅婦人能知道的了。

隨後重點提了句,李景孝被皇帝封為五軍都督府‘右都督’。

那王家的僕役聽完,果然露出驚駭的表情。

這可是正一品官武官,基本上等於武官品級的極限。

而且李家的侯爺,好像也才16,這也太誇張了。

就連王家這僕役都覺得,賈家還真是走了大運,居然靠運氣得了個這麼厲害的女婿。

等王仁知道這事,李景孝早就回到了薊州。

大軍準備了三天,糧草馬匹全都準備好了後。

因為運力的原因,大軍能攜帶的物資有限,居然還多出不少糧草。

可見朝廷這次是真的全力支援這次北上。

李景孝乾脆花錢,找關係私人買下足夠三千人吃五天的糧食。

還三千匹馬五天的麥麩、大豆、黑豆和鹽巴,一起收進了隨身物品欄。

這才帶著三千騎兵出了長城。

但這次隨行的馬匹,足足9千匹。

輕騎兵一人三馬,重騎兵一人五馬,加上後勤的駑馬,足足1.2萬匹。

不僅把薊鎮的馬匹全收集起來,京城那邊還運了4千匹過來。

在大軍出關之前,李景孝兩天前,就已經派遣了左鎮撫司5個小旗,先一步出關探路。

李景孝對趙軍明、魯二福這些人滿意和放心,自然就偏愛起邊軍夜不收出身的精銳士卒。

所以左鎮撫司擴招,多是在九邊軍鎮裡挑選。

其中就有遼東,薊鎮的夜不收,這些人出關之前,還給李景孝詳細講解了薊鎮關外的韃靼部落分佈。

出關兩三百里範圍內,倒是不用太過擔心水源的問題。

不過,薊州以北的草場不多。

大片、大片的山林,反倒不適合放牧。

但小部落其實也不少,而且不少和大周的關係其實還不錯。

只是一旦韃靼人大軍從薊鎮方向南下,這些人或是被逼、或是自願,還是會跟著韃靼大軍南下劫掠。

說白了,這些小部落沒陣營觀念,誰厲害跟誰。

李景孝的目標,也不是這些部落。

畢竟薊鎮長城,十幾二十年沒遇到韃靼人南下,不少城關看著,都顯得荒廢很久了,駐守的兵卒也不多。

但這也足以震懾薊鎮以北的遊牧部落,沒什麼心思南下劫掠。

甚至不少部落還學著大周開荒、耕地種糧。

加上老百姓私下裡的交易和往來,能買到,或者換到生活所需,即便是遊牧部落,也不會輕易開啟劫掠。

畢竟,大周人也不是好惹的。

老百姓怕官府,那是知道自己打不過。

可民間搶水都能打的頭破血流,小部落真敢劫掠。

最後的結局,要麼被趕走,要麼被人給滅了。

而且北有興州衛,南有薊鎮,生活在這一片的小部落,自然得老實點。

韃靼人不願意走這條線南下,也是因為這一帶山林起伏,很難走。

而且除了韃靼人外,還有不少漢人也生活在這一片。

韃靼人行軍很難瞞住大周的探子。

還得先把興州衛拿下,否則糧道肯定會被斷。

既然薊鎮以北的小部落老實,李景孝自然不會去動這些部落,甚至還讓隨軍的左鎮撫司的校尉們跑去招兵。

只要捨得花錢,這些部落裡總會有人願意賭一把。

大軍出關五天,就招募到800騎兵。

一部分是韃靼人,一部分是在關外求活的漢人邊民。

等越過了興州衛,才算真正進入了草原,然後出去探路的夜不收,回訊息說大軍70裡外,就有個幾千人的韃靼部落。

而且看部落裡的人員情況,肯定有不少男丁被韃靼人徵召,去了大同和宣府。

李景孝頓時興奮起來。

不過他也沒急著進攻,而是命大軍找個合適的地方歇馬和用飯。

然後把軍官全召集到自己身邊,開口就是,一個人頭5兩銀子。

等拿下那個部落,6成繳獲歸士兵。

手裡有人頭的優先拿銀子,剩下的才是平分。

李景孝這個主帥也只能1成。

剩下的3成,歸總旗、百戶或者虞侯們的。

要是誰因為哄搶錢財,延誤軍機,不僅斬首,還罪三代。

這一條,頓時把所有軍官給鎮住和嚇到了。

不過大家也知道,李景孝只拿1成,為的就是激勵士氣。

而對普通士兵來說,6成歸他們分,簡直聞所未聞。

而且一個人頭5兩,還優先分配。

自然是士氣爆棚,人人向前。

明末時,說女真人滿萬不可敵。

但只要明軍足餉,則無敵。

當兵打仗說白了就是為錢,只有當官的,才會想著升官。

李景孝這次沒讓重騎兵打頭陣,而是800招募的輔兵打頭,1千重騎兵第二波衝鋒。

2千穿著皮甲的輕騎兵,則繞到兩側,圍殺逃走的人。

統領著800招募的輔兵的牛展鵬和陳鴻升兩人,頓時感覺到了壓力。

兩人隨軍北上自然是想賺功勞,但李景孝可不會讓他們指揮殿前司重騎兵,和2千五軍都督府抽調出來的2千輕騎兵。

所以800輔兵就歸他們倆管,好在李景孝捨得花錢,在招募輔兵時,儘可能要求有馬。

連人帶馬20兩安家費。

關外的馬匹價格,比關內低多了。

而且牧民自己用的馬,在他們自己心裡雖然重要,但真要賣,價格會更便宜。

道理就和未來的水果一樣,城裡的價格,會是產地的好幾倍。

所以這800人個個騎馬,要不然,別說打仗了,根本跟不上大軍的行進速度。好在這些僱傭兵既然願意跟著大軍走,大部分人求的就是財。

一個人頭5兩,一個個激動的嗷嗷叫。

根本沒人在乎,李景孝這麼做,是不是拿他們當炮灰。

普通人其實不傻,想被重用或者賺錢,就得交投名狀的道理很多人都懂。——別看大軍攻擊的目標,是幾千人的部落。

但偷襲之下,真正有能力反抗的其實不會多。

而且夜不收的情報說,這個部落成年男丁不多。

殺穿部落的難度並不大。

真正衝殺的,其實還是1千重騎兵。

打頭陣的輔兵後面有1千重騎兵跟著,兩側又有兩千輕騎兵圍獵。

想想就知道,這個部落裡的人,很多都會被重騎兵和輕騎兵吸引。

顧頭不顧腦,根本形不成有效的防禦。

到時候,800輔兵再殺回來,遇到的抵抗會更少。

別說幾千人的部落了,即便是上萬人的部落,也能攻破。

大軍凌晨3點出發,在夜不收的帶領下,全軍下馬,牽著馬匹走路。

慢慢移動到那個部落10裡外,這才開始做最後的準備。

給馬兒餵了點豆子,只吃了三四分飽同時,後勤兵開始幫助重甲騎兵和馬匹上甲。

每一匹馬的馬蹄上,都裹著了布,嘴上也裹上布條。

就連士兵的嘴裡,都咬著樹枝或者木條。

一切準備好了之後,趁著天色只是泛起絲絲白光,3800騎兵開始慢跑。

李景孝看著整齊的大軍慢慢行進,心裡不由沸騰起來。

帶著幾十個左鎮撫司的人,跑在輕騎兵前面。

而且他身邊還有女扮男裝的胡仙兒、柳翠彤護衛。

這兩個妖精雖然說了不殺人,但當個護衛還是綽綽有餘的。

大軍離部落還有5裡地時,開始加速慢跑,巨大的震動,也已經驚動了部落裡的人。

但此時早就沒機會和時間,有效組織足夠的人列陣抵抗。

離部落還有幾百米時,號角聲響起,全軍加速。

800輔兵的陣型雖然凌亂,但士氣卻很高。

而且這些傢伙還挺聰明的,揮舞著手裡的馬刀、長槍,一窩蜂的衝進部族裡,見人就殺。

然後按照李景孝交代的,根本不做停留。

一路殺穿部落,製造混亂。

第二波的重騎兵,跟著殺出來的路,衝進部族裡之後。

這場戰鬥其實已經結束了。

重甲騎兵分成十幾個小隊,繼續衝殺。

只是一個衝鋒,這個部落就徹底亂了。

李景孝沒跟著衝進去,而是揮揮手,兩千輕騎兵分成兩隊。

繞著部落左右,不斷射箭。

李景孝身邊,則跟著200輕騎兵和幾十個左鎮撫司的校尉,拉弓射箭,射殺正門方向逃散的韃靼人。

李景孝也拿出了遊戲裡,30級地圖中刷到的30級鐵胎弓。

專門挑那些戰鬥力強的韃靼人,一箭就把人都擊飛。

只是幾箭,不僅讓輕騎兵、左鎮撫司校尉們震撼不已。

韃靼人更是不敢再從李景孝這個方向逃跑。

兩翼的1800輕騎兵,拉弓射殺幾輪,就開始往部落裡衝鋒。

已經殺穿整個部落的800輔兵,眼看重騎兵和輕騎兵不斷搶人頭。

頓時急了。

對他們這些被僱傭的韃靼人和窮苦大周人來說,一個人頭5兩銀子,足以讓一家人五口,吃個好幾個月的飽飯。

殺兩個敵人,一年的溫飽就到手了。

而且整個部落現在是徹底的亂了,到處都是哭喊聲和逃跑的人影。

800輔兵立馬嗷嗷叫的掉頭,從後方再次衝殺回來。

但殺到一半,就有大量的牧民跪地投降。

李景孝揮手,讓自己身邊的200輕騎兵,去追殺逃走的人。

然後騎在馬上嘆息一聲,僅僅只是半個小時左右,少說有上千人被殺。

重騎兵衝起來,根本沒人能擋住。

李景孝也嚴令,重騎兵不準停下。

等重騎兵繞回來,再次衝殺進來,只會死更多的人。

一個時辰後,坐在一座大帳裡的李景孝,一邊喝著胡仙兒和柳翠彤煮的茶。

一邊聽著手下的虞侯、百戶們,開始彙報自身的傷亡和斃敵數量。

還有繳獲的馬匹、牛羊和錢財。

負責後勤的賈蓉、石德龍三兄弟,也帶著9千匹馬、三千後勤兵和一千多輛,攜帶補給的馬車跟了上來。

開始清點戰利品。

等虞侯、百戶們彙報完,李景孝不由鬆了口氣。

重騎兵一個沒死,受傷的十幾人,大部分是扭傷這種小傷。

三層甲的防禦力確實極強。

馬刀、長矛很難傷到重甲騎士。

不少重甲騎兵身上,插著幾根箭,還生龍活虎的衝殺。

只有辮子朝的150磅清弓,才能射穿三層甲。

但能拉得動這麼重的弓箭的人,其實也極少。

這讓李景孝不由想著,是不是招募些野女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索倫兵。

可以說清三代大部分的戰爭,主力都是索倫兵。

要是有1千重甲索倫兵,李景孝都敢衝擊萬人的韃靼軍陣。

輕騎兵也只是陣亡9人,傷了五十來個。

李景孝命令人去找了個大木桶,從遊戲物品欄裡,拿出一瓶子的三七補血散。

倒進木桶裡,再倒水攪拌。

喝下摻了三七散的水,用不了幾個小時就能好。

800傭兵陣亡了31人,受傷七十多人。

這些人同樣在主帳外,喝下稀釋過的三七補血散。

一個個感覺傷勢正在快速癒合,受傷最嚴重的兩個,李景孝直接賞了一人一顆三花玉露丸。

再用三七散藥水灌下去,傷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癒合。

傭兵們親眼看到這兩人,從死亡邊界線上被拉了回來。

頓時傳來出陣陣驚呼聲。

牛展鵬和陳鴻升趁機說,這種藥,京城1百兩銀子一份,還有價無市。

瞬間就讓傭兵們,對李景孝感恩戴德起來。

等真的拿到了賞銀,對李景孝這個主帥的信服程度直接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