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0章 最強一計!

諸位,因為本書追讀資料不理想,只能以這種方式完本,萬分抱歉。

得知要提前完本時,心情是很複雜的。

因為剛知道要完結時,正準備鋪開寫一段大的篇幅……

可惜,做不到了。

很感激有一直支援這本書的幾位大大。

有的是一直評論,直到最新章。

有的是一直在幫著審錯字並提醒我。

還有沒評論,卻一直支援的,感謝,萬分感謝!!!

很慚愧,辜負了諸位的支援與期望。

現附上後續情節大綱,彌補些許遺憾:

主角許良穿越第一年即女帝蕭綽登基的第一年,為大乾奉德元年。

一、奉德二年:

春,魏、齊、趙三國結盟,出兵四十萬,困大乾軍五萬於韓國北城曹城、芒城。

大乾以許良為將,霍戟為副將。

許良親率五千禁衛軍,兩萬平陽守軍,向東以火雷瓷瓶轟開榆關城門,襲取榆關,擒守將龐喜。

同時釋放五千餘俘虜,將所帶二百大內高手混跡於俘虜之中,潛入大梁,製造混亂。

魏將王景率軍自榆關南面城池丹陵回援,於半道被擒。

同時以一萬虎豹騎為奇軍,襲取丹陵,逼走潘鳳。

許良率軍離榆關,與虎豹騎曹仁合兵一處,往南於半道伏擊左起。

左起重傷,舍兵卒而逃亡南方楚國。

齊國大將田用放棄救援左起,急攻曹城,殺曹直,俘許青驍,率兵向南與魏嬰合兵。

三國合兵,據新鄭與許良對峙。

許良火雷瓷瓶威力雖強,量卻不足。

大乾尚不足以一舉滅列國。

雙方約定新國界。

自此大乾東臨榆關,東南抵丹陵、澠池,南線為襄州、南陽、巴蜀等地,北與戎狄相臨。

九國自此只剩乾、齊、魏、趙、楚、吳、越七國。

許良歸乾,官拜中書令,位列三閣,取代吳明加封翰林院大學士。

同年秋,登門上官府提親,約定次年成親。

女帝蕭綽動心,卻礙於姊妹情義,深埋情義,立志做千古一帝。

又大乾第一屆武舉在長安舉行,比武擇出第一屆武狀元(許良內定),許良由此獲得武舉門生。

二、奉德三年:

大乾自韓國一戰後,採用許良計,與民生息。

為促進大乾經濟發展,許良製出水泥,以作修路、築城、俢渠之用。

同時聯絡錢不韋,關注越國及更南之地的海外客商,蒐集可食用的“薯類”,以期為大乾蒐集到糧食作物。

錢不韋不辱使命,蒐集到玉米、紅薯等高產作物。

為提高糧食產量,許良試驗製作化肥……

秋,大乾繼續開北面邊市,一面出國策招納戎狄人,一面推行羊毛計。

戎狄餓殍千里,歸降者甚多。

又有大部人馬往遷漠北,北境邊患暫緩解。

同年,楚國得左起,於同年孟秋襲吳國殘部。

南方越國於同年冬襲取吳國南部,引起楚國不滿,遂出兵伐越。

吳越聯手抗楚。

錢不韋獲取吳國大量情報,傳遞於蕭綽,間接傳遞於許良,為後來東、北掣肘楚國,滅楚埋下伏筆。

仲秋,趙國襲魏,奪魏國東北疆域。

大乾伺機而動,出兵又得魏國西南諸城。

魏惠子不願做亡國君,退位其子魏尚,是為魏昏帝。

許良與上官婉兒的成親日子也因為與魏國的大戰而被拖延。

三、奉德四年:

趙國遣使出使大乾,約定與大乾一起滅魏。

許良諫言:魏國不足慮,需要防備趙國、齊國。

大乾明以顧春來為將,自榆關發兵,連奪魏國四城。

魏國滅國在即,齊國插手,為保魏國襲擊趙國。

趙不敵,遂退兵。

大乾本可趁勢滅魏國,許良趁機遣使者至魏國,要借道魏國復仇楚國背刺之仇。

魏昏帝不欲同意,卻被宰相孫泰說動,同意大乾借道。

許良以假道伐虢之計先攻趙城池,後順勢滅魏,七國再去其一。

魏國既滅,大乾疆域再擴。

大乾本欲一鼓作氣滅趙,不料楚國從南進犯大乾,意欲奪回襄州。

何景輝不敵左起,發書求救。

大乾兵力受趙國、齊國拖住,東線主力無暇向南,許良再次親率大軍南征。

許良設計引左起渡河,入葫蘆口,仿效諸葛亮以火雷瓷瓶引燃火油,將數萬楚國將士燒死於內,左起亦不能免。

此戰後,楚國元氣大傷,再難崛起。

被許良設計吳國東線掣肘,一擊破楚。

楚國既滅,列國只剩乾、齊、趙、吳、越五國。

吳國、越國在與楚國大戰中元氣大傷,被許良獻計“留王設相”加“分封計”收服。

五國只餘其三:乾、齊、趙。

四、奉德五年

齊、趙垂死反撲,被大乾以火雷瓷瓶加炸藥包輕鬆破城滅國。

乾滅列國,一統天下。

蕭綽祭天成為天子。

許良成為最強權臣

上官婉兒同年為許良生了兒子,引起朝臣恐慌:許良有子,陛下無後,大乾將來恐將易主!

女帝蕭綽主動召來許良夫婦,坦誠相問:如何解決?

為免上官婉兒難做,許良主動提出隱退,並坦言將泛舟遊於海外,不誤朝廷基業。

蕭綽問話:君自逍遙,留我獨苦?

許良、上官婉兒不得辭,反問女帝如何能解此局?

蕭綽提出至強一計:留種!

……

各位大大,拜謝一路支援!!!